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牛首山

陈伟峰

<p class="ql-block">牛首山,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民间素有“牛头山”之称。距南京中华门仅十公里,山体绵延约五平方千米,是金陵大地上的重要山脉之一。其名源于山顶双峰对峙,形如牛首双角,巍然挺立于江南沃野,自古便为世人所瞩目。</p> <p class="ql-block">牛首山属低山丘陵地貌,其地质脉络承袭自宁镇山脉。这条山脉形成于侏罗纪末至白垩纪初,是扬子古陆东部经历宁镇运动后隆起的弧形褶皱带。牛首山恰为宁镇山脉西段南延的分支,山势婉转,蕴藏着亿万年自然演化的密码。</p> <p class="ql-block">我们上海老年旅游团一行,抵达南京这座六朝古都,来到了素有“春牛首,秋栖霞”美誉的牛首山!</p><p class="ql-block"> 都说“一座牛首山,半部金陵史”,这里不仅有满目青翠的山林风光,更藏着千年的佛教文化与历史底蕴——从南朝帝王的避暑行宫,到如今震撼人心的佛顶宫,每一步都能踏到故事里。咱们今天放慢脚步,边赏景边听典故,感受金陵城的厚重与雅致。让我们玩得舒心、看得尽兴,在牛首山留下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现在,就让我们开启这场“寻史赏景”的惬意之旅吧!</p> <p class="ql-block">这方山水不仅承载着自然的厚重,更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如今,这里建有江苏省省级森林公园——牛首山森林公园,以及国家4A级旅游景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佛顶寺、佛顶塔、佛顶宫、岳飞抗金故垒、摩崖石刻、弘觉寺塔、郑和文化园等历史遗存星罗棋布,宛如一颗颗镶嵌在青山间的文化明珠。</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牛头山景区交通车,穿行于林壑之间,山风拂面,绿意扑窗。沿途峰峦叠翠,亭台隐现,一步一景,移步换境。车行如画中游,心随景动,尘虑尽消。(附视频)</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步入佛顶圣地,仿佛踏入一片清净无尘的灵境。梵音袅袅,香雾缭绕,天地之间似有无形的庄严弥漫开来,令人心生敬畏,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佛顶寺始建于南朝初年,历经千年沧桑后成为佛教文化重要基地。现代重建工程继承传统建筑格局,融合古代园林风格,形成现有禅意空间。寺院现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核心景点之一,与佛顶宫、佛顶塔共同构成佛顶圣境宗教文化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佛顶塔,现塔为2015年重建,复原唐代辟支塔规制,与明代弘觉寺塔构成牛首山双塔景观。‌‌九级四面唐风塔楼,通体采用仿木结构,塔顶铺设黄色琉璃瓦,夜间呈现绿色灯光效果。‌‌</p> <p class="ql-block">佛顶塔巍然耸立,飞檐翘角,映照云天。塔影随日光流转,仿佛诉说着佛法的恒常与深远。登临远眺,群峰环抱,金陵气象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山间立有牛首山碑记,青石镌刻,字迹沉稳。碑文述说着千载沧桑,记录着山川变迁与人文兴替,是通往牛首山历史深处的一扇静默之门。</p> <p class="ql-block">南京牛首山弘觉寺塔,乃南京现存最古老的砖塔,始建于明初,高约45米,尽显江南楼阁式塔的秀逸风姿。塔内曾出土鎏金喇嘛塔与四只瓷罐,其中一罐藏有人骨与纸片,据考证与明代航海伟人郑和密切相关,为这座古塔平添一段历史回响。</p> <p class="ql-block">历经岁月风霜,弘觉寺塔于1997年依原貌精心修复,重现昔日雄姿。砖石重光,檐铃轻响,仿佛古塔也在低语着不灭的信仰与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佛顶宫,坐落于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核心地带,长220米,宽160米,总高89.3米,单体建筑面积达13.6万平方米,气势恢宏,堪称当代佛教建筑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佛顶宫为深坑建筑,依山就势,藏风聚气,是专为供奉佛顶骨舍利而建的圣殿。整座建筑以“供养”为核心理念,分为大小两座穹顶:大穹顶长120米,形如佛祖袈裟,覆盖地宫之上,与牛首东峰遥相呼应,象征无量加持;小穹顶则如佛髻高耸,整体呈双手合十之形,寓意万千信众虔诚供养。步入其中,不仅可瞻仰佛涅槃圣像,更可在禅境大观中体悟佛陀一生的智慧旅程,科技与艺术在此交融,信仰与美学在此共鸣。</p> <p class="ql-block">小穹顶之下,基座化作一朵巨大的莲花宝座,由象征佛陀无量智慧的56座飞天菩提门与寓意吉祥如意的56根云门如意柱共同构筑。莲座托举摩尼宝珠,上下辉映,成就“莲花托珍宝”的神圣意象,令人顿生敬仰。