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 10:25从酒店出发,目的地为乌恰县的中国西极标志碑。<br>从喀什进入帕米尔的第二条边境公路是中吉公路。如果说中巴公路是从喀什县西南延伸,那么,中吉公路就是向西北延伸。中吉公路对接吉尔吉斯坦的两个州,其一是奥什州,其二是纳仑州。相应的口岸为伊尔古什坦和吐尔朵特。第一个口岸距喀什250公里,第二个180公里,但方向不一样,一个向西北,另一个偏北。偏北的就是规划中中吉乌铁路的走向。<br>现在两个口岸都将货场移到了县城乌恰附近,这里建了一个10平方公里的物流和通关检验区。货物上了封闭的卡车,直接拉到吉尔吉斯坦相应的州。走在公路上那种5~6个轴的箱式货车一辆接一辆。其中一半挂中国牌照,一半是外国的(吉尔吉斯坦?)。公路上的指示牌有两种,一种同时有汉语和维文,一种俄文和英文,应该是方便吉尔吉斯坦司机的。 《图》喀什经乌恰到吉尔吉斯坦的中吉公路 《图》中吉公路俄文和英文的路标 《图》中吉公路旁红色的山,白色的小房子。 《图》中吉公路旁红色、青色的山,白色的帐篷。 《图》迎面驶来的是中国卡车、同方向的前车是吉尔吉斯坦牌照的卡车。 《图》中吉公路上的服务区 《图》中吉公路喀什方向路牌 天山、昆仑山山脉在帕米尔高原上交汇,乌恰正在其中。中吉公路上有个观景台,站在那可以看到两山交汇的奇观景色。天山山脉在前,成驼色,东西走向,分割准格尔、塔里木两大盆地。昆仑山山脉在后,成黛青色,自此向东延绵2500公里。在这里,可以眼望两山,脚踏两地,欣赏世界级山系独特风貌,感受“万山博物园”,体验轰轰烈烈的造山运动。 《图》天山、昆仑山山脉在帕米尔高原上交汇,天山山脉在前,成驼色。昆仑山山脉在后,成黛青色。 《图》天山在前成驼色,昆仑山在后成黛青色,泾渭分明。 距中吉边境5公里处,有一个碑叫西极碑。据说是中国陆地最西端的地理标志。到了这就可以看到中国最后的落日。车停在停车场,碑建在几百米的山顶上,人可以走上去或骑骆驼(每位140元)。 从塔县下来高反还没有完全恢复,头一阵一阵的疼,还有轻微的感冒。这里海拔3000多,阵风有6、7级。想想还是放弃了登顶。只在下面遥望了山顶的西极碑。<br>返回,当晚入住乌恰县城。 《图》西极疆门 《图》西极碑和骆驼 1985年8月23日乌恰县及疏附县交界的地方发生了7.4级大地震,地震造成乌恰县城3万余间房屋倒塌,67人死亡,200余人受伤。9月12日再次发生6.8级地震,整个县城都震废了。现在的县城是在距原县城6公里的地方历时3年重建的。乌恰县人口不多,5.58万,其中柯尔克孜族占73%。1996年后江苏常州等对口支援乌恰县,仅在2010年就实施项目133个项目投资19.55亿元。其中建设牧民定居和富民安居工程涉及7000户,使万余名农牧民住上了规划合理、安全抗震、功能完善、环境舒适的贴心房。在医疗领域开展近百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30余项乌恰县在影像技术、骨外科等领域的医疗技术空白,成立常州乌恰骨病防治中心,青少年视光中心等,实现疑难杂症“乌恰挂号,常州诊治”的新型医疗模式。投资援建了乌恰县实验小学、实验中学、黑孜苇乡小学艺术中心大楼,为多所学校建设了标准的绿茵足球场,并投入资金1440万元,为全县60所中小学、幼儿园配备净水、安全直饮水系统。 参观乌恰博物馆,其中很大的展板上写着:“常州就是我们乌恰的兄弟城市”;“强脊计划,让我不用当心手术费了”;“感谢常州援疆工作组,孩子们踢球更快乐”;“厂房里的净化设备,基本都来自常州”;“大家都不说这是养殖场,都说这是江苏情”。<br>乌恰对常州援助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与新疆大多数县市的沉默极为不同。 《图》乌恰文博馆 《图》乌恰文博馆的展板“常州就是我们乌恰的兄弟城市”。 <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