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圈游记(4)——丹麦哥本哈根B

菠萝油王子

去看美人鱼 <p class="ql-block">逛完新港景区后我们打算去看看小美人鱼,没来时老是吹这个美人鱼雕如此这般,好像没见过就没到过丹麦似的,去瞅瞅。</p> <p class="ql-block">小美人在长堤公园,一不小心走错了方向来到了这丹麦哥本哈根的国王新广场,其核心标志是广场中央的克里斯蒂安五世骑马雕像,这四周鲜花簇拥煞为好看。</p><p class="ql-block">雕像由法国雕塑家亚伯拉罕-塞萨尔·拉穆勒设计,于1688年落成,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古老的骑马雕像。最初以镀金铅铸造,1939年重铸为青铜。</p><p class="ql-block">基座底部有4座寓言雕像,分别代表审慎、坚毅、力量、荣誉,是巴洛克艺术的典型元素。</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这哥本哈根的圣安娜广场,雕像是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p><p class="ql-block">资料上说该帅气丹麦国王挺有个性的,大概值得称赞有:国王高大威猛有1.95米高、是历史上格林兰属地的唯一的国王、二次世界大战被德国占领时拒绝流亡,每日骑马巡视哥本哈根街头,他以“无护卫出行”闻名,曾说“整个丹麦都是我的保镖”,是丹麦民众心中的“平民国王”。以此宣示丹麦主权、鼓舞民众士气,被视为“与国家同在”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黄色外墙、古典装饰风格,屋顶的蓝色旗帜标志是丹麦外交部的,位于哥本哈根长堤公园附近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往左边望去见一座漂亮的小教堂,叫哥本哈根圣阿尔班教堂,它是丹麦唯一的圣公会教堂,建于1885-1887年,采用英式哥特复兴风格,由英国建筑师Arthur Blomfield设计,以英国首位殉道者圣阿尔班命名。</p> <p class="ql-block">19世纪来丹麦哥本哈根的英国侨民增多,为了做礼拜方便由英王与丹麦公主出资建成的,教堂内部至今保留着英国王室成员的纪念物。</p> <p class="ql-block">如今它不仅是英国侨民的宗教场所,也因独特的英式建筑风格和王室故事,成为长堤公园周边的热门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景点叫:菲昂喷泉,有段北欧神话故事……</p><p class="ql-block">传说中,瑞典国王答应给丹麦女神吉菲昂一块土地——“她一天内能耕多少地,就可以拥有多少”。</p><p class="ql-block">吉菲昂将自己的四个儿子变成四匹公牛,用犁从瑞典斯堪尼亚地区耕出了一块土地,这块土地被拖入海中,形成了丹麦的西兰岛(哥本哈根所在的岛屿);而瑞典被犁走的地方,就成了如今的维纳恩湖(瑞典最大湖泊)。</p><p class="ql-block">喷泉的雕塑正是还原了这一神话场景:吉菲昂女神手持犁具,驾驭四头公牛奋力耕作,水流从犁具和牛蹄间涌出,象征着土地被“耕离”的过程。</p><p class="ql-block">说明后代在出力气活时还是公的好。😜</p> <p class="ql-block">爬上喷泉往右望去的这建筑是马士基集团的总部大楼,全球航运巨头,业务覆盖物流、能源、港口运营等多个领域。</p> <p class="ql-block">在圣阿尔班教堂后面是漂亮的丘吉尔公园,是为纪念温斯顿·丘吉尔和英国在二战中帮助解放丹麦而建的公共公园。</p><p class="ql-block">没进去从边上走过,见园内绿水环绕,草坪、树木等植被丰富,景致宁静优美,有自然的清新与宁静,让我联想起莫奈花园的油画,咋拍都没出那效果,唉,学艺不精。</p> <p class="ql-block">丘吉尔公园的水畔:睡莲铺绿,水鸟曳轻波,草叶垂影浸凉波。</p><p class="ql-block">风都轻得不敢扰,一汪静,裹满夏的软。</p> <p class="ql-block">阴云笼着丘吉尔公园的草坡,漫坡的绿裹着星星点点的野菊花,风里浸着湿软的草香。一家北欧人蜷在坡顶的软草里:壮硕的妈妈正把零食袋递向蜷在怀里的小女儿,(也可能是小男孩)孩子举着块饼干,惹馋了旁边的妹妹,边上的爸爸指尖碰着膝头,话声轻得像揉进风里。</p> <p class="ql-block">连沉下来的云,都慢腾腾地笼着这团温软,没半分冷意,只衬得这簇人影,像浸在柔雾里的糖。</p> <p class="ql-block">另一对恋人从草坡上走过,自恋的在拍照。</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去就近入长提公园了,左边出现一座青铜雕塑像。了解后得知:这个雕像叫做玛丽公主纪念碑,背后藏着一段关于善意与奉献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下方搭配着“母亲与孩子”的雕塑形象。