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托尔斯泰--最后的复活</p><p class="ql-block">1910年深秋的一个深夜,俄国一个不知名的小车站,巡逻的警察发现一具被冻得僵硬的尸体,那是一位穿着单薄军大衣的老人,年龄约摸80岁左右,警察以为这只是一位普通乞丐,也没有多想,他们照例拍照,在警局门口贴上他的遗照以及尸体认领的通知;没想到第2天一早,警局就被一伙贵族的车所包围,原来那个老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作家,旧时俄国最显赫的贵族,写出《战争与和平》的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可他又为何冻死在无名街头,甚至还是主动从他的豪华庄园逃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托尔斯泰出生在俄国最顶级的贵族家庭,他家府邸的庄园大到需要骑马才能巡视完,光卧室就有37间;16岁时他的衣柜里挂着43套定制西装,每天换着花样佩戴不同的宝石;年轻的托尔斯泰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打猎赌博,夜夜笙歌,甚至欠下巨额赌债;可是内心深处,他又感到有一种可怕的空虚,写作暂时拯救了他;《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一部部巨著让他占上了文学的巅峰宝座,全世界都在膜拜这个天才,连他说的‘我想我该去睡了’这样的话都被狂热的崇拜者记录下来,但是成功没有给他带来内心的平静;34岁那年托尔斯泰在书房写作时,突然听到窗外农奴收割的号子声,他冲出房门看见一个孕妇跪在田埂上捡拾麦穗,而管家正用脚踢翻她的筐子;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笔下那些关于生命意义的华美句子会不会只是贵族的自我感动...</p><p class="ql-block">1875年托尔斯泰爬上房梁修缮农民学校的屋顶时,发现自己华贵的丝绸马甲被钉子勾破,露出的棉絮里还缠着几根金丝线;那天回到家,他当着全家人的面烧掉了所有礼服,包括参加沙皇加冕礼时穿的刺绣朝服;从那以后,他开始和仆人一起喝黑麦粥,用木碗吃饭,妻子索菲亚尖叫着把银餐具摔在地上,‘列夫,你忘了自己是伯爵吗?’,我们的儿子还要去军官学校’;这场拉锯战持续了整整20年;托尔斯泰把2.3万亩土地分给农民,却发现得到土地的穷人依旧在贫困中挣扎;他想把《复活》的版税全部捐出去,哪曾想索菲娅拿着毒药瓶抵在胸口,‘那是孩子们的生活费,你要让他们去街头乞讨吗?’...</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托尔斯泰偷偷把面包藏在袖口里,想带给贫民窟的孩子,却被管家发现拦在门口;那天夜里,他跪在索菲亚床前,请求允许自己放弃伯爵头衔,索菲亚却拿出他年轻时写给她的情书,‘你忘了吗?你说要让我成为全俄国最幸福的女人’;试想想那个画面,一个年老的男人要放弃自己神仙般的财富,过贫苦农夫的生活,一个女人抱着13个孩子哭喊,48年的婚姻,从跪地祈祷上帝赐予幸福,到老年时无法忍受见对方一眼;有一天晚上,索菲亚跪在丈夫面前,央求他朗诵50年前为他写的美丽爱情诗章,当他读到那些甜蜜的日子,俩人都激动的痛哭起来,可现在一切都成了逝去的回忆,1910年11月10日深夜,托尔斯泰用颤抖的手写下最后一封信,‘我不能再做一个穿着锦衣玉食的伪君子’;他穿着不知从哪儿捡来的马夫的外套,带着老花镜,带着一本福音书,趁着月光逃出了庄园,在阿斯塔伯沃车站,他发着高烧,躺在站长室的长椅上祈求离开这个世界,弥留之际,牧师问他是否原谅所有的人,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我只恨自己,恨自己一辈子都在演戏’。...</p><p class="ql-block">托尔斯泰一辈子都在撕扯自己的灵魂,贵族的血液在血管里沸腾,平民的理想却在骨髓里燃烧,他想做照亮黑暗的火炬,最终却发现自己只是一只被风吹的忽明忽暗的蜡烛;他曾经说过一句震撼人心的话,‘人类所有的悲剧都源于自欺’;这句话不是从书桌上推理出来的,而是从他自己的血与痛里逼出来的;明知道财富不能让人幸福,却还在追逐;明知道虚荣是空的,却又不停迎合;明知道灵魂在渴求答案,却用娱乐和声望麻醉;托尔斯泰一生都在和这种自欺搏斗;很多时候他失败了,但他愿意去挣扎,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他告诉我们,人活着最难的不是对抗外部世界,而是敢于撕掉自己的伪装...</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托尔斯泰,一边渴望挣脱世俗的枷锁,一边又在现实的泥潭里边沉沦;一边追求理想,一边又妥协于现实;托尔斯泰的矛盾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可或许这就是答案;人不可能彻底消灭自欺,但只要你愿意不断揭穿自己,你就不会被虚伪彻底吞没;人类所有的悲剧都源于自欺,而人类所有的希望和最大的难题也都源于勇敢地去认清一个真实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