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昵 称:日月交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43273918</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 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一月的微风,已带了些许清冽,它拂过枝头那几片顽强的黄叶,也悄然翻动着我心中那本厚重的日历。是啊,我们这一代人,被称为“50后”的一群,如今已站在了人生秋日的风景点上。青春,早已是相册里那些泛黄照片上的模糊身影;风雨,也化作了鬓角再也拂不去的霜雪。岁月这位雕刻师,手法算不得温柔,在我们脸庞留下了沟壑纵横的版图。然而,我们心底都明白,这些印记的深处,沉淀下的是青春的激情、中年的坚韧,最终凝结成一种通透的智慧,以及那些如陈酿般历久弥新的情谊与精神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将我们的集体记忆比作一条项链,那串联起它的,正是一颗颗散落在时光长河里的珍珠,每一颗,都温润地映照着一个时代的侧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那颗关于“声音”的珍珠,则承载着我们最初的精神世界。 家里的第一台“红灯”牌收音机,是如同圣物般的存在。它的木匣子传出的声音,是我们窥探世界的唯一窗口。傍晚,刘兰芳的《岳飞传》或《杨家将》开播时,整个院子都安静下来,孩子们搬着小板凳围坐在一起,屏息凝神。方寸之间的匣子里,有金戈铁马,有忠肝义胆,它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最早播下了关于英雄、关于家国的朴素概念。还有那“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的清脆童声,是每天傍晚最准时的期待。没有图像,只有声音,却恰恰赋予了想象最广阔的舞台。我们在脑海中构建起千军万马的战场、孙悟空腾云驾雾的英姿,这种经由想象力二次创造的故事,比任何视觉特效都更鲜活、更私人。后来,黑白电视机闯入了生活,一台电视,半条巷子的人围坐观看,《霍元甲》、《上海滩》万人空巷。那种集体观看的仪式感,那种邻里间共享一种悲喜的亲密,是如今一人一块屏幕的孤岛式娱乐无法比拟的公共温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确实是唱着“我们的祖国是花园”长大的一代,歌声里是纯粹的理想主义和集体主义阳光。而后,改革开放的浪潮汹涌而来,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或踏入大学校园,或走进工厂车间。那是思想解放、万物复苏的年代。我们如饥似渴地阅读重印的世界名著,在邓丽君的“靡靡之音”里感受另一种情感表达,为“科学的春天”而振奋,也为社会剧变中的迷惘而思考。我们中的许多人,成了“下海”弄潮儿,或是在单位里成为承前启后的中坚。我们既保有传统的行为准则,又必须拥抱日新月异的变化。这让我们身上有一种奇特的混合气质:既保守又开放,既相信集体奉献的价值,也开始尊重个体选择的自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当我们这群老友相聚,话题总会不自觉地滑向过去。我们会笑谈当年用粮票换鸡蛋的“地下交易”,会感慨第一次看到高速公路时的震撼,会怀念那个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年代。我们这一代,像是时代的渡船,从计划的此岸,驶向了市场的彼岸;从精神绝对统一的昨天,渡向了价值多元的今天。我们身上,刻着共和国几乎所有的年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的珍珠,无需刻意擦拭,它们自在记忆的深处,散发着温和、坚定、甚至有些倔强的光芒。它提醒我们,我们曾那样活过,爱过,奋斗过。脸上的皱纹,是岁月之河冲刷出的航道,里面流淌的,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故事。站在人生的秋日,我们回望来路,心中没有唏嘘,只有一片沉淀后的宁静与辽阔。这,便是我们50后,交给时代的一份长长的、无声的答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