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蛋白液体饮料改善老年人肌少症

张守文教授/博导健康讲座

<p class="ql-block">一、肌少症有哪些症状?</p><p class="ql-block">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进行性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结局。其症状通常隐匿起病、逐渐加重,早期可能被误认为“自然衰老”。参考权威指南,如欧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组(EWGSOP)或亚洲工作组(AWGS)的诊断标准,需结合核心特征(肌肉量、力量、功能)综合识别。</p><p class="ql-block">(一)肌肉量减少</p><p class="ql-block">这是肌少症的核心症状。</p><p class="ql-block">1.外观表现</p><p class="ql-block">包括四肢变细,尤其是小腿和手臂,甚至一条腿(胳臂)粗,一条腿(胳臂)细,胳膊肌肉、腹部肌肉无弹性,皮肤松懈。还有可能出现肌肉流失、体重下降。</p><p class="ql-block">2.潜在特征</p><p class="ql-block">肢体围度减小,如小腿围<31cm提示风险,但需排除脱水或营养不良等其他因素。</p><p class="ql-block">(二)肌肉力量下降</p><p class="ql-block">这是肌少症的关键表现和明显的症状。肌肉力量减弱是肌少症的早期警示信号,常先于功能减退出现。</p><p class="ql-block">1.上肢无力</p><p class="ql-block">握力降低、减弱,男性<28kg、女性<18kg为典型临界值。表现为提重物困难,拧毛巾/瓶盖没力气,抓握不稳,拿东西容易掉落。</p><p class="ql-block">2.下肢无力</p><p class="ql-block">从坐姿站起来困难,需扶椅子或借墙、借力才能站起来,爬楼梯吃力,行走时脚拖地,走路变慢,容易绊倒、摔倒。</p><p class="ql-block">3.全身乏力</p><p class="ql-block">日常活动疲劳感增加,稍微活动就感觉累。如梳头、做饭、搞卫生后易疲劳,甚至“没力气”。</p><p class="ql-block">(三)肌肉功能减退</p><p class="ql-block">这是肌少症的最终影响。肌肉功能下降直接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是肌少症的严重阶段。</p><p class="ql-block">1.步态异常</p><p class="ql-block">步速减慢,如步速<0.8m/s是功能减退的关键指标,步幅缩小、行走不稳。</p><p class="ql-block">2.平衡能力下降</p><p class="ql-block">走路易绊倒,转身困难,跌倒风险显著增加,肌少症患者跌倒风险是常人的2-3倍。</p><p class="ql-block">3.日常生活独立性丧失</p><p class="ql-block">严重时无法独立日常生活,自己不能穿衣,不能洗澡,不能如厕等,需依赖他人照护和帮助。</p><p class="ql-block">(四)可能伴随的其它症状</p><p class="ql-block">1.骨质疏松风险升高</p><p class="ql-block">肌肉对骨骼的机械刺激减少,骨密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因为肌肉和骨骼有相互作用,肌肉减少可能影响骨密度。</p><p class="ql-block">2.代谢紊乱</p><p class="ql-block">肌肉是糖脂代谢的重要器官,肌肉减少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p><p class="ql-block">3.伴随慢性低度炎症</p><p class="ql-block">部分患者伴随慢性低度炎症,如C反应蛋白(CRP)升高,加重肌肉分解。CRP升高是机体炎症或应激的综合信号,提示炎症存在,需要及时就医;</p><p class="ql-block">4.出现焦虑、抑郁</p><p class="ql-block">因活动受限、跌倒恐惧等,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p><p class="ql-block">(五)早期症状易被忽视</p><p class="ql-block">需要注意的是,肌少症的症状可能逐渐出现,早期不容易察觉,容易被误认为是正常衰老,容易被忽视,随着肌少症进展症状加重。肌少症起病隐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比以前没劲儿”“走路变慢”,常被归因于“老了”。若老年人出现握力下降、步速减慢、反复跌倒,需要特别提高警惕出现了肌少症,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肌肉量、力量、功能综合评估确诊。</p><p class="ql-block">小结:肌少症的核心是“肌肉量-力量-功能”的进行性衰退,症状从隐匿的力量减弱,逐渐发展为功能丧失,最终影响生活独立性。早期识别和干预,如进行抗阻运动、补充优质蛋白质、维生素D,可显著延缓肌少症的进展。</p><p class="ql-block">二、优质高蛋白质功能饮料对肌少症的益处</p><p class="ql-block">高蛋白质功能饮料作为针对性的营养补充手段,可通过以下路径改善肌少症人群的肌肉健康,具体益处如下:</p><p class="ql-block">(一)高效刺激肌肉合成蛋白质,对抗肌肉分解</p><p class="ql-block">肌少症的关键病理是肌肉蛋白合成速率低于分解速率。高蛋白质功能饮料的核心作用是通过提供优质蛋白质+支链氨基酸,直接提升肌肉蛋白合成。</p><p class="ql-block">1.