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人生的边上(42)

王振刚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的人生,恰似山涧流出的一湾小河,平静之中又充满坎坷。没有大江大河的波澜壮阔,却也是荆棘密布,历经坎坷。</p><p class="ql-block">      我一九八0九月升入高中,在原滨县红卫中学读高中。</p><p class="ql-block">     第一学期和大家一样,每周回家时捎上一周的玉米饼子或窝头,学校用烧水做玉米粥的笼屉给热一热,同学们下课时取回自己的五颜六色的尼龙网兜,里面放着一日三餐。</p><p class="ql-block">      早晚都有玉米粥,同学们轮流用水桶领回到宿舍里,值日生分给每一位同学。早晚餐基本是饼子就咸菜,只有下来麦子时,才能从家带点小麦交到学校换点饭票购买馒头。中餐学校还为学生准备很少的一盆菜汤,如菠菜汤、白菜汤,偶尔有点小炒菜,大家争先恐后地争抢,只有很少的同学能花一角或五分钱,抢到菜汤。等到菜盆子见底的时候,往往有几十名同学,只好拿着空碗,悻悻而归;回到宿舍就着咸菜将就着吃一顿。</p><p class="ql-block">      中午很少能打到菜汤或蔬菜,我只好购买了一瓶甜面酱,就着从家里带来的大葱,吃点玉米面饼子作为午餐。</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发奋苦读。</p><p class="ql-block">      每天早上天不亮,我就会和寿水、会栋、立新等几名学习刻苦的同学,踩着霜雪去上早自习,月亮还挂在天边,昏黄的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学校还未送电,只好点上自备的蜡烛,光下苦读。</p><p class="ql-block">      白天正常上课,晚自习要到十点才结束;熄灯后还要在点上蜡烛,复习一会;回到宿舍时,手脚早已冻得麻木。学习任务重得让人喘不过气,各科的复习资料堆在桌角,我们像海绵吸水一样拼命汲取知识,只盼着能在来年的高考中搏出一条出路。像被拉紧的弓弦,满是紧绷的忙碌。</p><p class="ql-block">     长期营养不良,又加上毕业班学习紧张,到了秋天身体就出了问题。早晚饭邦邦的窝头或饼子就着咸菜,午饭是大葱甜酱配粗粮,晚饭常常凑活几口。久而久之,我明显感觉到视力渐渐出了问题。</p><p class="ql-block">起初只是觉得晚上看东西模糊,以为是熬夜太多累的,没太在意。在学校一到傍晚就看人脸模糊,十几米外难辨熟人;周末回家时,一到傍晚远远看见左右乡邻,人家远远打招呼,我却反应迟钝,不敢贸然应声,害怕张冠李戴闹出笑话。家人说这是“瞧蛊”,你爷爷年轻时就得过这种病,慢慢就会好。</p><p class="ql-block">     直到有一次和毛巾厂的熟人,一起骑着自行车走夜路,才知道这是夜盲症,缺少维生素所致。那时,大哥在毛巾厂上班,家里盖新屋请了几天假;假期结束没有来上班,其实是见家庭贫寒、恨家不起,想自己购买拖拉机拉沙子,增加家庭收入,不想再上班领取很少的工资。他当时在织布车间里当班长,一起工作的车间主任姓郑也是好友,和我一起骑车十几里,到家里劝他回来上班的。</p><p class="ql-block">     饭后晚上回滨城时,月黑星稀,又有七八里的乡间小路,我两眼一片模糊;只好他在前面骑着自行车,我在后面凭着自行车行进的声音来辨识路径,其危险可想而知;幸好两侧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直到到了的公路上,才松了一口气;却差一点撞到毛驴车上,幸亏哪位大哥及时提醒。他这才问起刚才情况,我告诉他视力模糊,凭感觉在后面跟着骑车子,他说真太危险了,幸亏路上车少,你这是得了夜盲症。</p><p class="ql-block">      到了学校去校医室检查,校医翻了翻我的眼皮,又问了饮食情况,叹了口气说:“是夜盲症,长期营养不良缺维生素A闹的。”我愣在原地,心里又慌又委屈。校医叮嘱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那时的条件,哪里有那么多选择。</p><p class="ql-block">      那段日子,夜盲症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晚自习结束后,我不敢独自走路,总要等同学一起,借着他们的视线辨认方向;晚上起夜,也得摸索着慢慢去厕所,生怕撞到东西。可即便这样,我也没敢耽误学习。我知道,对于农村孩子来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不能因为这点困难就退缩。</p><p class="ql-block">      家里人听说后,都很着急。大哥给我买了鱼肝油送到学校,鱼肝油的味道有些腥,可我却每天按时服用,仿佛那不是药,而是照亮黑夜的光。</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下了晚自习,外面飘起了雪,能见度更低。同学扶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宿舍走,雪花落在脸上,凉丝丝的。我抬头望向天空,月亮被云层遮住,四周一片昏暗,那一刻,我忽然觉得,眼前的黑暗就像求学路上的坎坷,而那些家里送来的鱼肝油以及同学们的帮助,就是照亮黑暗的光。</p><p class="ql-block">毕业前一年冬天,似乎比往年更漫长些。北方的风裹着碎雪,刮在教室的玻璃窗上,呜呜地响,像谁在寒夜里低声呜咽。我坐在教学楼二楼教室里,鼻尖冻得通红,握着钢笔的手也有些发僵,有时凝视着窗外的风声,沉思良久。</p><p class="ql-block">      家里也让我尽量吃馒头,每周给我几毛钱的蔬菜钱,中午购买点白菜汤。慢慢地,我的视力渐渐有了好转。</p><p class="ql-block">      寒假之后开学的时候,晚上再走路,已经能看清脚下的路,树影、墙角也恢复了清晰的轮廓。那年夏天的预选时,我得了文科班第一名;七月份的高考,如愿收到了滨州师专的录取通知书,从村子里迁出了户籍,离开了学校,脱离了贫穷的家。</p><p class="ql-block">       弹指一挥间,四十余年过去了,生活条件早已今非昔比,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夜盲症也也再未犯过。可每当想起一九八一年的那个冬天,想起那些在黑暗中摸索的日子,想起大哥送来的馒头和鱼肝油,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暖流。</p><p class="ql-block">       那段日子,虽然艰辛,却也让我懂得了坚持的意义,感受到了亲情和友情的温暖。那些在困境中收获的力量,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后来的人生道路;尤其是近几年我身患重病时,能做到坦然面对;遇到困难时,总能想起那个冬天的坚持与温暖,鼓励着自己勇敢地走下去。</p><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10日下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