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如上面截屏所示,我的文章《我成功种活了打破碗花花》发表后,截止到今天12:12,各项数据都创出了新纪录。其中,阅读量平时只有几百最多一篇4万,本篇谈论花草的文章一下子暴涨到了29万接近30万,而且还在以每天一万的速度继续增加。相应的,读者留言甚至“留图”也热闹非凡,达到了952条。因为留言区人气旺盛,平台给留言区也插播了广告,增加我的流量收入。</p> <p class="ql-block"> 留言及留图的网友大部分是四川的,以及四川周边的云南、贵州、湖北,还有可以笼统算作四川的重庆。这些网友都发过来上图那样随手拍的漂亮打破碗花花照片,说他们那里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并且,几乎所有的川滇黔鄂朋友都说,这是野棉花,不是打碗碗花,打碗碗花是喇叭花,别的地方人们叫牵牛花的那种。</p> <p class="ql-block"> 上面是成都一个网友发来的,留言说:“我手机里也有,以前在老家(达州)随处可见,来了成都后,偶然在一个街边小花园见到,高兴坏了,我们都叫野棉花。” </p><p class="ql-block"> 照片里的打破碗花花很典型,与我在自家院子里种的一模一样,但是看起来成都街头的这棵不是人工种植的,而是跟周围杂草一起野生的。</p> <p class="ql-block"> 让我觉得有点神奇的是,有网友竟然在荷兰拍到了打破碗花花,并留言:“这个是野棉花!小时候我最喜欢的野花之一!在荷兰这个花长得比较高、还有白色的花!红色的花、还有重瓣的!这个花是冬天开、适合冷一点的地方种!我在一个荷兰人的花园拍的!” </p><p class="ql-block"> 看来这个朋友很激动,每句话都用一个感叹号,第一句话就宣称这是野棉花,说明ta老家是四川的。</p> <p class="ql-block"> 一位贵阳的热心网友留言介绍了这种花在贵州的生存状况,尤其难得的是还介绍了贵阳当地人对这花的叫法是“粉蝶花”或“秋牡丹”。他说:“这花在北方可能是不多见,但在我们贵州这里可不是啥稀罕物。我在贵阳,贵阳这里的城市森林覆盖率超过54%,被誉为林城,所以植被相当丰富,只要过了四月以后,随便在路边都可以看到这种花开放,这花喜欢湿,本地人叫它“粉蝶花”或“秋牡丹”,其多数是粉紫色的,据说治跌打损伤的功效。”</p> <p class="ql-block"> 另一位估计也是南方的网友,把他上学时跟生物老师跑野外采集花草标本画的专业素描发到留言处,并附上了一首记叙此事的诗,可谓图文并茂:</p><p class="ql-block"> 生物老师牛安敏</p><p class="ql-block"> 经常跟她制标本</p><p class="ql-block"> 香花毒草要区分</p><p class="ql-block"> 药性师嘱要记准</p><p class="ql-block"> 打碗花开似喇叭</p><p class="ql-block"> 尤似童面花红粉</p><p class="ql-block"> 还有旁边猫耳朵</p><p class="ql-block"> 两种草茎都流汁</p><p class="ql-block"> 来此群中多爱草</p><p class="ql-block"> 愿将所描展世人 </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位山西的网友,同样诗情画意,写了一首以“野棉花”为题的诗,吟诵这美丽的花卉:</p><p class="ql-block"> 野棉花</p><p class="ql-block">文/红尘一笑(祁县)</p><p class="ql-block">不炫耀,不浮夸</p><p class="ql-block">本本分分,踏踏实实</p><p class="ql-block">努力绽放着每一朵花</p><p class="ql-block">晴天,你就甜到心头的那一抹微笑!</p><p class="ql-block">雨水,你就眉头一皱就闭合着额头</p><p class="ql-block">也许你早已忘记,</p><p class="ql-block">你有一个好听的名字</p><p class="ql-block">生怕被人惦记着,</p><p class="ql-block">秋牡丹,银莲花</p> <p class="ql-block"> 特别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是一位当年在四川服役的军人回忆自己的亲身见闻:</p><p class="ql-block"> “1970年底我到四川当兵的第一年,随部队野营拉练到郫县红光公社,晚上听公社社长给我们作报告。