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西禅寺

陆廷荣

<p class="ql-block">  每次旅游,都能看到寺庙,大多千篇一律,司空见惯,进去看一看、拜一拜,并不会留下太多的印象。而这次在福州西禅寺游览,给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因为这座寺庙既是举行宗教仪式和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建筑、雕塑艺术和果木园、园林景观的总汇。</p> <p class="ql-block">  深秋时节,我们十二位老年旅友来到号称“福建五大禅林之一”的“西禅古寺”,传说这里是“飞凤落阳,第一福地”。下了车隔路相望,它就在无数棵壮如巨伞的大榕树拱卫之下巍然耸峙。斑斓秋色里,寺门前游人不多,一片宁静,一派安详。'</p> <p class="ql-block">  步入寺门,眼前青松郁郁,古荔葱葱,巨榕森森,高低错落下掩映着一池碧水——“放生池”。走上拱桥,细赏池中伫立的观音菩萨注视众生的雕像;再看池中信众放生的彩鲤锦鱼长得肥硕活泼;一群群小乌龟安安静静趴在池边晒太阳……。目视湖光塔影,足踏九曲龙桥,耳闻悠扬钟鼓,镇静了游人纷乱的心情,沉淀了飞旋的思绪,安抚了驿动的情怀。这座千年古刹,历经了多少世事变迁,时至今日,虽然以崭新的容颜矗立人间,但是人们并没有忘记它久远周折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 西禅寺始建于南朝。唐咸通八年定名“清禅寺”,住持僧人多达三千。宋景祐五年,敕号“怡山长庆禅寺”。由于福州东南北都有禅寺,此寺居于西郊,故称“西禅寺”,至今已历经1145年的演绎了。</p> <p class="ql-block">  西禅寺殿宇巍峨,金碧辉煌。碧水、玉栏,假山,古荔,丽塔,宝殿,目之所及,处处令人流连不舍。这里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古老的文化精髓。</p> <p class="ql-block">  踏入壮丽的大雄宝殿,佛像威严庄重,金光闪烁,令人生起崇敬之情。而在旁边玉佛楼内,两尊精美的玉雕佛像令人叹为观止。一尊是释迦牟尼正面坐像,高2.3米,庄严肃穆地坐在楼下;楼上另一尊是释迦牟尼卧佛像,长达4米,堪称全国最大的玉雕佛像。</p> <p class="ql-block">  “观音阁”外观与其他佛殿不同,色调淡雅,素朴灵秀,雕琢工细考究。正中供奉着30米高的千手千眼铜铸观音像,只见她慈眉善目,每只手上都拿着一件不同的宝器。站在其下,谁也数不尽那些舞动的手臂,谁也说不清那些灵怪精致的宝物,一时间眼花缭乱起来。</p> <p class="ql-block">  穿过美丽的花庭甬道,我们来到了新建的报恩塔前。这座八角形的楼阁式宝塔高耸67米,共有15层,建造始于1986年,是由新加坡双林寺住持谈禅法师为报答祖师的恩德,募集资金修建的。每一层的塔壁都镶嵌着惠安石匠精心雕刻的佛像和佛教经典故事,其间点缀着飞禽走兽、花草虫鱼等装饰,形象生动,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有一株宋代古荔矗立在路旁。望着它那已经干枯了大半边的身躯上枝叶繁茂,真的感叹不已。堪称“千古神木”的它,生在宋朝,阅尽人间风雨变迁,每年仍然硕果累累,说它是“人间的仙迹”、“中华历史的见证”,毫不为过。不远处有座“明远阁”,就是历代名家啖荔吟唱的所在,如今每逢荔甘时节,就会有文化名流前来相聚,品尝佳果,吟诗题字,举办“西禅寺荔枝诗会”,这道独特的文化风景,驰名远近。</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的池塘有座小岛,岛上有棵大榕树,盘根错节、须发飘垂、枝繁叶密、冠如华盖,独树成林。她既有主干,也有数根须根演化的小树干,紧咬大地,共同撑起一片绿色天空,几乎把整座小岛、还有泱泱池水都荫覆于碧叶之下。我从来没见过这样奇绝的古榕。站在树下,在它的荫凉中感受长长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  西禅寺,暮鼓晨钟,木鱼笃笃,经声悠扬;一幢幢精美绝伦的庙宇,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像,既是佛之载体,也是水准颇高、神形毕肖的建筑与雕塑艺术作品。从园林景观角度来看,也是情韵悠然、入诗上画。我不信神灵,但我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安静祥和。游览中,我被西禅寺庙宇的壮丽雄伟、佛像的细腻生动、林木的青翠碧绿、环境的清幽雅静深深地吸引和陶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