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之旅——意大利

FJH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的国际航班,经过十二个小时的飞行,从飞机弦窗俯视,我可以隐约看到下面阿尔卑斯雪山峰了。这意味着飞机已经<span style="font-size:18px;">来到了意大利的凌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久后,飞机终于安全降落在马尔彭萨机场。机场规模不大,无法与上海浦东机场相比。这里的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不高。我们花了好长时间才过完安检。</span></p> <p class="ql-block">出机场后,我们上了一辆接机车。车轮碾过机场光滑的路面,载着我们投入米兰的怀抱。沿途的风景从郊区的疏朗,一路沉淀为城市中心的稠密与斑驳。</p> <p class="ql-block">我们计划会在意大利游玩好几个城市。其中有米兰、罗马、佛罗伦萨以及威尼斯水城等。</p><p class="ql-block">我们在米兰游玩的第一个景点便是米兰大教堂。这座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巨型浮雕,是米兰城市上空最壮丽的惊叹号。</p><p class="ql-block">它用千百座尖塔刺向米兰的天空,像一座凝固的、属于上帝的白色森林。每一座尖塔、每一尊雕像在阳光下都在发光,仿佛被神亲吻过。</p><p class="ql-block">六个世纪的时光,凝结成这座白色大理石的交响乐,每一个音符都是对信仰与坚持的礼赞。</p><p class="ql-block">它不仅是教堂,更是一座活着的建筑史,哥特式的尖顶诉说着过往数百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罗马斗兽场:用石头垒起的巨大圆环,如今静默地立在罗马的市中心。斑驳的拱门,断壁残垣间,每一道裂缝,每一处风化剥落的痕迹都在向每个驻足的人诉说着当年的辉煌与血腥:</p><p class="ql-block">那是帝国的骄傲,也是文明的伤疤。它用最野蛮的方式满足着最文明的欲望,把死亡变成表演,让残忍成为艺术。</p> <p class="ql-block">在罗马,颜色鲜艳的双层观光巴士是城市街头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便捷的“随上随下” 模式,让你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在靠近主要景点的站点自由上下车,轻松穿梭于“永恒之城”的各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水上城市,它以其独特的水道、历史和艺术遗产而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威尼斯建造在亚得里亚海潟湖中的118个小岛上,由约150条运河和400多座桥梁连接,被誉为“水城”。</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看起来浮在水上。可水下,是成千上万根橡木桩,像森林般支撑着一切。威尼斯人,在看不见的地方建起了看得见的奇迹。城市内没有汽车,交通工具主要依靠船只,如贡多拉、水上巴士和水上出租车。</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威尼斯城市的主要水道,两岸遍布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和教堂。</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大运河如一条蔚蓝色的缎带,蜿蜒穿行在城市的脉搏中。两岸矗立着拜占庭、哥特与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褪色的墙壁被时光浸染出斑驳的粉金与苔绿。水波轻抚着古老石阶。</p> <p class="ql-block">贡多拉,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件漂浮的艺术品,承载着威尼斯的浪漫与骄傲。它将简单的渡河,化作了一场穿越时光的梦幻航行。</p> <p class="ql-block">在威尼斯水城,我们既坐了大游轮,又乘了贡多拉小船。而坐这两种船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坐大船像是参加一场盛大的城市典礼。这庞然大物推开翡翠绿的水,沉稳地犁过水道,两岸巴洛克宫殿缓缓后移,如展开的史诗长卷。我仿佛听见了各种语言的惊叹在甲板上飞舞,相机快门声像现代版的奏鸣曲。这是威尼斯的公开宣言,用恢弘与辉煌向每个过客宣告她的历史重量。</p> <p class="ql-block">贡多拉上的我们,却成了潜入威尼斯梦境的一个音符,即将在蜿蜒的水巷里,与这座城市最私密的呼吸悄然同步。