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

老李(白桦林)

<p class="ql-block">  1970 年 4 月我年仅十七岁,由于无法选择的家庭出身,而被卷入上山下乡的大潮之中。无奈地告别了亲人、抛弃了故乡,下乡来到了内蒙兵团二十团二连。我连驻地在黄河以南的伊克昭盟境内的《二圪旦湾》,离《公庙子》火车站 40 里左右,中间隔着滔滔的黄河。在沙尘暴肆虐恶劣的环境中,我们日日夜夜的都在思念着故乡亲人。</p><p class="ql-block"> 在朝思暮想、魂牵梦绕地盼望中、两年一次的探亲假来到了。我手里拿着“探亲证”时,虽然身在内蒙,心早已飞回了故乡。那年深秋,由于刚刚下了几场暴雨,我和几个同伴带着简单的行李走到《二圪旦湾》渡口,只见有很多等待过渡的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高高的河堤上,见奔腾的河水川流不息,犹如千万条张牙舞爪的巨龙,一路咆哮而来,腾空而起,又俯冲而下,就像百米冲刺,其声如雷贯耳。看到这恐怖的情景时,我惊呆了,心中不寒而栗。</p> <p class="ql-block">  这时,只见一页小舟,在波涛中颠簸着靠了岸。当我们犹豫不决时,一大群人却晃晃荡荡地拥上了那条小船。为了早日与亲人团聚,早日见到年老的父母双亲,我们就狠下心来,咬牙跺脚地挤上了船。黄河渡口一般刮风不渡、下雨不渡、天黑不渡,一周只渡几次。人越上越多,只见还差两、三寸黄河的浊水就会涌进船舱。这条载重四十人的小船却挤上了六十多人。这时船老大喊话了“为了大家的安全,请下去一些人,等明天再过渡。”然而大家却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最后都所兴都看着解放军了。军人们低下了头。一位老大娘急忙说道:“这些战士接到了电报,马上要赶回部队,有紧急任务的。</p><p class="ql-block"> 小船在河水中晃荡着,时间在飞逝,大家都默不做声。船老大无可奈何地看看了大家,而后又用手遮住了太阳,看了看天边的晚霞,便大声嘱咐道:“大家坐稳了谁也不要动,谁也不能胡思乱想,谁也不能喘大气。”然后高声吩咐伙计:“起锚、放绳、开船!”小船顺流而下,“哗”一个浪头打来小船猛烈地摇晃了起来。水花溅了大家一身,我们顿时失声尖叫起来,只见船老大手扶船撸怒声喝道:“妇女们不要叫,河神自古喜女人,如果你们的喊声让他老人家听到了,把你们收走可别怨我。”听到这话,吓得大家全都闭了嘴,船上顿时鸦雀无声了。小船像一片树叶在激流中飘摇着。突然浪头大了起来,河水哗哗地打进了船舱,而这时所有的乘客都不约而同的看着河中漂来的一块木头,那情景就像泰坦尼克号遇难的乘客看到了救生艇一样。</p><p class="ql-block"> 小船顺流直下,刹那间飘过了渡口,又急速地向下游飘去。大家都看着船老大而默不做声。这时,船上所有的生命可都攥在他的手中。浑浊的河水打着漩涡翻着浪花,溅在人们的头上、身上,大家却如同泥塑一样默然无语。大浪又涌了上来,小船晃动着,船身吱吱呀呀地呻吟着。大家为了保持船体平衡依旧纹丝不动。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时那船上的妇女、老人、儿童,及船上所有的人,命悬一线时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那只小船,晃晃悠悠地顺流直下飘过了渡口三十余里。天渐渐地黑了,快要飘到包头时才勉勉强强地靠了岸。船老大和几个帮手紧紧地拽着揽绳,大家才跌跌撞撞地淌着河水上了岸。黄河岸边,黄胶泥板儿一样的陡峭大堤足有 4、5 米高。年轻的船工爬了上去,把绳子放了下来,大家这才拽着绳子就连滚带爬地登上岸来。当大家都爬上了河堤的时候,我们几个知青不约而同地跪在了黄河岸边上,大家怀着虔诚敬畏的心情磕头感谢河神的救命之恩,那汗水、河水与幸运的泪水混在一起尽情地流淌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永远宁记在心的,渡黄河时的一段记忆,记得在后来一次探亲时,老乡的马与我们同挤上了那艘小小的木船。黄河水在船边翻涌,为了让马驯顺安稳些,船夫和几个驭手特意蒙上了它的眼睛。可刚离岸没多远,马突然惊了,前蹄猛地一蹬,竟直接在船板上踹出个洞来!</p><p class="ql-block"> 浑浊的黄河水瞬间从洞口涌进船里,眨眼间就漫到了脚踝,飞快地往上涨。船夫戴着破了顶的帽子,头发被风吹得根根竖立,他死死盯着洞口,声音发紧地喊“别慌!不许喘大气!”,可我分明看出他手都在抖,显然也快绷不住了。</p><p class="ql-block"> 船身随着水流晃得越来越厉害,水已经没过膝盖,冰凉的河水裹着泥沙往裤腿里灌。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本能地四处张望,哪怕能抓住一块浮木也好啊——就在这千钧一发时,船夫猛地调转船头,拼尽全力往岸边划,水花溅得满脸都是。终于,在水快要漫过船沿的刹那间,船蹭到了岸边,我们连滚带爬地冲了上去,回头再看那艘船,已经泡在水里了。</p><p class="ql-block"> 多年过去,每次想起那天船夫竖起来的头发、驭手凄厉地呵斥、涌到膝盖的河水,心还是会猛地一紧,那生死之间的画面、情景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直至现在,当知青们每每提到回内蒙观光时,一想到渡黄河,就被我心有余悸地拒绝了。</p> <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前那几次渡河经历,至今记忆犹新,使我终生难忘。后来听说内蒙古自治区在包头附近建了黄河大桥,我真为居住在黄河两岸的老百姓高兴,也替那里的老百姓感谢党和政府。我常想如果有关部门能少盖些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能少盖些“豆腐渣工程”、“烂尾楼工程......”从而腾出些资金来,为黄河两岸的老百姓多建一些桥梁,而造福于祖祖辈辈居住在黄河两岸的老百姓,那该有多好啊!</p> <p class="ql-block">唐(刘禹锡)</p><p class="ql-block">九曲黄河万里沙,</p><p class="ql-block">浪涛凤簸自天涯。</p><p class="ql-block">如今直上银河去,</p><p class="ql-block">同到牵牛织女家。</p><p class="ql-block">文:吉他:白桦林</p><p class="ql-block">图:网络下载</p><p class="ql-block"> 201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