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教学相长

微信用户

<h3> 教育科学学院新丰实习小组第十周实习简报<br>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第十周的实习中,各位实习教师在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与班级管理中持续探索,既注重传统教学方法的扎实运用,又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展现出多元化的教学智慧与专业成长。<br> 一、单元复习抓实效,试卷批改促反思<br>  实习教师黄思好本周重点观摩了指导教师的单元复习课,深入学习了“听写默写+即时反馈”的高效复习模式。在听课过程中,她细致记录了教师如何通过明确重点内容、情境化听写、同桌互批、即时订正等环节,有效夯实学生语文基础。这种扎实的复习方法在随后进行的四年级语文素养大赛试卷批改中得到了印证,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但在灵活运用和深度理解方面仍需加强。通过对比分析,她认识到传统教学方法在打基础阶段的重要价值,并计划在继承中创新,构建更有效的复习体系。</h3> <h3> 黄思好听单元复习课</h3> <h3> 二、教学管理双推进,备考劳动两不误<br>  实习教师李颖莹本周统筹推进教学落实与班级管理工作。在教学方面,她认真整理教学资料迎接常规检查,完成第三单元测试卷讲评,并启动期中考试备考工作,通过分层练习和高频考点默写帮助学生强化知识掌握。班级管理方面,她关注学生劳动表现,督促值日生认真完成卫生任务,每日参与课间操并观察学生运动状态,同时协助统计考勤、调解矛盾,全方位参与班级事务管理。通过实践,她认识到试卷讲评的时间把控和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将在后续工作中重点改进。</h3> <h3> 李颖莹上课剪影</h3> <h3> 三、多元听课启思维,学科融合探新路<br>  实习教师廖金朋本周通过多元化的听课活动拓展教育视野。在书记的班会课上,通过学习庞众望的自强事迹,深刻体会到榜样教育的感染力;在美术公开课《中国龙》的观摩中,感受到小组合作制作对学生创造力的激发。同时,他独立讲授数学练习课《找因数》,通过小组竞赛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实践中认识到个别辅导的重要性。这些经历让他体会到不同学科的教学特色,以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价值。</h3> <h3> 廖金朋听美术课</h3> <h3> 四、艺术课堂显智慧,规则创意求平衡<br>  实习教师张浩兴本周在画画课的教学辅助中展现出教育智慧。通过电子屏展示卡通画模板,用“先选3种喜欢的颜色,再动笔”的小规则,既给予学生创作自由,又维护了课堂秩序。面对学生将菠萝涂成粉紫渐变色的创意表现,他给予充分肯定,体会到艺术教育需要“为创意留扇门,而不是砌堵墙”。这种尊重学生独特性的教学态度,展现了学科特质与课堂管理的巧妙结合。</h3> <h3> 张浩兴指导学生画画</h3> <h3> 五、科学实践激兴趣,模型制作促理解<br>  实习教师张健华本周承担了密集的教学任务,负责六年级七个班的科学课教学,完成《观察星座》和《冲出地球》等内容讲授。同时继续担任“小小科学家”授课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太阳系模型组装和月相变化演示模型操作。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学生们展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让他在课堂组织和实验指导方面得到进一步锻炼,深化了对实践教学价值的认识。</h3> <h3> 张健华授课</h3> <h3> 六、实习心语:在耕耘中收获<br> 黄思好:传统教学方法在夯实基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创新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br> 李颖莹:教学与管理相辅相成,既要注重知识传授,也要关注习惯养成。<br> 廖金朋:不同学科的教学各有特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br> 张浩兴:艺术教育的规矩是为创意留扇门,要学会在规则与自由间找到平衡。<br> 张健华:动手实践最能激发学习兴趣,科学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br>  第十周的实习让各位教师在多元教学场景中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扎实的复习课到创意的艺术课,从严谨的科学实践到细致的班级管理,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上展现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专业追求,为教育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