</p> <p class="ql-block">此时,所有宏大都悄然隐去。世界骤然收窄为一条幽绿的水巷,我们只能听得到橹拨清波的絮语,船夫即兴哼唱的古老歌谣在墙壁间轻轻碰撞。贡多拉像一柄灵巧的钥匙,悄无声息地滑入城市的褶皱,带我们探访那些阳光不愿直射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享受完两种不同的水上交通工具后,我们来到圣马可广场总督宫。它是威尼斯共和国时期总督的官邸,以其精美的哥特式建筑和丰富的历史而闻名。它位于圣马可广场的一侧,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上的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以其拜占庭风格的建筑和装饰而闻名,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来到罗马许愿池我也向特莱维许了三个愿:一愿世界和平,二愿祖国强大,三愿:所有美好,如约而至。</p> <p class="ql-block">罗马街头的红绿灯,总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诗意。它那抹红色的身影,静静站立在古老斑驳的黄墙前,不像严厉的指挥官,倒像一位提醒行人稍作停留、趁机品味一眼风景的温和绅士。</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一切都慢下来了。马蹄声在石头路上回响,阳光把街道两边的房子照得发光。什么也不用想,就这么看着风景流过,心里特别安静。</p><p class="ql-block">注:这是我们前面一辆马车</p> <p class="ql-block">图中的建筑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也称为花之圣母教堂。这座大教堂以其巨大的圆顶和精美的立面装饰而闻名,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广场中央有一尊身披古罗马战袍的青铜骑士,他像一位穿越时空的将军,日夜守护着这座文艺复兴之城。他就是佛罗伦萨的城市名片之一——乔托雕像。</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街头的一尊大卫雕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佛罗伦萨人心中,不仅是宗教英雄,更是捍卫公民自由、反抗暴政的共和象征。他以弱胜强的精神,激励着整个城邦。</span></p><p class="ql-block">这尊雕像虽然并非米开朗基罗亲手雕凿的原作,但它们以更开放、更宏大的方式,与城市景观和历史背景融为一体,向每一位到访者无声地讲述着佛罗伦萨的辉煌、骄傲与文艺复兴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世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米兰大教堂侧面。</p> <p class="ql-block">米兰埃马努埃莱二世长廊是一个带顶棚的商场,两条玻璃拱顶的走廊交汇于中部的八角形空间,顶部是一个玻璃圆顶。它座落在米兰主教座堂广场北侧的显要位置,并连接斯卡拉广场。长廊得名于意大利统一后第一位国王埃马努埃莱二世,最初设计于1861年,并由朱塞佩·门戈尼修建于1865年到1877年之间。其天花板附近的绘画、人行道上的马赛克图案均很精致,道路两旁有咖啡馆、餐馆、书店及汉堡包店,到处是休息的市民及观光客,常年热闹。</p><p class="ql-block">这个长廊顶部覆盖着拱形的玻璃和铸铁屋顶,这是19世纪流行的商场设计。这座长廊比它的前辈规模更大,是现代密封玻璃购物中心的直接祖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穿过这条通道我们来到斯卡拉广场,这里有列奥纳尔德•达•芬奇的雕像。当我从不同的视角观察这尊达芬奇塑像时,脑海中时不时浮现出他笔下的蒙娜丽莎画像。有人说蒙娜丽莎画像是达芬奇的自画像。可我怎么看也觉得不像。</p> <p class="ql-block">为期一周的意大利之行今天将落下帷幕。记得刚踏上意大利国土时,导游就提醒我们:意大利小偷很多,务必看好自己的手机、钱包以及贵重物品。他的一席话导致我在游玩时,除了观景,还处处留意身边的人是不是小偷。还好,只是虚惊一场。我们俩无任何损失。</p><p class="ql-block">离开前我想说:参观教堂等某些建筑内部,是不让拍照的。</p><p class="ql-block">从米兰的时尚到威尼斯的梦幻,经罗马的恢弘,至佛罗伦萨的文艺——这段旅程让我明白,意大利最动人的,不是某个景点,而是它教会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在废墟与辉煌并存中,依然热烈地活着,创造着,爱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