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风驰纵贯三湘境 文承漫溯楚风云》湖南全境骑行活动,第一阶段接近尾声,还有大约3-4天到达郴州市,部分骑友要打道回府,订返程车票,发自行车等事宜,事情多、心绪有些不集中,又直今天出发之时小雨绵绵,一位骑友将夹在手机架的手机不慎丢失,而且是在前行了十几公里之后,才发现手机丢失,现在的手机是何等的重要,日常生活、对外交流、文化娱乐,那一点都离不开手机,更令人着急的是,身份证也夹在手机护套里,如果全都丢失了,下边的骑行活动就嘎然而止了。就在发现手机不在的那一刻,骑友立刻急出一身冷汗,瞬间慌了神,像心里被掏走一块,握着车把的手都在发紧,眼神发飘地在口袋、背包里反复乱翻,就在骑友无主张的那一刻,遇事不慌的国队长见状,先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沉稳:“别慌,先稳下来。”他第一步让骑友仔细回忆最后一次用手机的场景,确认不是随手塞在骑行服内袋或车筐夹层里;待确认手机确实不在身边,立刻让骑友报出手机号,自己掏出手机拨号,一边听着电话铃声,一边冷静地分析:“先听听有没有响声,能定位到大概范围就好找。”全程语气笃定,没有一丝慌乱,完全撑起了场面。运气不错还是好人多,就在铃声响过之后,居然手机那头有人接听。是一位中年男子,他用地道的湖南方言,告知国队长,手机是他在G322国道的一个转弯处捡到的。手机在他手里,他说我在原地等你们,过来取手机就行了。国队长和骑友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十几公里的路程转瞬之间,便回到丢失手机的地方,此刻这位憨厚的中年大叔,手持手机在那里等候多时了。国队长和骑友见到湖南大叔的第一句话就是“太感谢你了”,此刻骑友的心情,像是心里悬着的大石头“咚”地落了地,瞬间松了口气,眼眶都有点发热。他攥着失而复得的手机,反复道谢的话都说得有些语无伦次,又激动又庆幸,连说“真是遇到好人了”,之前的慌神和焦虑全被踏实感取代。此刻国队长的心情,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脸上露出释然的笑。他一边帮骑友确认手机完好,一边跟着向大叔道谢,心里既为队员找回手机高兴,也佩服大叔的拾金不昧,觉得这场小插曲总算有了圆满的结局,也更安心继续接下来的行程。而此刻湖南大叔的心情,脸上带着憨厚的笑意,摆摆手说“小事一桩”,语气轻松又实在。看着骑友着急的样子缓解了,他自己也觉得舒坦,像是完成了一件该做的事,没有丝毫邀功的意思,只盼着对方能安心赶路。答谢是必须的,湖南大叔几番推辞,禁不住骑友的一番诚意。收下了了骑友的答谢。从这件事情上联想到,楚地的拾金不昧,本质是楚文化核心精神在民间的传承与体现,源于楚文化对“信”的尊崇,楚地自古将“信”视为立身之本,拾金不昧正是“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具象化——不贪他人之物、恪守本心归还,恰是楚地“信”文化基因在普通人身上的延续。还有楚文化素有“尚义”传统,楚地先民推崇“义以为上”,轻视眼前小利、重视道义准则,大叔捡到手机后主动归还,拒绝“不义之财”,选择践行“归还失物”的道义,正是楚文化“重义轻利”价值观在当代民间的鲜活体现,与楚地自古流传的“义举”精神一脉相承。还有就是“尚礼重德”的民间传统,楚文化虽有“浪漫奔放”的一面,更有“重德守礼”的根基,楚地民间长期受“积善成德”“待人以礼”的教化影响。归还失物不仅是“还物”,更是对失主的体谅与尊重,暗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理心,这与楚文化中“礼待他人、以德立身”的民间传统高度契合,是楚地德治文化在日常行为中的自然流露。《风驰纵贯三湘境 文承漫溯楚风云》这是我们骑行的题目,通过这件事情,看到了楚文化的历史文脉与精神意蕴。</p><p class="ql-block"> 今天骑行也相对简单,计划游览“南岳衡山”,由永州出发200多公里到达目的地,200多公里路程分两天,今天骑行90多公里到达祁东县,清晨7点出发,为了避免骑行小路,出发队长确定了骑行线路,走大道G322国道,经过近一个月的山路骑行,大神们在骑行起来国道,那简直是轻车熟路。由市区出来,上了G322国道,大神们争先恐后的飞驰在公路上,转眼间便不见了人影。90多公里的丘陵地带的路程,最快的大神们12点多钟到达目的地。后边部分骑友途径“祁阳浯溪碑林景区”看到景区内有“摩崖石刻”便下车参观游览。这里居然是4A级景区,景区不大却有大有来头。在工作人员的指点下,很快来到摩崖石刻的湘江边上,现存唐代至民国碑刻505方。其核心景观为唐代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的《大唐中兴颂》碑,因文奇、字奇、石奇,被后人誉为浯溪“三绝”。浯溪碑林的碑刻涵盖了楷、行、草、隶、篆等多种字体,包含宋代米芾《浯溪诗》、黄庭坚《书摩崖碑石》及清代何绍基等人题刻,是研究碑石文化的宝库。站在湘江边的浯溪碑林前,望着崖壁上505块错落的碑刻,最先被震撼的是历史的厚重感和斑驳的石面,这里藏着从唐到民国的笔墨痕迹,风一吹仿佛能听见千年间文人墨客的慨叹。尤其驻足“三绝碑”前,更觉心神触动:元结的文里藏着大唐中兴的气节,颜真卿的字透着骨力铮铮,再衬上临江而立的苍劲石壁,三者相融,不单是“文、字、石”的绝,更像是把一段历史、一种风骨稳稳刻在了湘江畔。摸着微凉的石壁,看江水滔滔流过,既叹古人“以石为纸”的匠心,更敬这份穿越千年仍清晰的文化底气,仿佛自己也成了历史与当下的连接点,心里满是敬畏与动容。</p> <p class="ql-block">D30、《风驰纵贯三湘境 文承漫溯楚风云》湖南骑行纪实2025.11.9</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 永州市—祁东县</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 100公里。 总里程:2423公里</p><p class="ql-block">公路名称: G322</p><p class="ql-block">线路路况:全程柏油路 路况一般</p><p class="ql-block">骑行难度:★ </p><p class="ql-block">出发时间: 上午7点</p><p class="ql-block">结束时间: 下午4点</p><p class="ql-block">全程时间: 9小时</p><p class="ql-block">骑行时间: 7小时</p><p class="ql-block">当日天气:气温13–17 全天阴天</p><p class="ql-block">风向风速: 西北风 1-2级</p><p class="ql-block">游览景点:沿途风景、祁阳县浯溪碑林</p><p class="ql-block">景点指数:★ </p><p class="ql-block">当地小吃: 大碗蒸菜</p><p class="ql-block">小吃指数: ★</p><p class="ql-block">今日住宿: 祁东县</p> <p class="ql-block">今天住宿祁东县御园商务酒店</p> <p class="ql-block">拾金不昧的湖南大叔。</p> <p class="ql-block">清晨由永州出发</p> <p class="ql-block">大约下午2点左右进入衡阳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