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值得平视

雄县实验一中九年级王佳阳

<br><b><font color="#333333">繁华灰蒙的城市是一座徒有其表、未有内涵的野兽,我们每日穿行于它的血管之中,习惯于仰望围绕自身的向上冲去的高楼以及其切割出的天空线条,或是俯视手机屏幕上流转的彩光,被腐融在绚烂中。一场骤雨冲散了惶恐的人群,我应该感谢这场雨的,因为它我才有机遇去平视生于自然的神奇。</font></b><br><br>雨是喜怒无常的,说来就来,我快速闪进一条老巷的屋檐下,看着落下的雨线,听着急促的雨声,嗅到了云的黑,心里期待着雨能小一些,喘息的间隙里,只一瞥,就见到城市中不多见的事物——蜗牛。<br><br>青苔是这里的地毯,厚重、湿润,呈现出墨绿、翠绿与橄榄绿交织的复杂色调,像一幅被时光浸染的绒面古画。那份生来就有的天真童心突然被塞进疲惫不安的躯壳,促使我蹲下身来去看它。<br><br>我的视线与它小小的身躯齐平,并不觉得它是潮湿的、卑微的附着物,而是这片领土最忠实的守护者,用它绵密的生命,覆盖着砖石的冷硬与苍老。<br><br>守护者背着那棕褐色螺旋的、堪称建筑学奇迹的居所,腹足以一种我几乎无法察觉的、极致的耐心,在粗糙的墙面上分泌黏液,滑行。我看见了它探出的触角上,那两点墨黑的光,正警觉而又庄严地审视着它的世界,以及我这个突如其来的庞然大物。在这一刻的平视里,我没有怜悯,也没有厌恶,只有一种震撼于生命坚韧的肃穆。 我们各自背负着不同的重量,在各自尺度的轨道上,沉默前行。<br><br>目光微移,墙角裂缝中,一株叫不出名字的野草汇入瞳孔。它的茎细若游丝,却倔强地挺立着,顶着两三片薄薄的、边缘已微微卷曲的叶片。雨滴从屋檐坠落,对于它而言,无异于一枚枚沉重的炮弹,每一次击中,都迫使它进行一次惊心动魄的躬身。然而,它总会在下一秒,缓缓地、颤巍巍地,重新弹起。我的心不是居高临下地赞叹它“顽强”,而是在这场平视的观摩中,读懂了它之于它自己,本就是一棵迎战风雨的、顶天立地的大树。<br><br>它们加在一起都不及我的一条小腿高,忽然懂得了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的那句“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而且愈走愈大……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br><br>雨小了些,我着急回家,匆忙离去,但是它们的震撼仍然包绕着我。<br><br><b><font color="#333333">第二日,阳光重新洒落,将那蜗牛银色的涎线照得发光,仿佛它为这个世界留下的独一无二的签名。我再次蹲下身,与它平视,内心一片澄明。我终于懂得,平视,并非只是目光角度的物理调整,更是一种心灵的谦卑姿态。 它让我拆解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在墙角的王国里,与每一种不被瞩目的生命,达成了短暂的和解与平等的互望。</font></b><div><b><font color="#ed2308">作者:雄安雄县实验一中;王佳阳</font></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