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床畔的温柔与成长

安然🍀

<p class="ql-block">周六傍晚,看着泽哥桌上仅有的一张卷子,我压着心头的火——本该完成的初中作业只写了这些,剩下的时间,是他坦然承认的“七个小时手机”。担心他眼睛受不住,更气他把“劳逸结合”过成了“只逸不劳”,晚上他点灯补作业时,笔尖的沙沙声倒让我先沉了心。等他放下笔,我们并排躺在床上。没等我开口,他却先伸出手,轻轻帮我揉着后背:“妈,前几天你照顾姥姥肯定累坏了。”掌心的温度透过睡衣传过来,瞬间焐软了我所有的情绪。我们就那样躺着聊天,没有提作业,也没说手机。从他口中,我听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他会聊历史<span style="font-size:18px;">课里的朝代更迭,</span>会说政治课上的思考,也会坦诚地讲“文言文有点枯燥,总读不懂”。最让我心头一暖的是,他认真地说“现在的孩子只要价值观正确,就不会误入歧途。说以后他会好好孝顺我和爸爸,还有家里的老人。”黑暗里,他的声音格外清晰,原来这个爱玩手机的少年,心里早有了自己的标尺。聊着聊着,他才小声吐露初二的焦虑:“课程一下子多了好多,有时候看着课本,会突然慌神。”我轻轻拍着他的手,跟他聊现在的社会节奏,说我们这代人的感慨,也心疼他要扛的压力。他没打断,只是静静听着,末了却忽然笑出声,带着少年特有的轻快:“妈妈,其实我今天挺快乐的,因为玩了七个多小时手机。”那一刻,所有的担心都烟消云散。我想起他的童年,没有补习班的束缚,玩的时间总比学习多,却一直保持着好成绩;想起他羡慕我们小时候的无忧无虑,却也能在理解压力后,直白地说出自己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这晚没有批评,没有说教,只有床畔的轻声细语和一双揉背的手。泽哥的体贴、通透,还有最后那声毫无掩饰的笑,成了这个周六最珍贵的印记。原来成长从不是单向的叮嘱,而是在某个深夜的床边,你突然发现,那个曾追着你要糖的孩子,已经悄悄长成了会心疼你、能和你平等对话的小大人,还能用他的温柔与快乐,轻轻抚平你的疲惫。</p><p class="ql-block"> 这份记忆,我想好好留着,留着深夜床畔的暖意,留着他的话语,也留着属于我们母子间,独一无二的温柔瞬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