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21日下午,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途中经过达坂城景区。</p> <p class="ql-block">达坂城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辖区,位于乌鲁木齐东南部天山北麓,总面积4759平方公里,既是南北疆交通要冲,又是著名歌曲《达坂城的姑娘》发源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独特的风能优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p><p class="ql-block">达坂城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核心区距乌鲁木齐市区90公里,西接乌鲁木齐县,东南邻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北连米东区及昌吉州阜康市。全区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年均气温7.1℃,年降水量74.3毫米,拥有柴窝堡湖、白杨河等水系,是乌鲁木齐重要生态涵养区。</p> <p class="ql-block">新疆达坂城景区通常指的是达坂城白水涧古镇景区,它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下是关于该景区的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坐落于312国道旁,距乌鲁木齐市区约90公里。</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历史文化:曾是唐朝为军事需要驻守而建的古城,是古丝绸之路新疆段的重要驿站重镇。张骞、岑参、纪晓岚、林则徐、左宗棠等众多历史名人曾在此停留。</p> <p class="ql-block">达坂城(现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唐代设白水镇,清代筑嘉德城,2002年正式定名达坂城区,是古丝绸之路军事要塞和现代文化旅游地。</p> <p class="ql-block">“达坂”源自维吾尔语,意为“山的脊梁”或“隘口”,指其位于天山北麓的险要山口位置。</p> <p class="ql-block">- 景区景点:有王洛宾艺术馆、白水古城遗址、湿地公园、校军场、唐代古城楼、丝路商户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特色活动:景区融入了歌舞表演、场景模拟、互动体验等主题娱乐环节,还打造了星空露营、烧烤广场等夜间经济项目。此外,还会举办汉唐文化嘉年华等活动。</p> <p class="ql-block">达坂城历史可概括为以下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期与唐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遗存墓葬、岩画等文物,具塞人和车师人特征。</p><p class="ql-block">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属高昌管辖;长安二年(702年)设北庭都护府;上元元年(760年)置西海县于今柴窝堡、盐湖一带。</p> <p class="ql-block">清代至民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筑嘉德城,驻军屯田,迁陕甘移民定居,以回族为主。</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设镇;1950年改迪化县第七区,1995年恢复镇建制。</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军事战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代为白水镇军事要塞;清代阿古柏侵略时,1877年清军奇袭达坂城,歼灭守敌,打开南疆门户。</p> <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与现状</p><p class="ql-block">因王洛宾民歌《达坂城的姑娘》闻名,白水涧古镇遗址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2024年白水涧古镇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融合丝路文化、民俗与现代体验。</p> <p class="ql-block">关于达坂城的千古绝句,最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描写,生动刻画了达坂城狂风肆虐的自然风貌。此外,李白《关山月》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和王维《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边塞名句,也常被后世引用以映衬达坂城的苍茫意境。</p> <p class="ql-block">达坂城李怀恩将军是唐朝武则天时期驻守白水镇(今达坂城)的昭武校尉,以清正廉明、治理有方著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李怀恩受武则天委派,于公元697年驻守西域重镇白水镇(今达坂城),负责边防与地方治理。白水镇地处天山北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战略地位显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治理成就</p><p class="ql-block">李怀恩在任期间,推行清正廉明的政策,使当地社会安定、百姓富足。其治理成效被朝廷认可,最终被封为昭武校尉,成为唐代边疆治理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古炮台</p> <p class="ql-block">观达坂城白水涧古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白水通途接远荒,层城千载枕天苍。</p><p class="ql-block">风梳古驿留唐韵,雪映危坂忆汉章。</p><p class="ql-block">丝路驼痕凝岁月,长歌一曲醉斜阳。</p><p class="ql-block">当年戍火今何在,化作晴川万缕光。</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达坂城姑娘的“漂亮”源于王洛宾1938年创作的歌曲《达坂城的姑娘》的艺术塑造与文化象征,而非现实中的普遍特征,该曲通过“辫子长、眼睛真漂亮”等歌词将维吾尔族女性形象浪漫化,并因民族混血特征、历史融合背景及文化传播效应而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达坂城的姑娘》由王洛宾改编自维吾尔族民歌,歌词以“辫子长、眼睛真漂亮”等意象构建了艺术化的女性形象,使达坂城从边陲小镇成为文化符号。歌曲传播中,达坂城姑娘被赋予“美丽、热情、能歌善舞”的标签,成为新疆多元文化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民族特征与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混血遗传优势:新疆地处亚欧十字路口,维吾尔族融合汉、突厥、蒙古、波斯等多民族血统,形成深邃五官、高鼻梁等特征,符合大众审美。</p><p class="ql-block">文化融合内涵:歌词中“领着妹妹赶马车”等元素反映古代契丹等民族的婚姻习俗,体现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p> <p class="ql-block">现实与艺术的差异</p><p class="ql-block">歌曲形象源于艺术加工,现实中达坂城姑娘与常人无异,且当地大风环境塑造了坚韧独立的性格。现代传播存在“标签化”问题,如将异域外貌与“必会歌舞”关联,需理性看待。</p> <p class="ql-block">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呀。</p><p class="ql-block">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p><p class="ql-block">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p><p class="ql-block">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p> <p class="ql-block">达坂城附近的风电场是亚洲最大的风电场</p> <p class="ql-block">达坂城风大的核心原因是其独特地形导致的狭管效应,即天山山脉之间的狭窄谷地使气流加速,同时叠加冬季风强劲和地表摩擦力小的因素。</p><p class="ql-block">狭管效应的主导作用</p><p class="ql-block">达坂城位于中天山和东天山之间的谷地,长约80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狭窄通道。当气流(尤其是冬季风)通过时,两侧高山迫使空气压缩加速,形成类似“峡谷效应”的现象,导致风速显著提升。这一地形使达坂城年均风速达6.4米/秒,最大风速可达41米/秒,每年6级以上大风日数超过214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