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礼背后的故事

南飞燕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近单位组织的一次特别党建活动,带我走进了“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漫步在庄重而现代的展厅中,仿佛穿越了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岁月。这里不仅是国礼的陈列场,更是大国风范的见证地。</span></p> <p class="ql-block">位于北京东城区的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又称国礼博物馆),荟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活动中受赠与赠送的670余件(套)代表性礼品,以及40多幅珍贵照片、近百件文献与新媒体资料。</p> <p class="ql-block">走进迎宾大厅,迎面是一座红色雕漆屏风,正面以迎客松为主题,背面是“百花齐放”。</p><p class="ql-block">屏风后面的墙上有一幅名为“志合越山海”的巨幅壁画,十分令人震撼。壁画长17.45米,高7.78米,由23万片128种颜色的石材镶嵌而成,其中还点缀了12种来自五大洲的矿石原石,象征着“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国礼展览以“友好往来 命运与共”为主题。</p><p class="ql-block">一层主展区展出的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外交活动中受赠、赠送的代表性礼品,见证新中国外交从“独立自主”到“命运与共”的演变。</p><p class="ql-block">二层专题展区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场外交的对外赠礼,体现中国推动全球合作的理念。还有按大洲分类展示<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同国家赠送的特色礼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层为休息区和咖啡厅。</span></p> <p class="ql-block">1955年,芬兰芬中协会赠周恩来同志的铜雕“孩子.和平鸽”。</p> <p class="ql-block">彩绘蚀花玻璃瓶,1991年1月罗马尼亚赠。</p> <p class="ql-block">木雕复活节岛石像,1995年6月智利赠。</p> <p class="ql-block">金漆龙舟模型,1995年12月泰国赠。</p> <p class="ql-block">送礼,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在国际交往的舞台上,礼品更是一种超越言语的沟通方式。一件瓷器、一幅画作、一座模型,都有其特殊的价值和厚重的历史意义,甚至微妙地影响着两国关系的走向。</p> <p class="ql-block">1971年3月,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赴日参赛期间,美国乒兵球队主动提出访华请求。</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批准后,美国乒乓球队于1971年4月访华,成为中美关系“乒乓外交”的开端。</p><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在有着美国“乒乓球之乡”之称的底特律,一些热爱乒乓球,对中国充满期待的人们,特别制作了两套乒乓球拍,赠送给周恩来总理。</p><p class="ql-block">球拍的中心图案是一只嘴衔橄榄枝的鸽子,上面用英文写着“a generation of peace”,借以表达对中美两国开启“和平时代”的赞赏。</p><p class="ql-block">该礼品标志着中美关系从对立走向缓和,为1972年尼克松访华奠定了基础,被视为“小球转动大球”的外交经典案例。</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毛泽东同志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两国结束了长期的敌对状态,这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p><p class="ql-block">瓷塑天鹅是尼克松总统赠予毛泽东同志的国礼,<span style="font-size:18px;">具有</span>重要历史价值。这件精美瓷塑,大天鹅高99cm,长175cm,主体是一对洁白的大天鹅和3只小天鹅组成的一个天鹅家庭。现为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周思来同志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就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尼克松赠送周恩来同志“水晶玻璃塔”。</span></p> <p class="ql-block">1973年9月法国总统蓬皮杜应邀访华,赠送毛泽东同志羊毛挂毯《亚马逊河》。挂毯通过明暗对比和色彩搭配,生动呈现亚马逊河的悠长水系与热带雨林景观,融合高超的绘画艺术与织毯工艺。</p><p class="ql-block">法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蓬皮杜是首位访问中国的西欧国家元首,此次赠礼象征中法建交后的友好交流。</p> <p class="ql-block">阿波罗11号登月纪念铜盘,1989年5月美国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厅内光线通透,红色地面与橙红墙壁交相辉映,方形天窗洒下自然光,映照出展柜中琳琅满目的国礼珍品。我们驻足于一件蓝白相间的景泰蓝赏瓶前,瓶身绘有“四海升平”纹样,中部铭刻“APEC CHINA 2014”字样,彰显着中国主场外交的气度。</span></p> <p class="ql-block">国礼可以很名贵,也可以很普通,重要的是礼品背后的故事。每一件国礼都承载着历史,承载着国家之间的交往。这些礼品静静地封存在国礼博物馆的展柜里,讲述着那些尘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1978年11月,泰国总理江萨.差玛南赠送邓小平同志柚木雕“运木大象”。</p> <p class="ql-block">木雕“孔雀窗”,1979年8月尼泊尔赠。</p> <p class="ql-block">黄金孔雀是1990年5月阿联酋总统访华时赠送给中国的国礼,它金光闪耀的羽毛衬托着蓝色镶嵌红宝石,纹理清晰,栩栩如生,尽显奢华与高超工艺。</p> <p class="ql-block">彩绘瓷塑“雄鸡”,1986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赠。</p> <p class="ql-block">每一件礼品都是跨越山海的情谊见证,更是新中国外交事业走过光辉岁月的生动写照。</p> <p class="ql-block">刻花彩绘铜花瓶,1996年11月印度赠。</p> <p class="ql-block">2000年5月,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赠江泽民同志青瓷赏瓶。</p> <p class="ql-block">2003年9月,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夫妇赠胡锦涛同志夫妇木雕长颈鹿。</p> <p class="ql-block">2008年4月,汤加国王图普五世赠胡锦涛同志镶贝灯罩海螺台灯。</p> <p class="ql-block">铜雕母狼哺婴,1987年11月意大利赠。</p> <p class="ql-block">铜雕长颈鹿,2003年8月尼日尔赠。</p> <p class="ql-block">工艺座钟,2005年7月俄罗斯赠。</p> <p class="ql-block">铜雕猎鹰,2016年沙特阿拉伯赠。</p> <p class="ql-block">2018年12月,阿根廷总统毛里西奥.马克里赠习近平同志马球头盔。</p> <p class="ql-block">彩色陶塑“生命之树”,墨西哥赠。</p> <p class="ql-block">展厅二楼展出的是我国对外赠礼,每一件国礼,都是匠心独运的艺术杰作,大多源自传统工艺,如典雅的瓷器、华美的景泰蓝、精美的丝绸,以及古朴的漆器,既凝聚着千年传承的智慧和技艺,又展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与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景泰蓝“和合共生”对瓶,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对外赠礼。</p> <p class="ql-block">景泰蓝“多彩亚洲”瓶,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对外赠礼。</p> <p class="ql-block">景泰蓝“和平万象”摆件,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对外赠礼。</p> <p class="ql-block">每一件国礼,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默无言,却饱含深情;它们材质不同、形态各异,却都藏着独特的意义与动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欢迎大家走进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领略国礼背后波澜壮阔的外交风云。</p> <p class="ql-block">这次党建活动,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观赏国礼,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让我们理解了礼品文物在国家外交中的特殊意义,也体会到文化传承与和平交流的重要价值。</p><p class="ql-block">我们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