</p> <p class="ql-block">玛丽公主是丹麦王室成员,她生前长期关注底层儿童的福祉,尤其重视贫困儿童的教育与生活保障,是丹麦近代公益事业的代表性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她的善举而建,雕像中“母亲怀抱孩子”的设计,正是呼应她对儿童的关怀——既象征着她的温柔,也成为丹麦社会“关爱弱者”理念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纪念碑是这座城市对善意与奉献的永恒致敬!</p> <p class="ql-block">望着这漂亮的公主想赞美她一下,脑里想起一段伟人的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p> <p class="ql-block">这个纪念碑是丹麦哥本哈根长堤公园的“伊瓦尔·惠特菲尔特纪念柱”,背后的故事和细节很有分量:它是为纪念1710年大北方战争中牺牲的丹麦海军将领伊瓦尔·惠特菲尔特及其船员而建。</p> <p class="ql-block">1710年10月4日,惠特菲尔特指挥的旗舰“丹内布洛格号”(丹麦国旗名)与瑞典舰队激战,舰船被点燃后,他拒绝弃舰(避免舰船被敌军缴获),最终与497名船员一同随船爆炸沉没。</p><p class="ql-block">这纪念碑是哥本哈根这座城市对过往荣光的深情回望,让人心生对历史传承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是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九世(1818-1906)。他是丹麦“欧洲岳父”(子女联姻欧洲多国王室),在位期间推动丹麦近代化,也与海军事务关联密切。</p> <p class="ql-block">在这几座丹麦精神雕塑像的环绕中开放着许多鲜花与他们同在。</p> <p class="ql-block">路旁休息的穆斯林游客</p> <p class="ql-block">在一阵冷飕飕小雨过后终于见到了这不来后悔来了更后悔的地方——小美人鱼雕塑。这是安徒生童话为题材,以海王最小的女儿故事雕塑的……</p><p class="ql-block">她救了溺水的王子,却被王子误认为是邻国公主所救;为了和王子在一起,她用美妙的声音向巫婆换取人类双腿,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王子最终与公主结婚,巫婆告诉她:只要杀死王子就能变回人鱼,但她选择跳入大海化为泡沫。</p><p class="ql-block">唉,为什么非得要写这为帅哥而死为美女而亡的揪心故事啊。</p> <p class="ql-block">这座铜像是1913年建成的,背后有这些细节:创作者:雕刻家爱德华·艾瑞克森,以自己的妻子为模特。出资者:嘉士伯啤酒创始人卡尔·雅各布森,因看了《海的女儿》芭蕾舞剧深受感动,决定捐建雕像;</p> <p class="ql-block">它是丹麦的象征,曾多次被破坏(砍头、断臂),但每次都被修复,还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出国”展出。</p> <p class="ql-block">观看这雕塑有两个渠道,路上,水上也可能有第三渠道空中,因为不远处有一架水上飞机。</p><p class="ql-block">应该是路上看比较清楚点,水上看有点晃,一般在附近水面停留一会就走了,想多看几眼都不可能。当时没见到空中有灰机飞过。</p><p class="ql-block">那日从摄影的角度看没什好看的,人多光线较暗。</p><p class="ql-block">回来看看图片这小美人鱼欣赏处不知在哪里?被波罗的海的咸风腐蚀得斑驳模样的肌肤让人误认是个柴火妞。🤓</p> <p class="ql-block">这张日出美人鱼是同团的一位运动达人在出发去挪威前从海军上将酒店晨运时拍到的,这才是应有的美图。可惜他是用手机拍的,画面不润。</p> <p class="ql-block">雨也淋了,鱼也看了,再往前行就掉进厄勒海峡水里了,此时把放在小美人鱼的目光抬向远方对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冒着白烟的烟囱的垃圾发电厂,咦!那边上有一首军舰?可能还是个海军军港。</p> <p class="ql-block">军迷的我马上拉了一下镜头终于见到这首小炮舰。</p><p class="ql-block">见惯了俺大中华的055,再比较这丹麦海军的小舰感觉与菲律宾海军的小破艇差不多。以下是查到的资料:</p><p class="ql-block">舰级/型号 Peder Skram级导弹护卫舰 </p><p class="ql-block">建造/服役 1964年建造,1966年服役,1990年退役 </p><p class="ql-block">满载排水量 约2600吨 </p><p class="ql-block">动力系统 燃气轮机+柴油机联合动力(当时较先进) </p><p class="ql-block">武器配置 2座120毫米舰炮、鱼雷发射管、防空导弹(冷战早期型号) </p><p class="ql-block">尺寸 长约112米,宽约12米 </p><p class="ql-block">现状 哥本哈根Holmen海军基地博物馆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配置上果然属于爷爷辈的,与我们有几代差,但想到它曾为丹麦王国看过家护过院还是从心里敬重它的。