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洛阳,居中州之地,尊十三朝古都,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有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定鼎九州。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p><p class="ql-block"> 洛邑古城,宛如一部雄浑壮阔的史诗。它屹立于中原大地,见证了无数朝代的更迭、风云的变幻。巍峨的城墙,承载着千年的荣耀与沧桑;宏大的建筑群落,彰显着华夏文明的厚重与磅礴。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金戈铁马的故事;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历史的威严与豪迈。</p><p class="ql-block"> 洛邑古城,实乃华夏古韵之瑰宝也。青砖黛瓦,错落有致;朱门铜环,古朴厚重。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尽显匠人之巧思;轩榭廊坊,曲径通幽,暗藏雅境之妙趣。新潭之水,碧波潋滟,映着天光云影;文峰之塔,高耸入云,揽尽市井繁华。</p> <p class="ql-block"> 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p><p class="ql-block">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东西长达137米,两侧阙高36.4米,有今天十三层楼高。门有两重观,上题“紫微观”;建有崇楼五座,似五只凤凰,故称“五凤楼”;城楼下开有三个门道,中为御道,左入右出;门前置有象征皇家威仪的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p><p class="ql-block"> 应天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 其建制对北宋汴梁宣德门、元大都崇天门、明清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名称更被日本京都·应天门取用, 被誉为“隋唐第一门” 、“天下第一门” ,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北京故宫午门,仿应天门建造。</p> <p class="ql-block">排练节目</p> <p class="ql-block">明堂</p><p class="ql-block"> 是之前女皇武则天理政、礼佛、生活的重要场所,主要包含了明堂、天堂两座建筑。明堂是唐洛阳紫微城正殿,内部金碧辉煌,是当时世界历史上体量最大的木质建筑;天堂是武则天的御用礼佛堂,是当时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的建筑,整个明堂都是凤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 应天门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1985年全日本文化团体联合会等在应天门遗址建立“日本国遣隋使遣唐使访都之地”纪念碑亭,是国家和皇权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天堂则是武则天的御用礼佛堂。据记载,天堂共九层,内有一尊巨大的弥勒佛。天堂外观看起来只有5层,里面实际有9层,寓意着九五之尊的帝王身份和地位 。根据史料记载,这座天堂的高度有300多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洛邑古城,灯火辉煌,宛如梦回盛唐,古韵悠长。”白天是洛邑古城,晚上是大唐不夜天。</p> <p class="ql-block">这是武则天观赏樱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洛阳丽景门的历史可追溯至金代,始建于1217年,原名丽京门,见证了洛阳的兴衰变迁。2002年原址重建,2009年更名,现被誉为"中原第一门",是洛阳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20251103拍照</p><p class="ql-block">20251110编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