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夫读书366 1924年的北京政变

沙夫

<p class="ql-block">  1923年6月,以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围困黎元洪总统的住宅,用断水停电等手段,把黎元洪逼下台。但因国会议员纷纷离京,选举无法进行,就规定出席选举的议员每人赠送5000元支票。10月5日,参加贿选的国会议员590人,曹锟以480票贿选为总统。10月10日,曹锟在北京就职总统。(团结出版社孙继业著《伟人孙中山》第348页,第349页)</p><p class="ql-block"> 1924年9月4日,奉系军阀张作霖起兵向关内进发,讨伐以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引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至10月6日,以吴佩孚为首的直军已开始出现颓势。</p><p class="ql-block"> 9月12日,吴佩孚亲赴山海关督战,企图扭转局势。正在这时,本属于直系的冯玉祥与段祺瑞达成了推倒曹锟、吴佩孚的协议,约定将来由孙中山主政,段祺瑞主军。冯玉祥也与张作霖达成了协议。张作霖同意推翻曹锟、吴佩孚之后,奉军不入关,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p><p class="ql-block"> 冯玉祥原非曹、吴嫡系,受到曹锟、吴佩孚的排挤,思想倾向革命。于10月19日秘密宣布班师回京,推翻曹、吴。(团结出版社孙继业著《伟人孙中山》第372页)</p> <p class="ql-block">  10月21日,冯玉祥部里应外合,迅速包围了总统府,缴了曹锟卫队的枪械,将曹锟软禁于中南海内的延庆楼,并将废帝溥仪驱逐出宫。</p><p class="ql-block"> 10月25日,冯玉祥决定把部队改编为中华民国国民军。</p><p class="ql-block"> 10月28日,冯玉祥等29名将领联名邀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共商国是。</p><p class="ql-block"> 10月26日,吴佩孚回师天津准备向北京进攻。至11月2日,吴佩孚在东西两面夹击的形势下,被迫于11月3日率残部南逃,贿选总统曹锟被迫辞职,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p><p class="ql-block"> 当吴佩孚的直军溃败之时,张作霖不顾奉军不入关的诺言,采取联段祺瑞、制冯玉祥的策略。11月1日、4日,冯玉祥等两次电请孙中山,敦促早日北上。8日,孙中山正式电告冯,准备于13日由粤起行。(团结出版社孙继业著《伟人孙中山》第373页,第374页)</p><p class="ql-block"> 段祺瑞得知冯玉祥敦促孙中山北上的消息后,便电促冯玉祥、张作霖到天津开会,共商收拾时局的办法。11月10日,冯、段、张在天津举行会议。会上,张作霖提出,在新政府产生之前,暂组临时执政政府,执政政府不设国务总理,由临时执政召集国务会议,并推段祺瑞为临时执政。冯玉祥受到段、张的压力,于是采取妥协的态度,同意了张作霖的建议,于15日推段祺瑞为临时执政。</p><p class="ql-block"> 11月24日,段祺瑞在北京宣誓就职。临时执政实际上是总统兼内阁总理,大权集于一身。冯玉祥被排挤出京。(团结出版社孙继业著《伟人孙中山》第374页,第375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