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回忆

山中古木

<p class="ql-block">每一栋老房子拆除,都是消失了一份记忆。最近单位一些老房子拆掉了,年轻的孩子路过时会边走边看热闹,而老同志们往往会驻足哀伤感慨一番。是的,相对于年轻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明天会有更好的想法,年纪大的人却感到失去一份很珍贵的东西。不是为那些陈旧的砖瓦,而是承载其中的更为宝贵的经历,这个承载物的消失,记忆也就没有了。这就是保护历史文物和设立纪念馆的价值所在。</p><p class="ql-block">记得在青岛游玩时,八大关都是青岛殖民地时期的老房子,很多是外国人修建的,风格多样,很是漂亮别致。我很开心地赞叹保护得很好,陪伴的同学却说:你只是游玩,不住在里面。如果你住在里面,你就不这么说了。这些老房子是当年的建筑水平建造的,阴暗潮湿,根本不适合居住,和现在楼房的舒适没法比。哦!保留它们,就是为了参观游览,居住是不行的。的确如此,这些老房子的价值就是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每个人对这些老房子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同学中分歧也很大,尽管大家都在那里度过了四年大学时光。有的高兴地说:早就该拆掉盖新的了,那么破旧的老房子,结构也不合理,室内又小,还没有卫生间,木质的门窗都变形了,……。有的则哀伤不已,说:可以维护一下,适度改造吗?其实,它们那个时代的风格,还是很漂亮的。都拆掉盖千篇一色的现代化大楼有何意思?一个大学还是要保留点历史建筑的。有的说:啥历史建筑,又没出什么有名的人,就是一片旧房子,占地方,没有人愿意住在那里,拆了盖新的挺好。</p><p class="ql-block">两年后,在拆掉的地方建了两栋新大楼,宽敞明亮,学生们欢欣鼓舞住在里面,浑然不觉曾经有一片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楼群就在它们的脚下。</p><p class="ql-block">能留下来的一切,都是宿命,包括纸上的文字。最近一个大家都不太看好的人升迁为一个单位的主官,大家感慨一番。因为一个单位的主官是要记入历史的,历任领导中要留下名字的,其他人就是个数字,没有任何痕迹。年轻的时候,看历史分析这些书上的人物,后来发现他们都是历史记载上去的,成王败寇而已。那些没记载的,不见得比他们差,有的甚至在逆淘汰中消失了。看看单位史馆里,也有很多人品才干很一般的人展览在里面,他们的业绩没啥实际意义,却让多少才干人品都很优秀的,却淹没在历史岁月里。</p><p class="ql-block">人生自悟,需要天赋。没有天赋,点拨启蒙都没有意义。房子拆掉了,就拆掉了,说明缘分已尽。感伤的,开心的,都没有错误,这是每个人的天性,统一认识是不存在的,各安宿命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