</p> <p class="ql-block">佛顶宫不仅是一座建筑杰作,更是一座艺术殿堂与世界级文化地标。它以极致匠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现东方信仰的深邃与美学的至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禅境大观中央,供奉着一尊释迦牟尼涅槃卧佛。佛像舒展安然,面容慈祥庄严,由著名雕塑家吴显林精心创作,每一处线条皆传递着佛陀进入永恒涅槃的吉祥境界。</p> <p class="ql-block">地面一层的禅境福海,一尊长7.5米的释迦牟尼卧像静卧中央,安详肃穆。平日里,莲花瓣收拢,空间开阔宁静,供人静思礼佛;一旦演出开启,巨大的莲叶自地底缓缓升起,卧佛随之沉降,配合声光电特效,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沉浸式体验,令人恍若置身极乐世界。</p> <p class="ql-block">禅境大观中,一株锻铜菩提树静静矗立,每一片叶子皆由匠人手工敲打出自然纹理,传承千年工艺;而无忧树则运用现代科技呈现,光影变幻,象征新生。一古一今,一静一动,共同诠释着中华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佛陀曾于菩提树下静坐悟道,终成正觉,“菩提”因此成为觉悟与智慧的象征。而头顶的穹顶,则化作形象化的娑罗双树,寓意佛陀涅槃,圆满寂灭。</p> <p class="ql-block">《一苇渡江》高浮雕壁画以米黄大理石为材,采用国家级非遗——曲阳石雕技艺精雕细琢。画面中,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立于芦苇之上,衣袂飘然,神态超然。作品巧妙融合“面见梁武帝”“一苇渡江”“传法慧可”三大典故,勾勒出达摩祖师远渡东土、弘传禅法的传奇人生,刀笔之间,尽显禅意深远。</p> <p class="ql-block">千佛殿以红、黄和暗金色为主色调,空间呈穹窿状,依照华藏世界的五方五佛布局,中心是21.8米高的供奉佛祖顶骨舍利圣塔。万佛廊由地下三、四、五层构成,分别展示中国佛教文化、印度佛教文化、佛陀本生与舍利文化。舍利藏宫位于地下44米处,以暗色调为主,长廊长66米,根据六波罗蜜的供养内涵布局。</p> <p class="ql-block">舍利大塔高21.8米,以锡青铜铸胎锻造,通体鎏金,集铜雕、錾刻、掐丝珐琅、宝石镶嵌等顶级工艺于一体。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王金林领衔,四百余位匠人历时两年精工细作,终成这件可传千年的艺术瑰宝。塔身融合中式斗拱、倒立须弥山、印度覆钵塔与阿育王塔基,风格独树一帜。水晶摩尼宝珠熠熠生辉,掐丝珐琅覆钵华美庄严,四尊玉雕波罗蜜菩萨静立四方,皆为稀世珍品,凝聚信仰与匠心的极致表达。</p> <p class="ql-block">佛顶真骨舍利,乃释迦牟尼佛头顶遗骨,据传为佛陀涅槃火化后所得。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入灭,弟子从灰烬中得头顶骨、四齿、中指骨及诸多真身舍利。南京所藏佛顶骨,是迄今世界唯一发现的佛顶真骨,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2010年6月12日,大报恩寺阿育王塔开启,佛顶真骨千年重现;此后五年供奉于栖霞寺;</p><p class="ql-block">2015年10月27日,舍利移驾牛首山佛顶宫,自此长住圣地,普照众生。</p> <p class="ql-block">佛顶宫观赏台位于地下四层,该层设有“开门见佛”景观台,可观赏到1343尊佛像的壮丽场景‌。佛顶宫整体为深坑建筑,内部共九层(地上三层、地下六层),其中地下四层是核心观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踏足牛首山佛顶宫,刹那间便被一种穿越时空的庄严所包裹。琉璃穹顶映照天光,暗金殿宇深藏禅机,万盏莲灯在佛顶骨舍利前静静燃烧,梵音低回,涤荡心尘。这里没有喧嚣,唯有建筑与文化的交融,信仰与美学的共鸣,在静谧中唤醒灵魂深处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牛首胜景</p> <p class="ql-block">佛顶塔</p> <p class="ql-block">菩提树喜光耐湿,生长适温约25℃,越冬需保持12℃以上,不耐霜寒,却抗污染力强。其名“菩提”源自梵语,意为觉悟、智慧,象征如梦初醒、豁然开朗的彻悟之境。相传释迦牟尼正是在菩提树下静坐七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佛陀之位。今日牛首山菩提树下,依旧延续着这份智慧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上海老年朋友漫步在气势恢宏的佛顶宫,被那金碧辉煌的穹顶、精妙绝伦的佛像与壁画深深震撼,也真切感受到了千年佛教文化的宁静与厚重。从山林间的清新空气到宫殿里的庄严氛围,这段旅程既让我们饱了眼福,也舒缓了身心。</p><p class="ql-block"> 感谢同行们的一路的相伴,愿佛顶宫的祥和之气常伴左右,也愿这次南京之行成为我们心中一段温暖难忘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