提供优质蛋白源</p><p class="ql-block">牛奶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大豆蛋白是高蛋白功能饮料的核心成分,其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尤其是亮氨酸含量高(约10%-15%)。亮氨酸是肌肉蛋白合成的关键启动因子。研究显示,单次摄入≥3g亮氨酸,即可显著刺激肌肉蛋白合成,老年人群可能需更高剂量,约摄入4-5g/次。</p><p class="ql-block">2.蛋白质能快速吸收</p><p class="ql-block">液态形式的蛋白质饮料要比固体蛋白,如蛋白粉、肉类(鱼肉、瘦鸡肉、瘦鸭肉、瘦鹅肉、瘦牛肉、瘦羊肉、瘦猪肉)、鸡蛋等消化更快,血浆氨基酸浓度峰值更高,能更及时地为肌肉提供蛋白合成原料,尤其适合消化功能减弱的老年人。</p><p class="ql-block">(二)弥补蛋白质摄入不足,达到肌少症推荐剂量</p><p class="ql-block">肌少症人群常因食欲下降、咀嚼/吞咽困难、饮食单一等原因,每天蛋白质摄入普遍不足,中国老年人群平均蛋白质摄入仅约0.8-1.0g/kg体重/天,而国际指南推荐肌少症患者需1.2-1.5g/kg体重/天,甚至更高。高蛋白质功能饮料可作为肌少症患者每天便捷的补充工具:</p><p class="ql-block">(1)每瓶(约200-300ml)通常含15-30g优质蛋白,相当于2-4个鸡蛋或150-300g瘦肉的蛋白量。若每日饮用1-2瓶,可有效填补饮食补充蛋白质的缺口,帮助达到1.2-1.5g/kg体重/天的目标。</p><p class="ql-block">(2)对于吞咽困难或进餐困难的老人,如帕金森病或卒中后,液态蛋白质功能饮料比固体食物更易摄入,降低营养不良风险。</p><p class="ql-block">(三)联合抗阻运动,增强肌肉维持效果</p><p class="ql-block">改善肌少症,需要运动+营养密切协同。例如,各种运动锻炼后,及时补充高蛋白质功能饮料,能最大化达到肌肉修复与合成的效果。</p><p class="ql-block">1.抗阻训练后</p><p class="ql-block">如举哑铃、爬楼梯,会造成肌肉微损伤,触发肌肉修复需求。运动后30分钟内补充高蛋白功能饮料,尤其是富含亮氨酸的乳清蛋白,可显著提升肌肉蛋白合成能力,减少肌肉分解。高蛋白质功能饮料的便携性,更适合老年人携带,在户外运动、体育场馆完成训练后及时饮用,补充优质蛋白质。</p><p class="ql-block">2.补充优质蛋白质的效果</p><p class="ql-block">研究表明,老年肌少症患者在规律抗阻训练基础上,每日额外补充1.2g/kg蛋白质(含足够亮氨酸),12周后肌肉量、力量和功能(如步速),均有显著改善。</p><p class="ql-block">(四)多种营养成分协同,强化肌肉功能</p><p class="ql-block">部分高蛋白质功能饮料会额外添加维生素D、钙、ω-3脂肪酸或抗氧化剂,这些成分可间接支持肌肉健康。</p><p class="ql-block">(1)添加维生素D:约1/3老年人存在维生素D缺乏,而维生素D受体存在于肌肉细胞中,缺乏会导致肌肉力量下降。补充维生素D,如高蛋白质饮料中添加维生素D400IU-800IU/天,可改善肌肉功能和平衡能力。</p><p class="ql-block">(2)添加ω-3脂肪酸:如二十碳四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肌肉分解相关的慢性炎症,老年人群常存在低度炎症状态。</p><p class="ql-block">(3)添加电解质(钠、钾、镁):老年人因运动锻炼出汗,或排尿易造成体内电解质失衡,补充高蛋白饮料后可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减少疲劳和抽筋。</p><p class="ql-block">(五)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肌少症相关并发症风险</p><p class="ql-block">肌少症会导致跌倒风险增加、活动能力下降、住院率升高。通过补充高蛋白质功能饮料维持肌肉量,可间接提高以下能力:</p><p class="ql-block">(1)提升日常活动能力,如从能椅子上自己站起、行走速度加快等;</p><p class="ql-block">(2)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肌肉是保护关节和骨骼的重要支撑;</p><p class="ql-block">(3)减少因肌肉萎缩导致的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肥胖等。</p><p class="ql-block">(六)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每个老年人存在个体差异,需要个性化选择,并加强日常监测。</p><p class="ql-block">肌少症老年人群饮用高蛋白质功能饮料仍需注意:</p><p class="ql-block">(1)选择低糖/无糖产品:避免添加糖过多,如含糖量>10g/100ml,以防血糖波动或增加代谢负担。</p><p class="ql-block">(2)关注蛋白质类型:乳清蛋白吸收快,适合运动后;酪蛋白消化慢,适合夜间补充,减少夜间肌肉分解。部分老年人乳糖不耐受,可选择分离乳清蛋白或植物蛋白(如豌豆蛋白)饮料。</p><p class="ql-block">(3)肾功能评估: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限制蛋白质总量(遵医嘱),避免加重肾脏负担。</p><p class="ql-block">(4)结合运动与多样化食物:功能饮料仅为补充,不能替代抗阻运动和多样化饮食,如每天吃鱼类、豆类提供ω-3和膳食纤维。</p><p class="ql-block">总结:高蛋白质功能饮料对肌少症老年人群的核心价值在于能高效补充优质蛋白质(尤其是亮氨酸)、弥补蛋白质摄入不足、协同运动锻炼刺激肌肉合成,从而延缓肌肉流失、维持肌肉功能。但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如肾功能、血糖)选择产品,并配合运动锻炼与饮食多样化,以达到最佳作用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