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旦抓住本质,教育就变得很简单</p><p class="ql-block">仙外智和(禾夫教育)赵和春</p><p class="ql-block">稻盛和夫:“抓住本质,复杂问题简单化。”</p><p class="ql-block">看似复杂的现象,其实不过是简单事物的投影而已。</p><p class="ql-block">35年,一直在思考两句关于教育的箴言:</p><p class="ql-block">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内心的火种。——苏格拉底。</p><p class="ql-block">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p><p class="ql-block">真正的教育,核心是促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这便是教育最本质的内核。遗憾的是,当下很多教育场景恰恰背离了这一点:学生被动接受安排、机械应付任务,成长之路苦不堪言;家长和老师则深陷焦虑,在“推着孩子走”的漩涡中疲惫不堪。其实教育的本真,从来不是单向的灌输与控制,而是对孩子的信任、鼓励与引导:信任他骨子里向上向善的本能,信任他具备自我成长、完成使命的潜力;鼓励他独立思考、勇敢判断、大胆尝试,在追逐热爱与梦想的路上不畏惧试错;当他陷入迷茫、选择出现偏差时,以温和的引导帮他校准方向,让他在自主探索中认清未来。</p><p class="ql-block">而从成长的底层逻辑来看,真正的学习必然是“自主学习”——大脑才是学习与发展的核心载体。人的本质发展,归根结底是大脑的成长与完善。因此,从事教育工作,既要锚定“自我教育”的本真,更要深耕脑科学规律,顺着成长的本质做事,才能让复杂的教育问题变得清晰简单。</p><p class="ql-block">基于此,身心健康人才的培养,可凝练为十六字法则,涵盖四个核心维度:</p><p class="ql-block">1.优化土壤: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块土壤,学校是重要延伸场域,需共同打造包容、支持、正向的环境,为成长筑牢根基;</p><p class="ql-block">2.唤醒内驱:每个孩子心中都藏着向上向善的渴望,教育的关键不是“强加”,而是“点燃”,让内在动力成为成长的核心引擎;</p><p class="ql-block">3.顺应大脑:遵循脑科学的发展规律,贴合认知成长的节奏设计教育方式,让学习与成长更高效、更契合天性;</p><p class="ql-block">4.巧用超脑:善用人工智能等现代工具,作为成长的辅助与延伸,赋能自主学习,拓宽认知边界,助力能力全面提升。</p><p class="ql-block">如今再回望,正是稻盛哲学给了我穿透表象的智慧,让我能站在哲学层面审视教育的本质,跳出繁杂的表象抓住核心逻辑。这份开悟,不仅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更让教育实践变得方向明确、从容笃定。</p><p class="ql-block">感恩这份思想的指引,让教育之路走得更清晰、更坚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