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所有人群普遍易感。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畏寒,多伴有呼吸系统症状,如流鼻涕和干咳,有时还可导致腹泻和呕吐。流感容易诱发和加重慢性病症状,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等。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患流感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流感流行季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简单有效的措施。</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p> <p class="ql-block">接种流感疫苗有必要吗?</p><p class="ql-block">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流感疫苗已经在全球使用了60多年,有效性得到充分证实,能够降低老年人流感发病、住院以及相关死亡的风险,一般人群的保护效力可达到50%~70%。接种流感疫苗使中小学生流感发病人数显著减少,接种率≥50%的学校出现流感集中发热疫情的概率较接种率低于50%的学校明显降低。由此可知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建立屏障,有效守护公众健康,尤其是“一老一小”的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常有人问,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吗?</p><p class="ql-block">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全球监测结果紧密追踪流感病毒变异的情况,每年预测并推荐用于疫苗生产的毒株。因为流感病毒几乎每年都要发生变异,不同变异株所诱导的抗体对不同毒株无交叉保护作用或交叉保护弱,所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预防流感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接种流感疫苗就不得流感了吗?</p><p class="ql-block">秋冬、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接种疫苗是科学预防流感的核心手段。保护效果与受种者年龄、免疫功能和疫苗株匹配情况等多种因素相关。免疫功能正常的大多数人在接种疫苗后能有效预防流感,但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免疫应答可能较弱,难以形成充分保护。所以接种流感疫苗即使达不到不得,但可使流感病毒的感染风险降低,或减轻流感相关症状。</p> <p class="ql-block">哪些人需要接种流感疫苗?</p><p class="ql-block">《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5-2026)》和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均明确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应接种流感疫苗。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公共卫生和卫生检疫人员等;60岁及以上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孕妇;6-59月龄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p> <p class="ql-block">什么时间接种流感疫苗好</p><p class="ql-block">流感病毒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易于存活、传染性强。监测数据显示,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为北方流感流行季节。接种疫苗的最佳时机是在每年的流感流行季前,通常接种两周后产生保护效力,保护效力维持6~8个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p> <p class="ql-block">接种流感疫苗需注意</p><p class="ql-block">接种前,了解流感疫苗的接种禁忌,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没有感冒发热等急性病,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其病变没有急性发作,总之身体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生理状态。</p><p class="ql-block">接种时,填写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在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避免空腹接种;需留观30分钟。</p><p class="ql-block">接种后,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及饮酒。接种后一天内注意观察体征;接种流感疫苗后不良反应较少见,一般反应轻微,个别人接种部位可出现轻微红肿,硬结、压痛或中低度发热,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如果发热体温超过38.5℃等现象,可以对症治疗或到医院就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