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开篇启智:北疆教育人的使命担当</b></p><p class="ql-block"> 2025年初冬,怀揣着大兴安岭教育工作者对优质教育的执着追求,在大兴安岭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王春光院长的带领下,一支由14名中小学校长组成的精英团队奔赴北京,开启为期一周的深度研修之旅。这支队伍中既有办学经验丰富的名校长,也有履职尽责的人大代表,体现了"求精求优、小班化教学"的培训特色。</p> <p class="ql-block"> 在庄严的开班典礼上,王春光院长以饱含期待的致辞勉励全体学员。她强调,此次培训是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大家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严守培训纪律,顺利完成从管理者到学习者的角色转变;要开阔教育视野,提升办学本领,在全情投入的"沉浸式、参与式"培训中碰撞智慧火花,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更要认识到"学然后知不足",将先进教育理念与北疆实践深度融合,最终实现"学有所用"。王院长指出,校长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期待通过此次研修真正提升办学治校能力。</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代表井丽丽校长在发言中郑重承诺,全体学员将严守培训纪律,深学细悟研修内容;在互鉴互进中凝聚共识,在知行合一中追求卓越;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将首都的先进教育经验转化为推动大兴安岭教育发展的实践动力,为北疆教育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b>文化铸魂:办学思想的凝练与升华</b></p><p class="ql-block"> 在首场《从学校文化建设到办学思想凝练》专题讲座中,资深专家郭垒教授从教育本质出发,深刻阐释了学校作为精神品质培育场域的核心价值。他提出,优秀的学校文化应当贯穿"大中小一体化"育人体系,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塑造者、办学思想的凝练者。通过大量典型案例,郭教授生动展示了如何将抽象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办学实践,引导校长们思考:在茫茫林海之间,如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又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品牌?两个多小时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学员们打开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新视野。</p> <p class="ql-block"><b>课堂革命:走班制的实践与创新</b></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市亦庄实验中学的实地观摩中,学校推行的"选课走班"教学模式给学员们带来深刻启示。这所教改先锋学校通过学科分层教学、班主任职责重构、备课组整体评价等创新机制,真正实现了"一生一课表"的个性化教育。校长们深入课堂,目睹了学生在自主选择中焕发的学习热情;参与教研,感受到了教师团队在协同育人中的专业成长。特别是在学校自主研发的"学生成长支持系统"展示中,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精准育人、如何构建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等做法,都为北疆地区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p> <p class="ql-block"><b>党建领航:"爱育"文化的深耕实践</b></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三十五中教育集团志成小学、初中的参访中,学校以《北疆林海汇智星,志成交融育未来》为主题的特色展示令人印象深刻。学校通过"党建+品牌"双轮驱动,构建起独具特色的"爱育"文化体系。"1+2+4+X"育人模式将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打造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两大平台,建设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四大阵地,拓展多个特色育人项目。从课堂教学到校园活动,从社团建设到社会实践,处处彰显着"志成交融"的育人理念,为学员们展示了如何通过系统化设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p> <p class="ql-block"><b>改革力行:教育者的坚守与突破</b></p><p class="ql-block"> 山东省首届齐鲁名校长张广利的专题讲座《怀揣教育梦想,在研究与改革中砥砺前行》,以其个人教育生涯中创造的60多个"第一"为主线,生动诠释了一名教育者的使命担当。从基层教师到齐鲁名校长,从普通教育工作者到教育改革先行者,张校长用40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了"直面困难、勇于探索"的价值。他特别强调,在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校长更要具备"破局思维",要在反思中成长,在创新中突破,通过持续的教育科研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这些饱含教育智慧的分享,让在场校长们感受到了教育者应有的情怀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b>数字赋能:智慧教育的新纪元</b></p><p class="ql-block"> 在教育数字化专题培训中,刘蓓主任系统解读了《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带领校长们走进智慧教育的新时代。她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教育生态的重构。通过现场演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场景,展示了如何利用AI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精准化评价和智能化管理。特别在介绍DeepSeek、豆包等人工智能工具时,刘主任详细讲解了从背景分析到指令设计的具体应用策略,帮助校长们理解如何将前沿技术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为推进北疆地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明确路径。</p> <p class="ql-block"><b>政策导航: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b></p><p class="ql-block"> 清华大学王文湛教授的《最新教育政策解读》讲座,为学员们描绘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王教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前教育形势,强调"提高质量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要求校长们把握"办强办优基础教育"的战略方向。在谈到高中教育改革时,他提出要促进市域内多元发展,试办科学特色高中,探索综合高中模式,同时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于德育工作,王教授特别指出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打造"三有三声"好课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些深刻见解为校长们办学治校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b>研修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b></p><p class="ql-block">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张琳教授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校本研修组织与实施策略》专题讲座,从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出发,系统阐述了校本研修的组织方略与实施路径。张教授提出,要通过机制创新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生动力,构建"研训一体"的教师发展体系。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方面,她分享了多个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提升研修效能。这些创新做法为破解偏远地区教师专业发展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让学员们看到了通过校本研修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可行路径。</p> <p class="ql-block"><b>阳光育人:日坛中学的办学实践</b></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市日坛中学东润分校的参访中,学校"弘扬人文思想,培育科学精神,奠基阳光人生"的办学理念给学员们留下深刻印象。这所始建于1963年的示范性高中,历经60年发展已成为"一校五址"的教育集团。学校践行阳光教育,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如阳光般照耀每个学子。东润分校作为酒仙桥学区的公办学校,以"学段衔接贯通培养"为核心,注重基础教育系统性发展,在科技、艺术、国际化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其创新教学模式和跨学科教学实践,为学员们提供了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宝贵经验。</p> <p class="ql-block"><b>时代视野:新时代教育使命与担当</b></p><p class="ql-block">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陈锁明教授的专题讲座,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出发,深入阐释了教育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陈教授系统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奋斗目标新部署、发展理念转变等重大议题,强调校长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他特别指出,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校长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学校改革发展紧密结合,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b>星火燎原:北疆教育的新征程</b></p><p class="ql-block"> 此次研修培训,犹如在京华大地点燃的教育星火,必将在大兴安岭的广袤林海中形成燎原之势。学员们通过系统学习,不仅更新了教育理念,更掌握了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智慧。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在各自岗位上书写北疆教育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衷心感谢大兴安岭地区进修学院搭建的这一高端学习平台,让北疆教育人能够站在首都的教育高地,眺望教育未来,积蓄前行力量。期待学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兴安大地,在教育改革的热土上耕耘出更加绚烂的成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