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是把钱借出去,等别人主动还;</p><p class="ql-block">二是闷头做事,等老板主动提拔;</p><p class="ql-block">三是使劲对别人好,坐等对方感恩。</p><p class="ql-block">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作家刘震云的小说,出现过三种吃力不讨好的人:</p><p class="ql-block">第一种人,热心地把积蓄捧出去借给别人,然后却等来了朋友的决裂;</p><p class="ql-block">第二种人,闷头苦干等待被看到的一天,却因不会说话错失晋升;</p><p class="ql-block">第三种人,拼命对别人好,希望对方心怀感恩,却被视作理所应当。</p><p class="ql-block">我们很多人,都曾在这三件事上犯过糊涂,总以为真心能换真心,付出必有回报。待到经历多了才明白,世间事,往往不随人愿。究其根源,不是事情本身错了,而是我们对人性的期待太过天真。</p><p class="ql-block">1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古人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们常常用自己的善良去衡量别人,以为我对他好,他自然也会对我好。可现实往往是,你付出的越多,期待的越多,最后失落也就越大。人性中既有光辉的一面,也有幽暗的一面。我们不能只期待光辉而拒绝接受幽暗。许多时候,不是别人错了,而是我们的期待出了错。</p><p class="ql-block">《增广贤文》有云:“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不要轻易去考验人性,因为人心难测。借钱给人,就要有对方不还的心理准备;对别人好,应是发自内心,不求回报的付出。你若抱着投资的心态去行事,指望着对方回报你,这便是在与人性较劲,受伤的往往是自己。理解并接受了人性的复杂,才能更平和、更长久地保持自己的善良。</p><p class="ql-block">2 你越是试探,越是失望。古语云:“水不试不知深浅,人不交不知好坏。”但反复试探人性,得到的往往是失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相安无事时,千好万好,但当你开始刻意测试一段关系时,结果多半会让你伤心。我们总期望别人能通过我们的考验,达到我们的标准,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这种试探,本质上是一种强求,强求外界满足我们的安全感。</p><p class="ql-block">心理学上有一个预期效应:希望越大,失望越深。当你带着目的去测试,结果多半会朝着失望的方向走。人性经不起反复拆解和考验,越刻意试探,越容易暴露彼此的脆弱与不足。好的关系从不是靠“过关” 维系,而是靠彼此的信任与体谅慢慢滋养。反复试探只会消耗情分,让原本亲近的人渐渐疏远。少些无谓的考验,多些真诚的接纳,关系才能在安稳中长久。</p><p class="ql-block">3 做人最高级的智慧:不与人性较真</p><p class="ql-block">1.降低期待:“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人生实该如此,对外界保持淡然,对自己保持热情。对别人期待过高,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把对别人的期望值调低,惊喜反而会变多。当你不再把快乐的钥匙交到别人手上时,你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你对他人无所求,你的付出才是纯粹而自由的,这时,任何一点来自外界的回馈,都会变成额外的奖赏,让你感到满足。</p><p class="ql-block">2.学会接纳:“知常曰明。”认识并接纳世事无常的规律,才是真正的明白人。人性的弱点和世界的规则,就是一种“常”。接纳它,就是接纳真实的世界。我们要接纳事情的发展不一定符合预期。你所给予的,未必是你所回报的,但这并不妨碍你继续选择善良。不再为“他为什么不这样”“事情为什么不那样”而耿耿于怀。你把用来较劲的精力,收回来看清现实,然后做出出于本心的选择和行动。接纳人性的不完美,你才能与这个世界和平共处。</p><p class="ql-block">3.强大自己:“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一个人只有自身立得住,才有能力去影响他人,承担责任。当你强大时,你对别人的好,是一种从容的给予。此时,你根本不指望弱者的感恩,心态自然平和。强大自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你的世界大了,琐碎的烦恼就小了。你不困于琐碎时,更多的精力就被用于拓展疆域,丰富生命。格局得到了提升,过去那些让你纠结的人与事,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人性中的善良与恶,就像天平的两端,永远在寻找平衡。”人心禁不起不试探,不较真,就是给余生最好的礼物。收起那些不切实际的等待,把精力用来经营自己的生活。养好身体,存点老本,培养爱好,珍惜真心待你的人。当你不再向外索取认可与回报,转而向内构筑安宁与富足,生命真正的喜悦便会不请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