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年夏天,借助大二海滨实习的时机和几个大学同学一起来到香山公园东门,“门票5元”在1991年可能是一笔“巨款”,几个年轻人买下红叶书签“悻悻返回”,那个场景充满了年少的无奈与可爱的阿Q精神,那份未入园的想象,成了心中一颗沉睡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2013年9月送女儿上大学,是一次承前启后的旅程。那次“提前一天”的安排,是刻意为之的温柔,是为了弥补自己青春的遗憾。那次虽然尽兴还是没看到杨朔笔下的《香山红叶》,但希望的火种被再次点燃。</p> <p class="ql-block"> 今天,在这个正直观红叶的最佳季节,我与孩子们一同见证“红叶红了”的最美时刻。尽管红叶没有想象的那么漫山遍野,但每一棵枫树都壮观,每一片红叶都迷人,包括铺在地上的厚厚的一层。原来,历经岁月后,每一种形态都有她独特之美,审美,随着年岁见长而发生着改变。</p> <p class="ql-block"> 其实,只要喜欢,不论她以什么姿态出现都不会改变你对她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对风景的喜爱,又何尝不是对身边的人、对生活、对梦想的态度?当我们内心保有真正的热爱时,便不会执着于它是否符合我们最初的想象,而是能欣赏它在每一个当下的独特姿态。</p> <p class="ql-block"> 观 《香山红叶》的执着提醒我们,生命中那些曾经的遗憾,或许都是为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一种更深刻、更美好的方式与我们重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