他给我们讲了当年毛主席到他们公社参观,见到这种花问叫什么花,他说是打破碗花花,主席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他说当地的风俗就是老人不让小孩碰这花,碰了就要把碗打破,这是我们亲耳听到的,就是叫打破碗花花没错,我们驻地附近老乡家的田间地头到处是这花!”</p><p class="ql-block"> 这位老兵的亲身经历,见证了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小学课本上毛主席视察四川农村赞扬老农巧用打破碗花花杀灭虫卵的故事。尤其重要的是,这个故事以通俗的方式给这种漂亮野花的正式学名叫“打破碗花花”提供了官方佐证。</p> <p class="ql-block"> (四川网友拍的,说是老屋一年没人住,墙根底下石头缝里长出来的) </p><p class="ql-block"> 不过,热热闹闹留言留图的网友尤其是四川网友,都会先说这是野棉花,还有相当多的网友接着说“打破碗碗花”是爬藤蔓、开喇叭花的那种牵牛花。对此,我在他们的留言后面答复说:</p><p class="ql-block"> “ 就是这个,专业标示为打破碗花花,许多四川网友说他们口头上叫野棉花。另有一些地方网友说作者错了,打破碗碗花(注意这些网友说的是“打破碗碗花”,而不是我抄自国家植物园专业标牌的“打破碗花花”)是牵牛花或者叫喇叭花,爬藤蔓的。谢谢这些网友让我知道他们那些地方把牵牛花叫打破碗碗花,但是他们马大哈没有注意我全文一直在说“打破碗花花”,没说“打破碗碗花”,所以我没说错。” </p><p class="ql-block"> 也有读者细心、慎重一点,自己对这花的名字拿不准,就提出疑问:“公众号门槛低,几乎什么文章都能发。不过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作者,还是该尽量严谨一些。这是野棉花,还是打破碗碗花?还是有的地方确实把它叫打破碗碗花?” </p><p class="ql-block"> 我答复这个善意的提醒:“国家植物园的专业标牌上写的是它叫打破碗花花,不是打碗碗花。同时说有的地方俗称野棉花、假棉花。众多留言表明,四川等地方言俗称它为野棉花,而且另有叫打碗碗花的,实际是牵牛花、喇叭花,蔓藤植物。安徽浙江一些地方又把木槿花树叫打破碗碗花。”</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浙江的网友发来的他们那里叫的打碗花,明显是一棵木本花树,我家院里也种了三棵的木槿。这个照片后面紧跟着一位安徽的朋友,说皖南一些地方也把这种木槿叫打碗花。</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甘肃朋友发来的照片,留言说“这是我家乡的打破碗花”。紧跟着一位上海的网友也随声附和:“打破碗花花不是牵牛花那样的吗?我一直记得是爬藤植物,类似牵牛的。” </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样的网友留言,我都是耐心地谢谢他们告诉了我他们家乡方言把牵牛花叫作打碗花的习俗,但是明确表示,全国其他地方以及专业学名所叫的打破碗花花,是四川等地方言俗称的野棉花,不是牵牛花。打破碗花花(野棉花)与牵牛花科属不同,花朵形状颜色也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对于留言区吵翻天的关于这种野花名字的争论,贵州一位网名“将来”的读者,头脑冷静,学者风范,梳理了许多专业资料,对打破碗花花进行了多学科的分析解读。他的留言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转贴如下:</p><p class="ql-block"> “打破碗花花”这个名字的由来,主要与民间防止小孩误食这种有毒植物的善意警示有关,同时也形象地关联了它的植物学特征。</p><p class="ql-block">名字的民间智慧</p><p class="ql-block"> 民间流传的说法是,大人们为了不让小孩误食这种植物,就告诫说摘了它的花,回家吃饭时就会打碎碗。这是一种善意的警示,因为打破碗花花是有毒植物。