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柔风轻拂,花瓣飘落,似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在历史的浩渺天空中,有一颗璀璨星辰,他诞生于山河动荡之际,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华夏大地。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就是刘少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9年10月17日,重病在身的刘少奇被用担架抬着,空运到河南省开封市,监禁在一个严密封锁的小院内。由于病情迅速恶化,11月12日晨,刘少奇含冤逝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沈阳北市场藏匿着刘少奇的地下工作的痕迹。上世纪30年代的沈阳,北市场堪称“十里洋场”,汇聚了众多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这里戏院、影院、妓院、赌场、烟馆等娱乐场所应有尽有,甚至与北京的天桥、上海的城隍庙、天津的劝业场齐名。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得老沈阳的民俗、美食、曲艺、宗教文化在此得以充分展现和激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这繁华喧嚣、三教九流汇聚的北市场,隐藏着一座神秘的民宅。它静卧在市井之中,虽不起眼却恰好满足了地下工作的隐蔽需求。门脸简朴,门楣上仅刻着“福安里”三字,矮墙小院环绕,青砖灰瓦透出古朴气息,宛若一座普通的民宅。然而,这看似平常的宅院里,曾居住过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发动了四一二政变,东北的张作霖紧随其后,开始了对共产党员的残酷镇压,李大钊等英勇人士遭到了杀害。同年,在八七会议上,党中央决定派遣新当选的五大代表陈为人前往东北。经过一系列筹备,东北首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沈阳召开,满洲省临时委员会随之成立,标志着东北地区终于有了自己的党组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1927年至1936年的漫长岁月里,满洲省委作为中共在东北地区的核心领导机构,见证了共产党人在这片土地上的革命历程。陈为人,作为首任省委书记,在任期刚满一年多后,便因扩大会议之事被捕入狱。在此紧要关头,刘少奇挺身而出,以海军司令副官的身份秘密接任省委书记一职。他上任后,首要任务便是恢复各地党组织,哈尔滨、长春、奉天、大连等地相继成立了30个党支部,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恢复党支部的过程中,刘少奇积极推动了东北工人运动的兴起。当他在组织奉天纺纱厂工人斗争时,不幸被捕,但幸运的是,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他最终得以出狱。如今,在满洲省委的旧址,我们得以窥见刘少奇任省委书记时期的生活痕迹,包括他曾经居住过的房间以及穿过的衣物,这些都生动地展现了他在那段革命岁月中的坚忍与奋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花开花落,皆有时序;伟人虽逝,精神长存。仰望星空,我们仿佛能看到刘少奇那伟岸的身影,他微笑着,用那深邃的目光凝视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他的精神如同盛开的花朵,将永远绽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让我们怀揣着对他的敬仰与缅怀,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以坚定的步伐、无畏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史诗,让刘少奇的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永远绽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志男儿闯关东,</p><p class="ql-block">受命危难斗顽凶。</p><p class="ql-block">一片丹心化冰雪,</p><p class="ql-block">白山黑水留美名。</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