寓教于“情”,勤动教研——《慈母情深》

糖果

<p class="ql-block">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研对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王广福校长的带领和李成学副书记的引领下,王茜老师于10月24日五(3)班上了一节公开课《慈母情深》,得到老师们的好评。</p> <p class="ql-block">  《慈母情深》讲述的是作者梁晓声在少年时代渴望得到一本心爱的长篇小说,想得整天失魂落魄,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用龟裂的手指掏出了一大把毛票,毫不犹豫给钱让“我”买书。作者深感不安,他用这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回来了一瓶水果罐头,结果遭到一顿数落。之后母亲又凑齐了一元五角,作者拥有了平生第一本小说。文章通过描写母亲支持儿子学习的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母子之间情深似海。</p> <p class="ql-block">  这节课王茜老师通过谈话导入,先让同学们提炼出课文的几个场景,带领同学们走进第一个场景“初到工厂”体会母亲工作环境的艰苦。接着老师通过让学生默读圈画、写批注、齐读、同桌互读,师生合作读等方式,体会作者细节描写中流露出的慈母情深。</p> <p class="ql-block">「慢镜头」:把文字读成妈妈的模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快镜头」:四个“立刻”藏着多少牵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写镜头」:那只塞钱的手,攥着整个春天</p> <p class="ql-block"> 课程末尾,王茜老师推荐学生阅读梁晓声的《母亲》,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继续探索母爱的兴趣,拓宽学生阅读视野。这使我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更丰富的文学作品中感受人性的美好,提升语文素养 。</p> <p class="ql-block">  评课环节,老师们肯定了王茜老师的教学能力,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流畅自然,生动活泼,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也锻炼了学生写作能力,课堂上对文章写作背景的挖掘及人物形象的体会深刻,值得老师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本次公开课以李燕妃主任的评价结尾:这堂《慈母情深》公开课,以“情境”为帆,以“细节”为锚,在“文”与“情”的交织中,让学生既习得了语文知识(梳理情节、品析细节),又收获了情感的滋养。当文字的温度透过课堂传递到每个孩子心中,便是语文教学最动人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