它的根茎含有如白头翁素等成分,误食可能导致中毒,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于是,用“打破碗”这种孩子们能马上明白的“严重后果”来吓阻,就成了很有效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这个名字也可能与其形态有关。它的两片花苞片较大,紧包花萼,形状上有点像一只打破后裂开的碗,这可能也是其名称的形象来源。</p><p class="ql-block">相关传说与文化</p><p class="ql-block"> 关于“打破碗花花”的名字,也有一些民间传说。其中一个故事说,以前有个地主家的小丫鬟不小心打碎了地主的碗,被活埋后,坟头长出了这种花,人们就称之为“打碗花”以作纪念。</p><p class="ql-block"> 另外,由于“打破碗花花”这个名称有时会被简化,人们常将它和另一种名字相近的植物“打碗花”混淆。但它们是不同的植物:</p><p class="ql-block"> 打破碗花花:学名Anemone hupehensis,是毛茛科银莲花属的植物,株型较高,叶片背面有稀疏的毛,花粉红色或紫红色。</p><p class="ql-block"> 打碗花:学名Calystegia hederacea,是旋花科打碗花属的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蔓生草本植物。</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打破碗花花也具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等功效,一些少数民族医药经验中也记载了它的用途。</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网友,不知为何认定“你发的是耧斗菜,不是打碗花”。也是凑巧,我去年种了两棵耧斗菜在我家院子里。所以我特意把一棵盆栽的耧斗菜放在我养的打破碗花花旁边,两相对照,发在上面请网友比较着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 上面是一位山东朋友发来的照片,留言说“走南太行的时候见过这种花,当时觉得很惊艳,为什么没有人工种植,真的很好看”。</p><p class="ql-block"> 他问为什么没有人工种植,其实很多四川的朋友留言里都回答过,他们那里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根本不用费劲巴拉去种。</p> <p class="ql-block"> 还有网友发来的照片显然是放在汽车挡风玻璃前的一丛萎靡了的打破碗花花。留言说:“这花看到过很多次,每次都被惊艳到,因为这花基本上都长在荒岭之中。但是这花花一旦被采摘下来,很快就会枯萎。”这位朋友犯了跟我一样的错误,我在山西五台山第一次见到打破碗花花,也是爱不释手,挖了两棵小苗苗妄图带回北京种,一放到车里就发现花苗已经蔫了。</p> <p class="ql-block"> 这位朋友,也是采摘下来的打破碗花花,也是放在车玻璃前,不知为何花朵保持着水灵灵的鲜活状态。</p> <p class="ql-block"> 这个能看清,采来的打破碗花花养在车内一个牛奶瓶子里。朋友们可能会以为牛奶瓶里有水,所以打破碗花花鲜活滋润。但是以我对这花习性的了解,它的茎枝被剪切甚至根须被挖断之后,很快就会枝叶萎缩,花茎耷拉,完全不能像花店卖的玫瑰、百合之类的切花那样插在花瓶里水养好几天。</p> <p class="ql-block"> 最后,把打破碗花花叫做野棉花的朋友们的福利来啦。这是贵州一位朋友发来的打破碗花花爆开的果实照片,留言介绍说:</p><p class="ql-block"> “ 贵州山野较多,小时我们用叶子扎成毽子用脚踢着玩,这种野花我们叫野棉花,是因为它果实成熟后与棉花极相似(如图),至于“打破碗花花”名字之由来,其实看其花形我莫名就觉得那不就是被均匀摔裂成5瓣的粉色瓷碗吗,花蕊正是上了黄色釉彩的碗底,民间给植物取名多以形、色、味关联,不知我这以形推名正确否? ” </p><p class="ql-block"> 看上面的照片,你会觉得就应该叫野棉花。不过,越是四川这样的野棉花生长区的朋友越清楚,实际上能看到爆出棉絮的机会很少,全年大部分时间,只能看见漂亮的花朵在山野中随风摇曳。并且,植物学家综合考虑性状、功效及老百姓称呼它的传统习惯,最终给它的正式学名还是打破碗花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