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及其书法

沉墨815

黄庭坚,杰出的古代文人。字鲁直,他的号或绰号不下十种,什么清风客、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维摩老子、八桂老人、双井老人等等。而后人也给他取了很多的称谓,比如黄子、黄九、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黄双井、黄黔安、黄别驾、金华仙伯、豫章先生等。称他豫章黄先生,是因为他是江西人。晚年他的诗文都署名“涪翁”,涪翁是西汉末年的名医,黄庭坚自号涪翁,可能与其晚年居住在四川涪州有关。南宋李曾伯曾有诗《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涪南僻在巴子国,地绝中州少人物。天将儒道淑是邦,曾向先朝处羁客。河南夫子间世贤,山谷老叟人间仙。一时辙迹相继至,顿使光价增山川”。这“山谷老叟”即指黄庭坚,饱赞了其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及其对诗文发展的重要贡献。<br> 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与苏东坡亦师亦友,不仅在文学和书法上一脉相承,其性格和官场经历也较为相似,都是宋之词赋杰出人物和书法的顶尖代表。两人的性格耿直,官场不善逢迎,屡遭贬谪。而这些逆境同时成就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文豪地位和泼墨写尽中国风的书法风格。宋代的“苏黄米蔡”四大家,是继承和发扬晋唐繁盛书法的重要历史时期。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三行书”。黄庭坚跋其师的书法作品称其“兼颜真卿、杨凝式、李西台笔意”, 结尾自嘲“于无佛处称尊”,调侃自己对苏轼作品的推崇。苏之帖和黄之跋被誉为行书“双璧”。而黄庭坚更擅草书,其草书骨感苍劲,即有怀素的顺滑流畅笔意,又有苍劲雄伟的气势,如马脱缰,无拘无束。如《诸上座帖》和《李白忆旧游诗卷》(《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后者为黄庭坚晚年的草书代表作。绍圣元年,黄被诬陷而贬至黔中,度过了晚年凄清的谪居生活。这段时期的心情与李白《忆旧游》长诗的心情很相似,“曳裾王门不称情”是唐李白和宋黄庭坚政治失意的共同之处,对于社会现实与世态人情均有深刻的体会,我们可以从其草书的书风和李白的诗风中找到二者的共鸣之处。正因为有了共鸣,才有流传于世的草书作品《李白忆旧游诗卷》。因此,我们可以说该草书作品是黄庭坚的书法代表作,也是宋代草书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中国草书的一流作品。该作品把李白诗中惯有的豪迈机变空灵欲仙的意境作了倾情演绎。“不践古人”才能“方近古人”。这是对古人书法艺术的传承。在中国书法史上,黄之草书是自怀素《自叙帖》后一变,有“颠张醉素”的韵味,更有黄自创的瘦硬奇崛特色。也为明清祝允明和王铎等人的狂草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或依据。后之学书者,谁能逃过《李白忆旧游诗卷》的认真临习?<br> 今天我晒出第三次临《李白忆旧游诗卷》,是对自己书法学习的记录,也是自我之鞭策。不得其真谛,但得其形足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