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营. 漠北古城的佛韵与边声

山郡

<p class="ql-block">踏入阿拉善左旗定远营,青砖黛瓦在朔风中静立,仿佛仍在诉说着三百年的风云往事。这座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古城,并非寻常边塞聚落,而是阿拉善和硕特旗的政治核心,更是漠北草原与中原、西域交汇的关键节点。</p> <p class="ql-block">定远营的历史,与蒙古贵族的经略密不可分。当年清廷为安抚漠西蒙古,册封阿拉善王,选址于此修建王府与城池。城墙依山而建,兼具军事防御与生活功能,曾是“贺兰山下第一府”。作为边疆重镇,它既是蒙古部落的统治中心,也是中原王朝经略西北的支点,商贸驼队由此穿梭,军报文书在此流转,堪称“漠北丝绸之路”的枢纽。</p> <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的印记,为古城注入了深邃灵魂。城中的延福寺,是阿拉善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核心寺院,与王府相邻而建,见证了宗教与世俗权力的共生。寺内飞檐斗拱间悬挂的经幡,大殿中酥油灯的微光,承载着蒙古贵族世代的信仰。历史上,阿拉善王庭始终尊崇藏传佛教,通过宗教纽带凝聚部落力量,也让定远营成为藏传佛教向北传播的重要驿站,连接起西藏、青海与漠北草原的信仰脉络。</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城的特殊地位,更在于它的“缓冲”与“融合”。作为中原文化、蒙古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的交汇地,它既维系了边疆稳定,又促进了多民族文化交融。如今,王府遗址的残垣、延福寺的古钟,仍在无声印证着它曾作为“西北屏障”的战略价值与“文化熔炉”的独特意义。</p> <p class="ql-block">漫步古城,风声里似乎交织着驼铃与经诵,历史的厚重与信仰的虔诚在此沉淀,让每一步都踏在岁月的经纬之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