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昨日是周末,有高中同窗数人,在一起聚会。大家都退休了早已清闲了不少,不再忙忙碌碌。饭后意犹未尽,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大家畅所欲言,谈及人生体会,深感为人处世,德行是立身根本。我当时心有感慨,就顺势给大家讲述了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武孝廉石某忘恩负义遭报应的故事,以助雅兴。</p><p class="ql-block"> 孝廉原本是汉武帝时期察举制的科目,取 “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之意,后来在明清时期成为对举人的尊称,武举人也就相应被叫做 “武孝廉”。武举人通过武举考试产生,考试内容包括骑马、射箭、技勇等武艺项目,以及兵法策略等理论科目,武举人可通过拣选、大挑、截取等途径获取官职 。</p><p class="ql-block"> 石某,文中说他“石孝廉,翩翩若书生。或言其能折节下士,语人如恐伤。壮年殂谢,士林悼之。”大意是说,石举人风度翩翩,有书生的气度。有人说他能礼贤下士,跟人说话也很和气,唯恐伤了人。正在壮年时却不幸去世,士大夫都怀念他,为他感到惋惜。</p><p class="ql-block">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武孝廉石某带着钱财前往京城谋求官职,船行至德州时,他突然重病吐血,仆人趁机偷走他的钱逃走,船家也打算将他抛弃。这时,一位四十多岁、风姿犹存的女子听闻后,将石某接入自己的船中,并拿出能起死回生的药丸给他服用。在女子的悉心照料下,石某一个月左右病就痊愈了,两人也结为夫妻。女子拿出藏金让石某去京城打点,约定等石某谋得官职后两人一同返回。</p><p class="ql-block"> 石某到京城后,通过攀附权贵谋得本省司阃的职位,还用剩余的钱购置鞍马,十分风光。他认为女子年龄太大,并非良配,于是又用百金聘王氏女为继室,之后更是绕开德州,直接去赴任,对女子不闻不问。</p><p class="ql-block"> 女子从石某的表亲处得知情况后,写信给石某,但石某并未理会。又过了一年多,女子亲自去找石某,石某却拒绝相见。有一天,石某正在宴饮时,女子直接闯入痛斥他忘恩负义,石某只能长跪请罪。之后石某让王氏以妹妹之礼见女子,女子向王氏讲述了事情本末,王氏也愤恨不已,与女子一同责骂石某。</p><p class="ql-block"> 此后,石某发现女子行为多有怪异之处,比如有一次他丢失了官印,女子却能知道井里可寻回。有一晚,石某外出未归,女子与王氏饮酒喝醉后化为狐形,石某回来得知后,竟想持刀杀死女子。女子醒来,痛骂石某后,让石某吐出了当初给的药丸,然后愤然离去。当晚,石某旧病复发,咳血不止,半年后便去世了。</p><p class="ql-block">故事中石举人靠阿绣狐妻资助才得功名,却因富贵抛妻、迎娶高官之女,始乱终弃;后勉强收留后又起杀心。如此忘恩负义,最终落得悲惨结局,恰是德不配位,必有余殃的写照。</p><p class="ql-block">故事讲完后,众同学深表感叹;吾言蒲松龄讲聊斋故事,许多实有其人,因作者鄙其为人,故只说其姓氏而隐其名。</p><p class="ql-block">大家纷纷表示,虽是故事,今天看来仍然有教育意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25年11月10日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