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生态旅游绘新卷 和美乡村入画来——舞钢市中青班第四组赴武功乡调研纪实</p><p class="ql-block">田岗村产业融合、武功村党建引领、草坡村治理创新,三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p><p class="ql-block">调研启程:探寻生态美与百姓富的融合之路</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29日,舞钢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四组带着“生态旅游如何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课题,走进武功乡的田岗村、武功村和草坡村,开展实地调研。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产业基地,通过实地观察、访谈交流、集中研讨,探寻这三个资源禀赋各异、发展路径不同的村庄,如何依托生态旅游激发内生活力,绘就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画卷。</p><p class="ql-block">田岗村:产业融合激发乡村活力</p><p class="ql-block">田岗村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想方设法盘活村内闲置资源,走出了一条产业坚实、生态优美的发展之路。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田岗村积极盘活闲置厂房和空地,成功引进3家社会企业,吸纳5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p><p class="ql-block">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田岗村采取“干部垂范、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方式,引导全村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2023年,村里打造游园2处,建成占地面积60平方米的村史馆,投资70万元用于坑塘治理,打造诗意“怡荷园”,实现全村排污管网入地。</p><p class="ql-block">武功村:生态特色建设产业创新</p><p class="ql-block">武功村创新生产体系,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发展新格局。</p><p class="ql-block">特色产业多元发展。武功村依托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围绕“一白一绿一特”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已建成猕猴桃、生态农业示范园、艾产品加工、蚯蚓林下养殖、白玉蜗牛养殖等多种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p><p class="ql-block">环境整治长效化。武功村创新推行“门前三包+积分激励”机制,农户与村委会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落实门前卫生、绿化维护与秩序管理。村里建设积分超市,村民可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草坡村:治理创新塑造乡村特色</p><p class="ql-block">草坡村是田岗水库治库移民村,近年来通过治理创新,从“白草荒坡乱石岗”转变为“城里人点赞、农村人叫好”的和美乡村。</p><p class="ql-block">“共享菜园”盘活闲置资源。草坡村将4.5亩荒地平整改造成“共享菜园”,由企业认领,老党员义务管理,每年为村集体创收两万余元。这一做法实现了荒地变菜园、美化环境与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双赢。</p><p class="ql-block">“打借条”巧解治理难题。面对村民房前屋后堆积的废旧砖瓦,村“两委”以村集体名义向群众“打借条”,将废砖旧瓦“借”出来用于村内基础建设。既美化了环境又节约了成本,最终享受到环境整治实惠的群众纷纷自发撕毁“借条”。</p><p class="ql-block">调研启示:生态旅游赋能和美乡村的实践真知</p><p class="ql-block">通过深入调研,第四组学员总结了三点重要启示:</p><p class="ql-block">一是规划引领与因地制宜是关键。田岗村、武功村、草坡村根据各自资源禀赋,走出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乡村建设必须科学规划,突出特色,避免千村一面。</p><p class="ql-block">二是党建引领与群众参与是保障。三个村庄的成功实践表明,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只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才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p><p class="ql-block">三是产业融合与利益联结是核心。田岗村的工业企业、武功村的特色农业、草坡村的共享经济,都体现了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才能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p><p class="ql-block">生态旅游赋能和美乡村建设,关键在“融”字上下功夫——融汇生态优势、融合产业特色、融入群众智慧,方能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振兴壮丽画卷。</p><p class="ql-block">中青班第四组学员将把此次调研的所思所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为舞钢市和美乡村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