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1月9日,天光澄澈,风如细语。饭后我信步走向广场,正欲寻一处静地,安坐于暖阳之下,手机铃声轻轻响起,是妮妮的来电。她问:“在做什么?”我望着头顶湛蓝的天空,笑着答:“在晒太阳呢。”她又问:“想不想去永乐?”我略一迟疑:“怎么去?”“骑电动车呀。”“车子还在充电,怕是去不了。”她并不放弃:“那……能来河堤路吗?”我抬头望了望那洒满金光的天幕,欣然应道:“可以。”</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与妮妮、鲜艳如约而至,重回那日与高红共度的河堤旧地。每人携一壶清茶,几样鲜果,铺开小垫,安坐于草间,缓缓打开水杯。阳光如金线般洒落肩头,茶香在空气中氤氲,笑语在风里轻扬。与上次的静谧不同,今日的河堤路格外热闹——有人围炉煮火锅,香气袅袅升腾;有人架火熏肉,烟缕如画;更有农人躬身田间,身影在阳光下穿梭。人声、笑语、烟火气,织就一幅生动的冬日图景,仿佛阳光也有了温度,暖得人心微醺。</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块空地上聚着三个家庭,正围坐聚餐。六个孩子如雀跃的小鸟,在阳光下奔跑追逐。大些的孩子挥拍打羽毛球,笑声清脆如铃;小的则跌跌撞撞地追闹,脸颊泛红,像熟透的果子。父母们忙着张罗食物,锅碗瓢盆间流淌着生活的温情。这般户外的欢腾,让孩子们挣脱了屏幕的束缚,投入自然的怀抱。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也照进了健康与快乐的童年,仿佛每一缕光都在为成长加冕。</p> <p class="ql-block">两位母亲牵着孩子与两只狗缓步田间,狗儿一前一后,性情迥异。遇一片积水,一只胆大妄为,昂首挺胸,径直蹚水而过;另一只却极聪慧,始终紧随主人脚步,至水边驻足不前,静静看着它的伙伴在水中扑腾,始终不肯迈开它的腿。阳光下,人与动物的默契,如一幅静默的画,温柔而深远,仿佛时间也为之停驻,只为留住这一刻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田埂边,两位农人正弯腰为油菜起苗,动作娴熟而专注。泥土在他们手中翻飞,嫩苗在阳光下舒展。那认真劳作的模样,竟比风景更动人——原来,耕耘本身就是一种诗意,是大地与人心最深的对话,是平凡日子里最庄重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人望着脚下忙碌的身影,心中悄然萌生向往:若也能拥有一块土地,亲手翻土、播种、守候收获,那该有多么浪漫啊!于是,开垦一块地的计划在暖阳下热烈展开。我们畅想着春种秋收,畅想着泥土的芬芳与果实的甘甜,仿佛已看见自己在田间挥锄的身影,汗水滴落,心却轻盈如风。那不只是对土地的向往,更是对一种生活的深情投递。</p> <p class="ql-block">土地还没有着落,话题却悄然流转——劳动需要工具,去崇皇集上购买工具,购得工具如何存放?看到河堤路上的移动房屋,我们又开始设想:若自己也搞一个移动板房,要怎么建?建在什么地方?正说得兴起,又忽而聊起清晨打太极的闲适,慢动作里的呼吸与节奏,仿佛能抚平世间所有焦躁。话题如风中柳絮,飘忽不定,却始终轻盈自在。阳光下我们就这样随意地聊着,设想着,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在聊天中实现了——不需落地,已足够温暖人心。</p> <p class="ql-block">从十一时到午后三时,整整四个钟头,我们沉浸在这初冬的暖阳里。微风不燥,阳光正好,连我那常年酸痛的腿,也在阳光的抚慰下舒展如春。不辜负每一个晴朗的日子,或许就是这样——与友同行,与光同坐,与心相安,在平凡中酿出诗意,在闲谈中种下希望,在微风中听见生活的回响。原来,晴日最美的意义,不在于做了多少事,而在于心有所寄,言有所欢,身有所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