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浙东运河博物馆</b>位于绍兴市越城区东浦街道浙东运河文化园内,2023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展陈面积9100平方米,以<b>“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江达海,运济天下”</b>为主题,向公众展示<b>“一部浙东运河宏伟史诗,一篇越地文化璀璨华章,一幅宁绍山水风物画图”</b>,重点反映了两千五百多年来浙东运河工程体系及水运的演变,以及浙东运河历史地位、技术与文化遗产价值,共设五大展厅,包括<b>鱼米水乡溯河源、千古名河济天下、越风河韵铸人文、因河筑梦兴浙东、流向未来的幸福河</b>。 <b>浙东运河博物馆</b> 浙东运河为京杭大运河的延伸段和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通道。西起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跨曹娥江,经过绍兴市,东至宁波市甬江入海口,全长239公里。<br><div><br></div><div>2013年5月,浙东运河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2014年6月,浙东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浙东运河(杭州萧山—绍兴段)、浙东运河(上虞—余姚段)、浙东运河宁波段列为世界遗产河道;杭州西兴过塘行码头、绍兴古纤道、绍兴八字桥、绍兴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宁波三江口庆安会馆列为世界遗产点。<br></div> 《浙东地区山水大势图》与《浙东运河水利形胜图》浮雕,运用“古韵今作”的雕刻手法,描绘浙东运河的历史。 浙东运河“静静流淌”在长卷中央,两岸立体雕刻着运河周边的各个城域及重要地标建筑,山水风貌与堰、坝、闸、桥等水利设施穿插其间,全方位展现运河沿岸的历史价值与人文内涵。 <b>一、鱼米水乡溯河源</b> <b>二、千古名河济天下</b> <b>越风河韵铸人文</b> <b>越王者旨於睗青铜剑</b> <b>因河筑梦兴浙东</b> <b>运河申遗</b> 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由京杭运河、隋唐运河、浙东运河组成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包括中国6个省、2个直辖市27座城市,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b>世界遗产委员会评语:</b>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大运河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作用,是大运河沿线地区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自古至今在保障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符合世界遗产标准(I)、( III )、(IV)。 <b>世界文化遗产证书</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