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斯古城:时光迷宫的千年回响

海天一帆

<p class="ql-block">  在摩洛哥,有座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东方气息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老的皇城</span>,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前来游客一探究竟。这就是位于撒哈拉沙漠边陲的菲斯古城,世界上现存最大规模的典型的中世纪风格的城市之一,世界文化遗产。据说《一千零一夜》中那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就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  车轮碾过摩洛哥北部的黄土路,菲斯古城的轮廓在阳光下渐显。这座从公元9世纪站立至今的老城,像一位沉默的老者,用近万条迷宫般的小巷编织着千年的故事。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它从不是冰冷的博物馆,而是活着的历史。对此,我们充满期待,而当地旅游局派出的导游也早早地等在了那里。</p> <p class="ql-block">  在导游的带领下,穿过著名的布日卢蓝门。刹那,现代世界的喧嚣便被隔绝在外。这座古城的“脸面”用钴蓝色马赛克拼出繁复花纹,阳光斜照时,瓷砖上的几何图案会在地面投下流动的光斑,仿佛是时光在跳舞。“蓝门之内,一步千年”,如今有了切身体会。</p> <p class="ql-block">  踏入菲斯老城的瞬间,导航仪彻底失效。这座被称为“世界最长步行街”的古城,以9400条纵横交错的巷子编织成一张时空之网‌。高耸的赭石色墙壁挤压着天空,仅容三人并行的石板路上来来来,毛驴驮着货物从身边慢悠悠走过,蹄声在石墙上撞出空荡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  在北非,阿拉伯语中“麦地那”泛指“老城区”或“阿拉伯人传统聚居区‌”,菲斯有着阿拉伯世界最典型的麦地那。漫步于此,浓厚的中世纪阿拉伯风情令人惊叹不已。狭窄蜿蜒的青石板街巷,临街高低错落的泥砖房屋。低矮的木门上镶嵌着精美的雕刻,窗棂上的彩色玻璃折射出梦幻般的光影。街道上人流如潮,耳边充斥着商贾们吆喝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如迷宫般曲折的老城,处处透着亲和与人情味。沿路可见当地妇女手持购物篮,在熟人的招呼声中走过,形形色色的匠人在狭小的作坊里劳作或沉思,街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踢皮球嬉戏</span>男孩们向我们敬礼,不经意走进一家理发店,却迎来善意的微笑。仿佛时光在这里驻足,古老的生活气息得以延续。</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每条街道都宛若一条“盲巷”,拐个弯便又是一道不同的风景。但面对无数街巷,我们那能随意而行,而是紧跟向导走进那些贩卖各种手工艺品、充满中世纪阿拉伯风情的巷道。闻着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空气中弥漫的</span>无法形容的怪味和香料的混合味,听着工匠们此起彼伏槌打铜铁的敲击声,身边就是典型的阿拉伯市井氛围。</p> <p class="ql-block">  走街串巷,无处不在的店铺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各种做工极其精巧的手工艺铜器、皮具、银器、灯具…,向我们展示了菲斯人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和阿拉伯传统工艺的精湛水准,富丽堂皇,豪奢大方。</p> <p class="ql-block">  跟随向导“拐了,拐了”的吆喝声,每一次转弯都像翻开一页新的历史:12世纪的铜匠铺里,铜匠用锤子敲打出《一千零一夜》的韵律;转角处,穿着靛蓝长袍的妇人展示着传统的阿拉伯服饰。迷路成了必然,却也因此邂逅了意料之外的风景——比如某个拐角的后面,有着精美的马赛克装饰墙,与布日卢蓝门的色彩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随意拐进一条岔路,或许会撞见半掩的木门后露出的庭院——北非特有的“riad”民居总藏着惊喜:中央喷泉溅起细碎的水珠,爬满三角梅的墙壁将天空切割成菱形,穿着现代的阿拉伯女孩看着探头探脑的我们微笑。这种突如其来的温暖,让人瞬间理解了为何菲斯被称为“阿拉伯民族的精神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若说菲斯的气味,那一定是皮革染缸中发酵的羊皮与石榴皮混合的浓烈气息‌。在查拉因皮革作坊,工人赤脚站在五颜六色的染池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沿用800年前的工艺,</span>用身体揉搓皮革,宛如一幅中世纪壁画‌。我们人手一枝薄荷叶塞入鼻孔,以抵御刺鼻的臭味。“能用手完成的,绝不依赖机器。”曾在浙江留学的管理者如是说,这大概就是菲斯工匠精神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  终于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拉维因清真寺前打个卡。</span>始建于公元859年的这个清真寺是摩洛哥最古老、最重要的清真寺。它同时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还早,比英国牛津大学更早了390年,为伊斯兰世界输送培养了大量人才。其所属图书馆早在中世纪即已负盛名,被誉为"阿拉伯宗教和学术之都"。</p> <p class="ql-block">  菲斯是阿拉伯文明在非洲的“精神首都”‌。卡拉维因清真寺的宣礼塔尖刺破天际,而寺旁的小巷中陈列着色彩斑斓的现代画作。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座8世纪建成的古城至今保持着“活态博物馆”的特质:卖铜壶的小贩与用iPad记账的年轻人擦肩而过,驴车与游客的自拍杆共存于同一画面‌。</p> <p class="ql-block">  走出古城,已近黄昏。登临后山,夕阳将老城的屋顶镀成金色。俯瞰这片“凝固的迷宫”,突然理解了菲斯为何被称为“摩洛哥的心脏”——它不仅是地理中心,更是文化基因的源头‌,是阿拉伯征服者、柏柏尔工匠、犹太商贩共同书写的史诗‌。</p> <p class="ql-block">  离开菲斯时,充满了对这座古城的记忆。菲斯像一面棱镜,折射出伊斯兰文明的辉煌、手工传统的坚守,以及现代与古老的微妙平衡‌。或许正如向导所言:“菲斯的魅力,就在于你永远无法真正读懂它。”但正是这种永恒的未知,让人甘愿迷失在它的巷陌间,成为千年故事中的一个逗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