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奇遇

张小京

<p class="ql-block">按语:“我们不能低估了那些小动物的生命历程,以及它们拥有的生存智慧。”这是在与孩子们讨论生态小作文写作时形成的一个共识。我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讲给他们听。</p> <p class="ql-block">●“上车的乘客请站稳扶好。老年乘客请在车厢中部就坐。”重阳节的早晨我上了一辆从东湖风景区到园博园的公交车,准备用城市漫步方式给自己一个慰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汽车启动不久,突然发现车厢玻璃窗里边有一只小虫在缓缓爬行。啊,是二星瓢虫。半粒黑豆大小的身子,两个黄斑点缀在黑亮的外壳上,像是夜晚马路边黄色的信号灯,发出注意路况的提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不见瓢虫说什么,车厢里有点嘈杂,而且我也不懂它的“语言”。它是怎么上的公交车,要到哪里去,为什么要使劲地向上爬?不得而知。大概率它出生在生态良好的东湖湿地,在花草树木中度过了幸福的春夏时光。听说这座城市里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于是趁夜色潜入始发站的公交车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交车一站接一站地向前行驶,瓢虫沿着车窗边框一次又一次次地向上攀爬。差不多每爬升二三十厘米就要因为汽车的抖动摔下来。稍有停顿后又是一次新的攀登。它选择爬行而不是飞行,完全是在享受重阳登高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说瓢虫生命周期很短,从几个月到一两年不等。眼前这只二星瓢虫显然已步入老年,它要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体验人类社会重阳节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交车平稳地行驶在马路上,司机不断地提醒大家坐好。车辆起步和刹车时小小的幌动对人来说可以忽略不计,而对几乎90度垂直攀爬的瓢虫来讲却是很大的考验。终于打破攀登高度纪录的它又一次摔了下来。还好,这一次它落到了我的衣服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一动不动地趴在柔软的衣服上姿态很是可爱。我近距离观察这只来自益虫家族的瓢虫:黑黑的头部和复眼,黄褚色触角,鞘翅收藏在球状光滑的外壳里。看似文静的它可是捕食害虫蚜虫的能手。一只成年二星瓢虫一天能吃掉80多只蚜虫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天马上就要到了,这只瓢虫要去哪里过冬呢?对了,公交车的终点站园博园是个好地方,那里的树皮缝、墙缝、石缝以及潜土里都是瓢虫越冬的好去处。锁定目标,一同奔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多分钟后我们来到园博园的一丛菊花旁。菊花是重阳节的标配。瓢虫慢慢离开我的手心,爬到菊花蕊上。停顿了几秒钟后它展开漂亮的翅膀飞了起来,空中那道弧线掠过我的手掌。瓢虫轻轻碰了一下我的手心,然后消失在花丛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秋染江城,落叶成诗。我把这次重阳节奇遇讲给两个孙子听。正巧他们语文教学也在练习观察与记录。从孩子们关注、询问、联想、体悟中我感觉到,这个故事如果出自他们的口,出自他们的笔,一定会更加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