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9日,周日,雨转阴。今天下午去了一趟南图,晚上看全运会开幕式。</p><p class="ql-block">两天没出门了。前天老老实实地在家中静休了一天,感觉鼻涕症状有所缓解。静休对身体恢复果然有效果。昨天下午欣欣他们过来打牌,也就没出门。在他们到之前,中午抓紧时间休息了一会,之后就忘我地投入在牌桌上,玩得高兴身体感觉良好。晚上他们走了之后,被科教频道的晋地考古发现纪实所吸引,看到节目收尾。洗过澡再躺下,就已经过了11点。今天上午感觉鼻涕症状又厉害了,嗓子还有点痒痒的。舒服一点就把静休抛脑后了,伤疤没好忘了疼。</p><p class="ql-block">看着雨停了,下午悠悠地晃到南图,再一路晃了回来。因为悠悠地来回,目光在熟悉的长江路路边多了停留,便也发现了不少熟视无睹时错过的文化符号。一路都可以看到长江路独特的LOGO,下面很清楚的写着"1800米 1800年"。长江路LOGO在1912街区口上、在群艺馆对面的学生运动纪念广场上可以看到,在九中校园外的文化墙上很多,最多见于一块块用作人行步道界线的汉白玉石墩上。</p><p class="ql-block">小女子母校南京第九中学,新建的德基艺术图书馆似乎投入使用了。四层的图书馆位于校园东北角、大门的北侧,外立面呈圆弧形由长条白柱墙与黑门窗相间构成,造型别致。从图书馆往西一直到邓府巷54号小区前(九中原教职工宿舍楼),九中校园外的文化墙上有"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开女校"、杨延宝设计的"中央体育馆”、"秦淮河上的船”及不少文字等浮雕。</p><p class="ql-block">悠来悠去的途中,在太平北路口遇见一批穿着校服、带着”北京一零一中"校徽的游学生。长江路在洪武路与中山路之间,车道两侧的绿化带中立有一块块圆牌,上面书有不同年代数字,1949-1952-1953-1968-1978-1982-1997-1998--1999-2000-2005-2008-2014-2018,不知寓意为何。全运会开幕式的画面唯美,虚虚实实炫目也迷幻,没有太多的律动感、更缺乏力量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