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的"放心石″

默兰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的"放心石″</p><p class="ql-block">您认识上面这个字嗎?何意?是谁的笔跡?</p><p class="ql-block">其实这个字源於一个小故事。一千多年前有位僧人手捧两束鲜花去拜见佛祖,未曾开言佛祖说你先把东西放下,僧人先把右手的花放下了,佛祖说再放下,僧人又将左手的花也放下了,佛祖说再放下,僧人说我右手的花放下了,左手的花也放下了,还放啥啊?佛祖说我让你把悬在上面那颗心放下啊。僧人这才平服了一下心情深深吸了一口气让心沉静下來了,感到之前满腹的心事已经变小了,没了。这就是″放下心″事就小了,少了。放心石位于西塔(仁寿塔)东侧,塔基旁即仁寿塔东侧基座下。</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放心石″,不能单独念,因为它和石条是连在一起不可分离的。石刻上独特的"心″字中间的一点悬在下方,寓意"安心","放下"。"放心″石位于福建泉州开元寺仁寿塔东侧,是我国宝贵的文物古迹。</p><p class="ql-block">据查"放心石″刻于明朝弘治六年(1493年),塔基重修时,寺僧将"放心石″嵌入塔基,相传为一庵净师遗愿。但未提及具体刻字人。</p><p class="ql-block">将"心″字上面一点放在下面的设计寓意"放下烦恼″与佛教"放下执念″的哲理相呼应。该石刻是泉州的文化地理标志,像征意义是体现"天人感应″思想,亦有学者认为,"心″字点落,暗含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之旨,成为士人观照自省的一处公共符号。″。</p><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晚年手书"放下″二字赠予性愿法师,旁铃"放下″二字赠于予性愿法师,旁钤"放下″的朱文印,现藏于厦门市南普陀″。就像心字的那一点,轻轻落下,才能园满;就像茶汤飲尽后空杯见底,反而澄明。或许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放心石″,不过是在纷扰的世界里学会把心轻轻放下。正如仁寿塔下方的晨露,看似清散,实侧渗进了每寸闽南的土壤,方佛离去,却在白瓷杯上凝上永恒。"心上万钧终可卸,塔前一点最知轻。千年尘影归澄镜,杯底空明即再生″。</p> <p class="ql-block">当地导游囗传的小插曲:</p><p class="ql-block">(一) 泉州老导游常提醒游客:先以右脚踩"放心石",心里默说一句烦恼,再换为左脚踩一下,表示放下,随后绕塔三圈,即得"轻安″</p><p class="ql-block">虽非古制,却成今日寺中"微型仪式″,可立增添生话气息。</p><p class="ql-block">(二)"心″字异体</p><p class="ql-block">闽南地区另有两处"放心石″一一厦门南普陀后山"心″字,均将一点置于下方,形成"闽南海岳型″民间书法小传统,"放下″之"心″在二处共呜。</p><p class="ql-block"> 开元双塔影迢迢,片石无言立市朝。</p><p class="ql-block">点落千年归一笑,尘心到此也轻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注 (一)作者将散落在各处有关"放心石″的资料收集在一起,方便读者查阅。但仍有不足之处,还请您将须要修改的建议告诉我,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谢谢!</p><p class="ql-block"> (二)本小文由Kⅰmⅰ老师阅后认真修改多处而成,小文最后的诗文由老师所增。在此向Kⅰmi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二)感谢美篇评台提供的模版与音乐服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