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区春晚优秀展播节目精选

莱阳印象

<p class="ql-block">当晨光洒在舞台的玻璃顶棚上,孩子们整齐划一地舒展双臂,像一群初醒的白鹤缓缓展翅。他们穿着素雅的传统练功服,脚步轻稳,一招一式间透着稚气里的认真。这是少儿太极的表演时刻,陈式刚柔并济的韵味,在他们身上化作一种清新的生命力。台下掌声未起,可那份专注已悄然润湿了空气。国粹不必只属于庙堂,它也能在社区的舞台上,被一双双小手温柔托起。</p> <p class="ql-block">灯光暗下,一束红光打在舞台中央,十二位身着素色长裙的诵读者缓缓站定。她们来自儒林村,名字叫王小红的那位站在前排,声音如火种般点燃了寂静:“烈火中永生,不是灰烬,是信念的重生。”诗句铿锵,穿越岁月,仿佛把人带回那段风雨如磐的时光。背景的红色屏幕映着烟花与灯笼,喜庆之中竟也透出几分庄重。原来,社区春晚不只是欢笑,它也能承载记忆的重量,让历史在今夜重新呼吸。</p> <p class="ql-block">她站在舞台中央,绿裙上的刺绣在灯光下微微泛光,像春水初生时泛起的涟漪。手中的麦克风轻握,文件夹里夹着的,是一首名为《幸福家园》的歌词朗诵稿。她来自西关村,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一条河穿过老街,一座楼映着晚霞,我们在这里长大,也在这里安家。”没有华丽的技巧,只有最朴实的情感流淌。那一刻,舞台不再是舞台,而是我们共同生活的街巷,是晚饭后散步的小河,是孩子奔跑的弄堂口。</p> <p class="ql-block">吕剧的唱腔一响,整个剧场仿佛被拉回了那个炊烟袅袅的年代。周希东站在台上,一身白衫,眼神笃定,唱的是《李二嫂改嫁》里的经典段落:“二嫂她为人真不善,嘴甜心苦两面脸。”那声音里有乡音,有世故,也有对生活的洞察。背景的红幕上,“2026万家灯火幸福家园”几个大字静静悬挂,与台上的悲欢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原来,传统戏曲不只是旧时光的回响,它也在讲述今天的人情冷暖。</p> <p class="ql-block">五位乐手静静伫立,白衣黑结,像一幅工笔画里的文人雅集。笛声先起,清亮如泉;二胡随后,低回似语;大提琴的加入,则让这传统合奏多了一丝现代的深情。他们演奏的是《绿色军衣》,旋律一起,仿佛有无数身影从记忆中走来——是父亲年轻时的背影,是村口送别的锣鼓,是那件洗得发白却始终珍藏的旧军装。音乐无言,却比任何话语都更贴近人心。这一刻,舞台成了时光的渡口,我们都在曲中,回望来路。</p> <p class="ql-block">他穿着绿色外套,红领带打得一丝不苟,手中握着的乐器还未奏响,气势已先声夺人。蒋继凭来自韦家沟村,带来的是一场名为《对话音乐》的吕剧创新表演。他不说不唱,却用乐器与观众“对话”——笛音是提问,胡琴是回应,节奏快慢之间,竟真如两人促膝长谈。台下有人笑了,有人点头,仿佛听懂了那场无声的交流。原来,音乐真的可以是语言,而乡村的舞台,也能上演最先锋的艺术实验。</p> <p class="ql-block">红绸翻飞,如春日里盛开的花海。北小平巾帼红舞蹈队的五位大姐,动作整齐得像一个人的影子。她们手中的绸带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时而如溪流蜿蜒,时而如火焰升腾。背景的红幕上,那句“万家灯火幸福家园”仿佛被舞动的色彩点亮了。台下有人小声说:“这不就是咱们跳广场舞的样子吗?”是啊,她们不是专业演员,却是最真实的生活舞者。她们跳的,是日子,是欢喜,是属于普通人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二人转一开场,全场就笑了。赵彦章和姜云芬站在台上,一个摇着扇子,一个挥着布条,你一言我一语,唱的是《送情郎》。调子俏皮,词儿接地气:“你走南闯北我不拦,可记得腊八那天回家吃饭。”台下有人跟着哼,有人拍手打节拍,连空气都变得甜了几分。这哪是表演?分明是一场邻里间的家常话。传统艺术从未远离,它就藏在这样的笑声里,藏在一对老夫妻相视而笑的眼神中。</p> <p class="ql-block">她一开口,整个剧场都静了。京剧《家住安源》的唱腔高亢婉转,王月霞站在台上,一身戏服斑斓如画,眼神却坚定如铁。她不是专业名角,而是来自吴格庄的一位普通村民。可当她唱出“我本是女儿身,心比男儿烈”时,那份气魄,竟真有几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台下的孩子们睁大了眼睛,或许他们听不懂每一个字,却被那声音里的力量所震撼。原来,国粹的种子,就在这一次次朴素的传唱中,悄然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颁奖时刻到了。灯光温柔地洒在台上,六位获奖者并肩而立,手中捧着鲜红的证书,笑容像冬日里晒透的棉被,暖得踏实。王小红接过“最佳表演奖”,她朗诵的《烈火中永生》还在耳畔回响;郭丽捧着“最佳创作奖”,那首《幸福家园》的词句,正是我们每天走过的街巷。没有明星光环,没有华丽辞令,可这一刻的荣耀,比任何聚光灯下的加冕都更贴近土地。这是属于社区的高光,是平凡人用热爱点亮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大合影,难忘今宵。所有人聚在舞台前,像一家人围坐在年饭桌旁。孩子们踮着脚,老人们笑出了皱纹,演员们还穿着没来得及换下的戏服。背景的横幅写着“莱阳最大婚庆基地”,可此刻这里不只是婚礼的见证地,更是我们共同记忆的诞生地。“2026万家灯火幸福家园全国社区春晚”在掌声中落下帷幕,可我知道,它没走远。它藏在王小红的诗句里,藏在周希东的唱腔中,藏在那条被孩子们奔跑过无数次的小河旁。明年,我们还会回来,带着新的故事,新的歌声,再次点亮这方属于我们的舞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