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家宅理让心间

萍萍

<p class="ql-block">昵称:萍萍</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2129457</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生活矛盾群众评理委员会的圈讨论区,看到有位老师发起“家是讲感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对于这个话题,我感触很深。就拿我们小区20号楼老张家发生的事来说,张叔和他老伴前些天因为买菜价格贵与便宜发了生了争吵。张叔觉得老伴买的菜总比菜市场贵一点,总说她不会过日子,喜欢大手大脚的,老伴觉得自己挑的菜很新鲜,也没打农药可以放心的吃,老俩口你一言我一句的,好几天都没有和老伴说话。俩老如果要是真的讲道理,张叔能算出一堆的省钱账,老伴也能说出自已的健康养生理,可他们都很固执,脾气暴偏不服软,越吵越伤和气。男人嘛在家虽是家里的顶梁柱,可得多哄哄妻子,家庭才能和睦相处。最后,张叔先低了头,跑到超市买了老伴爱吃的冰糖雪梨回家,说“我俩退休金少就想省点着用,没别的意思”,老伴一听,气也消了,笑着说“我知道你会过日子,下次我多逛逛比比价格”,俩人就这样和好了。还有20号楼的李姐,跟女儿因为玩手机吵得脸红脖子粗,李姐觉得女儿天天玩手机耽误学习,女儿觉得自己学习累了放松一下怎么了,非要争个对错。后来李姐叹了口气说“我就是怕你成绩掉下来”,女儿也软了语气:“妈,我知道您为我好,我以后控制时间”,母女俩当场就和好了。家,哪能事事都算得那么清清楚楚,过日子讲的就是感情,要是光知道讲理,那日子可就没发过了。</p> <p class="ql-block">  再说说我们小区20号楼其他人家的事儿,真是家家都有类似的情况。就说王阿姨家,儿子和儿媳因为谁接送孩子上下学闹了点小摩擦。儿子觉得自己在单位上班,经常加班,没时间接送孩子,儿媳妇也觉得自己工作忙,不能总让她一个人去接送。要是非要讲理,儿子能说“我加班是为了多挣点钱养家糊口”,儿媳妇也可以说“我上班也很累,不是闲人”,可真要这么争下去,小两口的关系就越闹越僵。后来儿子主动说:“行了,以后我尽量早点下班,我们俩轮流接送孩子,你也别太累着了”,儿媳妇一听,态度也缓和了些:“其实我也不是非要你去接送,就是想你作为一个父亲,让你多关心关心孩子,多替我分担点事”,俩人立马就和好了。还有20号楼的刘大爷,跟孙子因为看电视闹了矛盾。刘大爷想看戏曲频道,孙子想看体育比赛,俩人互不相让,差点吵起来。要是较真讲起理来,刘大爷可以说“我是长辈,你得让着我”,孙子也能说“现在年轻人都看这个,戏曲没意思”,可真这么吵,爷孙俩就不亲热了。后来刘大爷笑着说:“行,今天听你的,下次你得陪我看戏曲”,孙子也赶紧说“好嘞爷爷,没问题”,爷孙俩乐呵呵地一起看起了比赛。你看,一家人过日子,哪有那么多绝对的对与错?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多体谅对方的难处,感情自然就越来越深。还有20号楼的赵哥家,夫妻俩人因为做家务的事儿有分歧。赵哥觉得自己上班累,回家就想歇着,媳妇觉得自己又上班又做家务,更辛苦,俩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吵了起来。后来赵哥先退了一步:“我知道你也累,以后我争取早点下班回来多干点活”,媳妇一听,气也消了:“其实我也不是非要你怎样,就是想让你多心疼我点”,俩人立马也和好了。组成一个家庭不容易,哪能事事都按道理来?感情才是维系家庭的纽带,要是光讲理,那家里的温馨劲儿就没了。</p> <p class="ql-block">  家从来都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充满爱的港湾。就像那老话说的,“清官难断家务事”,家里的事儿哪能事事都用道理来衡量?夫妻之间,拌嘴了别忙着争对错,多想想对方的好,父母子女之间,有分歧了别忙着辩输赢,多理解对方的心意,爷孙之间,闹矛盾了别忙着论是非,多包容对方的习惯。我们老百姓过日子,图的就是个家和万事兴。我们小区20号楼那些过得和和美美 的家庭,哪个是靠天天讲理过好的?还不都是你让着我,我疼着你,用感情把一家人紧紧拴在一起。就像20号楼的张婶家,虽然偶尔也会有小摩擦,但从来不会真的计较。张婶知道老伴爱吃饺子,每周都会包一次,老伴知道张婶喜欢跳广场舞,每天都会陪她去公园,儿子儿媳隔三差五就带些好吃的回家,陪他们聊天,小孙子也会时不时给他们讲学校里的趣事,逗他们开心。这样的日子,虽然平淡,却充满了温暖。过日子就得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少点较真,多点包容,家才能暖,日子才能过得红红火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