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9日,早上天空还是灰蒙蒙的,烟雾朦胧。九点多太阳终于冲破云雾,露出了笑脸。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正是赏秋好时节。“这么好的天气,咱去黄河岸边看看吧,前几天抖音上刷到黄河岸边的红叶非常迷人啊!”说走咱就走。到达马渡观河广场,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络绎不绝。道路两边停满了各种车辆,交警在附近维持秩序。</p> <p class="ql-block">我想下车拍张“泥马渡康王”塑像,先生说以前拍过,不好停车,咱往东走吧。往东的车辆一直绵延到黄河刘江大桥,不远处又是车辆集中停放区域。我们见缝插针把车停好,穿过粉黛乱子草小道,登上坡顶。这里有“大河之冠”,也是观赏黄河刘江大桥的最佳观景点。涛涛黄河东流水、雄伟壮观的刘江大桥一览无余。还偶遇一群研学旅行的小学生,他们欢呼雀跃,像一群小精灵,在老师的带领下,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历史文化教育活动,必定在他们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惠金黄河三十里画廊,继续往前就到了郑济高铁黄河大桥下面,马渡下延到此为止。这里是马渡险工85坝,始建于1722年,其身后为来潼寨村。来潼寨村是古村落。先民为避水患抢修民(子)埝,以护村民。民国时(1938年)花园口决口堵复,人民治黄复修下游河堤(今天堤),将来潼寨村一分为二,形成南寨和北寨。后北寨整体搬迁和南寨合并成为来童(潼)寨村。85坝是在原民(子)埝基础上修建,曾称来潼寨大坝。马渡下延以85坝为依托,根石深达10余米,险工位置特殊,常年靠河。坝后有一棵千年皂角树为北寨整体搬迁时所留,虽经时代变迁,仍枝繁叶茂。这里也是金水黄河最美观河点(马渡下延102坝),还有马渡黄河文化广场(马渡下延102-104坝)。</p> <p class="ql-block">马渡下延道路到此为止,我们只得调头,看到一土路,遂入,发现到了郑济高铁大桥下面,原来是黄河湿地保护区。但此路不通,只好原路返回。到达“大河之冠”附近,发现有一岔路,有不少车辆通行。“咱沿着这条路走走看看吧?”先生说着即调转方向走了下去。这应该是黄河大堤,也是沿黄道路。看着焕然一新的黄河大堤景观,不由得感叹:“以前寸草不生、道路坎坷的黄河滩,现在成了沿黄景观画廊,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p> <p class="ql-block">这一段黄河河道向北蜿蜒,新修的黄河大堤道路高出地面两三米,路边的绿化树迎风而立,像一排荷枪实弹的战士守护着黄河。大堤两边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果园。我们跑了大概十来公里,一直没有看到抖音上说的红叶林,沿途的树叶要么还是绿的,要么是黄的,有的树叶已经飘零,只有光秃秃的树枝枝丫着。</p> <p class="ql-block">突然发现大堤右前方有一景观,我兴奋地说:“看,那不是咱夏天来看荷花的地方吗?”“那咱到前面看到路口拐进去看看。”先生附和道。待我们沿着一车宽的小道开进去,豁然开朗,真是没想到来了个故地重游。这里是金水沿黄画廊的水趣园、花趣园、草趣园和果趣园。只是现在百花凋零,枯木待春,游人稀少。</p> <p class="ql-block">“走,咱到这附近转转,把这周围的道路摸清楚,以后有时间再过来玩儿,春秋天还可以约着朋友们来这里露营。”我俩把车停好,先在大堤边上的绿化带健康步道走走,步道与通村道路交汇处,都安装有隔离桩,只能步行通过。而我们刚才进来的小道连着两边的通村道路,走下去有个比较大的停车场,应该是专门为荷花节开辟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郑州东区荷花节的主题展区,有大面积的荷塘,曲径连廊,四通八达,是夏日观荷的好去处。我俩故地重游,行走在荷塘之间,感受四季变化,扑鼻的荷花清香仿佛还在氤氲着,满塘的残荷却彰显着秋冬的到来。只有一朵睡莲倔强地仰头迎接着寥寥无几的游人,令人欣喜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荷塘边的田埂上有几棵高大的炼树,树叶已经飘落,光秃秃的树枝上,挂着成串的炼树籽,绿油油亮光光,在蔚蓝的天空映衬下,像一颗颗绿宝石泛着耀眼的光,令人禁不住停下脚步,与它来个亲密接触,把它摄入镜头,与朋友分享。</p> <p class="ql-block">不觉天色已晚,启程回家。猛然发现圆圆的太阳带着橙红的光晕悬在西边,急忙拿起手机拍照,可路边的行道树密密麻麻,争先恐后与太阳抢镜头。太阳越坠越大,像个大圆盘,直径足有一米多,遗憾的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角度拍摄,眼看着耀眼的太阳急坠而去,幻化成一片绯红,与我们挥手告别。“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也愉快地结束了黄河一日赏秋游,打道回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