此时这曾经的老英雄像是在对岸对我呼唤“请记住我的名字:《</span>佩德·斯克拉姆》号!”</p> <p class="ql-block">别过小美人鱼湿冷的石岸,雨后的哥本哈根裹着潮雾——“哥本山”(垃圾发电厂)的银砖在灰云下泛着冷光,烟囱吐的蒸汽和云缠在一起。</p><p class="ql-block">两只蜻蜓斜掠过眼前,翅膀沾着雨星,把工业的冷硬,撞成了童话里的轻捷。这才是丹麦啊:连垃圾场都长成像山的诗,连蜻蜓都敢在烟囱旁,扇出自由的风。</p> <p class="ql-block">在回途中还见到岸边停放着一架水上飞机。原来它是北欧水上飞机公司运营的“双水獭”型号,属于实用型通勤/观光水上飞机。</p><p class="ql-block">“双水獭”确实是“爷爷辈”的了,首飞于1965年,和之前护卫舰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但它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属于“经典耐用款”,不算“落伍”,而是实用型机型的代表。</p> 海军上将酒店 <p class="ql-block">离开长提公园后又搭乘1元/秒的出租车回酒店取行李转移到这个北极圈邮轮给定的酒店——海军上将酒店,因为现时已进入旅行安排范畴了,大概知道这酒店的费用是3400元/晚。这北欧的消费真是贼拉贵。</p> <p class="ql-block">这哥本哈根海军上将酒店 藏着200多年的历史,本身是座“重生”的老建筑,故事特别有韵味:这座建筑始建于1787年,最初是两座独立的仓库,由丹麦工程师Ernst Peymann设计,本来是给贸易公司存粮食的。1788年被丹麦王室接手后,直接变成了皇家粮仓,最多能囤3万桶谷物。</p> <p class="ql-block">到了1885年,两座仓库被打通,成了现在长长的连栋建筑,至今外墙的砖石、大木梁还保留着当年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1973年,私人投资者买下这座老粮仓,找建筑师把它改成了酒店。1978年开业时,这个改造项目还拿了欧洲文化遗产奖,是丹麦第一个获此奖的建筑项目。2004年又花了1000万欧元翻新,既保留了18世纪的砖石、木梁,又加了现代设施,现在有366间房,连装修都带着海事风格(比如船舵、航海元素),很有氛围感。</p> <p class="ql-block">1801年英丹战争的哥本哈根海战就发生在酒店窗外的港口!</p> <p class="ql-block">当时这座粮仓成了临时避难所,很多受伤的士兵躲在这里躲避炮火。</p> <p class="ql-block">现在住在这里,等于睡在“历史现场”</p> <p class="ql-block">在这豪华的酒店大堂遇到一群欧洲贵妇小姐,比较喜欢她们这种简约时尚的打扮。</p> <p class="ql-block">头上的暖光裹着这桌轻语,红裙轻垂在椅边,玉脚配香槟鞋,连闲聊都像把哥本哈根的优雅揉进这大厅里,整的这老建筑都弥漫出松弛与精致。</p> <p class="ql-block">突然在浴室里发现个小蜘蛛,我是不怕的怕家属受惊还是拍死了它。</p><p class="ql-block">回来查看下资料原来它有名字的,叫丹麦家隅蛛,在丹麦的房间角落、柜子缝隙、浴室等潮湿处都很常见,8月是它们的活跃期。它完全无害,还能帮你抓房间里的小飞虫~唉,又杀生了罪孽啊。👻</p> 食品 <p class="ql-block">酒店只管早餐,其他的要自己去找,中国胃想吃点中国餐,尽管边上就是新港景区成片的餐厅,但见那欧洲食品提不起胃口,找个越南餐馆也算是不失望了,那知道歪国人也腻歪自己的食物,门口还要与他们排队等位。</p><p class="ql-block">等待中见到对面这小景也挺好看的。</p> <p class="ql-block">莫约等了20分钟,里面一个矮小瘦瘦的女人脸上堆着职业的微笑请我们与一对香港夫妇拼桌入坐。</p><p class="ql-block">对面等餐的欧洲人。</p> <p class="ql-block">夫人点个海鲜饭。</p> <p class="ql-block">俺点个海鲜面,结账约350元。</p><p class="ql-block">弟兄们不要嫌弃自己的收入低,外国人收入高,按这消费他们月底也所剩无几。如果北欧人来我国消费——富翁,但他还是要回去再挣钱。我们去他那消费——有点心疼,但回国后花钱更爽快了。</p><p class="ql-block">不明白谁凭什么定出这该死的汇率?</p> <p class="ql-block">这是2000元/晚酒店的早餐。</p> <p class="ql-block">这是3400元/晚酒店的早餐。</p> <p class="ql-block">拍摄:编辑:菠萝油王子</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丹麦哥本哈根</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8.4</p><p class="ql-block">配 乐: 《水星湖》</p><p class="ql-block">作 者: 羽 肿</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