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勇臨《散氏盤》

范范

赵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世侨书画院院长,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第四、五、六届会长,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楹联学会书画艺委会副主任。 请将手机旋转: 附:散氏盘铭文原文与翻译<br>铭文原文<br>不同资料对散氏盘铭文的字数记录略有差异,大致在357 - 375字之间,以下以MAIGOO百科记录的357字原文为例: “用夨践散邑,乃即散用田。 履:自瀗涉以南,至于大沽,一奉。 以陟,二奉,至于边柳、复涉瀗,陟。 以西,奉于敝城。 楮木,奉于刍仇,奉于刍道,内陟刍,登于厂湶,奉诸、陵、刚。 以东,奉于棹东强。 自桹木道左至于井邑,奉,道以东,一奉,还,以西一奉,陟刚三奉。 降以南,奉于同道。 陟州刚,登,降棫二奉。 夨人有司履田:鲜、且、、武父、西宫襄、豆人虞丂、录贞、师氏右眚、小门人、原人虞艿、淮司工虎、孝、、丰父、人有司丂,凡十又五夫。 唯王九月,辰才乙卯,夨卑鲜、且、、旅誓,曰:‘我既付散氏田器,有爽,实余有散氏心贼,则爰千罚千,传弃之。’”<br>铭文翻译<br>由于该铭文专业性较强,目前并没有统一精准的白话文翻译版本,以下是结合其主要内容提供的大致译文: 夨国侵犯了散国城邑,于是决定付给散国田地作为赔偿。确定田界:从瀗水渡河以南,到达大沽,为一处封界;由此向上,有两处封界,直到边柳,再渡过瀗水,向上。向西,延伸到敝城。在楮木处,封界到刍仇,再到刍道,向内登上刍地,到达厂湶,经过诸地、陵地、刚地。向东,封界到棹东强。从桹木道左边到井邑,封界沿着道路向东一处,折返向西一处,登上刚地有三处封界。向下往南,封界到同道。登上州刚,再上去,下来到棫地有两处封界。 夨国参与勘定田地的官员有:鲜、且、、武父、西宫襄、豆人虞丂、录贞、师氏右眚、小门人、原人虞艿、淮司工虎、孝、、丰父、人有司丂,共十五人。 在周王九月的乙卯日,夨国派遣鲜、且、、旅宣誓,说:“我已经交付给散氏田地及相关器具,如果有差错,确实是我夨国对散氏有不良用心,那么甘愿受罚千两,并且将其事迹传布出去,永远抛弃。” <b>散氏盘(San Family Plate</b>),又称夨人盘,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区),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盘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径54.6公分,底径41.4公分。 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间以兽首三,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记述的是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散国位于陕西宝鸡凤翔一带,西北方与夨国为邻。青铜器断代上一般将散氏盘定为周厉王时期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