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夜宿湖南怀化,第二天到通道县继续我们的研学之旅。七弯八拐到恭城书院。书院坐落在一个独立的山丘上,清净而雅致。书院建于北宋,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侗族古书院。</b></p> <p class="ql-block"><b> 由山坡拾级而上,爬过数十级石阶,迎面便是一张月洞门,门楣上的书院题名出自前清一个隐居的举人之手。整个书院是用一人多高的青砖院墙圈起来的。虽然有些破败,但古藤漫布,青苔陈迹,衬出一个古典的飞檐卷舒、阁楼层叠的书院。走进静谧的书院,仿佛仍能听到娃们之乎者也的朗朗读书声。</b></p> <p class="ql-block"><b> 无论通道县还是这恭城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默默无闻的小地方。不料却被一次载入史册的会议而名垂青史。这就是我党我军在关键时刻召开的“通道转兵”。</b></p> <p class="ql-block"><b>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被迫放弃中央苏区,进行远距离战略转移——长征。</b></p><p class="ql-block"><b> 经过湘江血战,虽然突破了四道封锁线,但伤亡损失惨重。面对何去何从,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于1934年12月12日在恭城书院召开会议。史称“通道转兵”。</b></p> <p class="ql-block"><b> 被取消职务的毛泽东参加了会议,强烈建议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最终建议被采纳。会后马上以军委名义向各军团发出西入贵州的“十万火急”进军电令。</b></p><p class="ql-block"><b> 12月13日红军的左右翼前锋部队开始进入贵州。随着黎平会议,遵义会议的相继召开,为实现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创造了前提条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