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与寓言故事

秋天过了还是夏天

<p class="ql-block">昨天,是我的小课时间,刚好课堂上要讲一篇寓言故事《狐狸的分配》,一开始,也都是常规的重音、停顿、语调、语速、语气这些基本的技巧,讲完后,发现还有时间,于是,我多说了一些,也不知道孩子能否消化,还是觉得,颠覆了自己的三观。</p> <p class="ql-block">故事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有一天,老虎和狼,狐狸一起出外打猎。捉到了一只兔子、一只野鸡和一只黄羊。该怎么吃这些东西呢?老虎对狼说:“请你把这些东西分配一下吧!”</p><p class="ql-block">“是!”狼想了想:“兔子是小动物,让狐狸吃好了;野鸡我吃;大王身体壮,请吃黄羊吧!”</p><p class="ql-block">老虎不听则已,一听差点气昏,就使劲地给狼一个耳光。狼的眼珠子一下子从眼眶里溅出去了。</p><p class="ql-block">老虎又对狐狸说:“请你把这些东西分配一下吧!”</p><p class="ql-block">“是!”狐狸说:“兔子请大王做早点,野鸡请大王做午饭,黄羊……请大王当晚餐。要是有剩余嘛,给我们吃点儿,要是没有也就算了。”</p><p class="ql-block">老虎十分满意这个分配,他问狐狸:“这么公正的分配,你是从哪儿学来的?”</p><p class="ql-block">狐狸马上回答:“大王,我是从狼的眼珠子的教训里学来的。”</p> <p class="ql-block">读完后,你是什么感受?觉得狼是很有能力的,做的没错?觉得狐狸很狡猾还是老虎霸道?其实我读完是觉得对社会和人性的绝望,或许有些极端,那暂且就当成我个人的、主观的、狭隘的判断吧。</p><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没怎么在社会上遭受过太多毒打的自由职业者,每天面对的都是可爱天真的小朋友,所以,肯定不能感同身受那些来自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直到我年前把阎真的《沧浪之水》读完,再结合身边朋友对单位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我才觉得,我貌似懂得了这种“生存法则”——强权即公理。</p> <p class="ql-block">沧浪之水》中的主人公池大为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可爱甚至单纯的男人,在八十年代,研究生无疑是稀缺的。初入职场的他是清高正直的,他坚信,凭才华和良心肯定能立足。直到有一次员工大会,领导让讨论关于单位买小汽车超标的问题,他的认知才被撕碎一地。同事们私下都在议论领导们每个人都配一辆小汽车,有时候还公车私用,普通员工只有每天挤公交车的命,都觉得太不公平,而且浪费国家资源,遇到无大事的月份,小汽车每天停在单位,一停就是一排,除了给足了领导们面子,群众啥也落不着。池大为当然也这样觉得。于是,领导们想趁着这个舆论开一个集体会议,把权利交给群众。会议上,除了池大为,同事们一改往日的措辞,满嘴的领导们特别辛苦,什么如果老百姓有急事需要领导处理,如果因为减少了小汽车导致耽误了时间,那结果谁又来担当呢?特别是同一时期的丁小槐,在会上马屁拍的那叫一个响。池大为看不惯了,你们不愿意说实话,那我来说。他详细的描述了小汽车超标的问题,还附加了单位开房不写报告的事,吐了一肚子真言,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第二天,他就被贴上了“不成熟”“不识时务”的标签,当然,小汽车超标的问题,也是按照“群众”的意见不了了之的。但是,池大为却坚定地被边缘化了。他被发配到一个无人问津的没有实权的闲职,一待就是八年。</p><p class="ql-block">在这八年中,大专毕业,能力远不如他的,但却十分擅长拍马屁的丁小槐已经当上了小领导。单位分房子,池大为没有,但是丁小槐已经是三室一厅,他和老婆,孩子,还有岳母一起挤在一间单位房里。儿子被开水烫伤后,因为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无法安排优先治疗,又在医院因为高额的费用不得不让他低头联系自己曾经最鄙视的丁小槐时,他的转变才开始。</p><p class="ql-block">促使他改变的,是野心吗?不是,是具体而微的生存压力。就像《一地鸡毛》里的主人公小林一样,都是在遇到生存压力和妻儿的埋怨中,完成了一次蜕变,他们都幡然醒悟,没有权利的清高,是一种奢侈,更是一种无能。从此,池大为开始学会了观察,等待,投其所好,甚至运用计谋,他最终成功了,飞黄腾达,当上了最大的领导,从此身后也拥有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下属和数不尽的马屁精。</p> <p class="ql-block">写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狐狸的分配》里的狼很像早期的池大为?让狼分配,其实就是想走走过场,而狼却没有明白其中含义,直接挑战老虎的权威,最终,它和池大为一样,被“惩罚”。狐狸的聪明是因为有“前车之鉴”,也是因为他会审时度势,在权利不对等的关系中,规则的制定权和解释权都属于强者。</p><p class="ql-block">我用半个小时给学生讲了这些,似乎他明白了,但也似乎还有些迷茫。学生告诉我,其实,学校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会遭人排挤,会拉帮结派,但是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只有,随波逐流,见招拆招。</p><p class="ql-block">其实,在现实中,我们都是狼,也都是狐狸,我们无法跨越阶级成为老虎,只有在生存的道路上不停地摸索,碰壁,在清浊之间寻找安身立命之处,。</p><p class="ql-block">虽然给学生讲完这些我是绝望地,但我还是在最后的五分钟,郑重的告诉他:“我不要当我的父母,只会告诉我善良,纯真,不要惹事,要谦让,为人一定要真诚,虽然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但,我要你知道,而且是在10岁这个年龄就清楚地知道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不要像我到了一把年纪才明白“纯粹的理想主义是脆弱的,不懂得变通的坚守,最终可能只会换来无谓的牺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你要当“狐狸”,也要当“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