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树散文:历史总有些惊人相似

珞迪

<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历史总有些惊人相似</b></h1><div><b><br></b></div><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文/ 常青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马克. 吐温有一句名言“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惊人相似”。每当读这句名言脑子里常出现两件模式有些相似,虽细节与背景各有所异,也不是简单的重复,但总是惊人相似。也许在历史长河中,波涛汹涌间有瞬间的重复。</p><p class="ql-block"> 话说现广西西部田东县,据《田东史志》记载:唐朝开元始于旧州(今祥周街)设置田州府,当时辖区领地为隆安至田林,靖西至巴马,是广西四大古老州府之一。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横山郡,乾元元年(758年)横山郡改称田州,元朝称田州路,明太祖时改称田州府。从唐中期至宋、元两代的六百多年间,土田州的治所所设置的祥周圩,时称为“州圩”。崇宁年间(1102年一1106年)岑翔被宋王朝授沿边军民抚使,世守其地,并由永宁军移驻田州(今祥周)。从此岑氏在这里扎根繁衍,成了这一带的土皇帝,也就是土司。</p><p class="ql-block"> 土司是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西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设置世袭官职的盛行期,由当地首领担任。其职责包括行政管理,军事防御,经济管理与赋役等。古时候的土司相当于现代的省级行政负责人,主要负责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管理。</p><p class="ql-block"> 从此岑氏土司就在这一带世袭近800年,直到清朝(1875年)实行改土归流,行政长官直接由中央派出,取消了土司世袭制。在漫长的土司制中留下丰富的遗产,但流传最广的还是“狼兵”这两个字。</p><p class="ql-block"> 狼兵又称广西兵,主要分布现百色市和河池市。元末就存在,到明朝是兴盛期,是土司的一支自有军队,主要由壮瑶等民族组成。狼兵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闻名,历史上抗倭,镇南关大捷等,是能攻善守,交死战争的传统,在抗日战争中桂军延续了这一特质。田州土司这支精锐的狼兵,兵部指挥部就设在横山寨,(今田东县城西郊,)是田州州府东大门,重要的军事要塞,狼兵就驻扎在那里。那时的横山寨至州府之间布防了多道工事,哨兵大刀、长茅从不离手。练兵场,战马训练场都设在这里。亱夜灯火通明,刀棍对练的吆喝声,战马嘶吼声响切夜空,从不间断。狼兵无战事留部分兵马防守,分批轮训,兵员保持数千人。部分回乡耕农,亦称亦兵亦农,有战事召之即来开赴战场。</p><p class="ql-block"> 嘉靖时期,东南沿海倭寇肆虐,百姓流离失所。三十四年(1555年)土司岑猛妻瓦氏夫人(岑花)请缨率狼兵挥师东进,远征抗倭。带着曾孙,腰系双刀,跨上战马,义无反顾,领6853名狼兵将土,战马450匹,随从女兵40名,猛将24名,以“是行也,誓不与贼俱生”勇气,远赴千里抗敌,朝庭授予“女官参将总兵军衔”。经数月艰难行程达前线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区境)驻防,成为历史上一位抗倭女将。先后参战10余场恶战,十战九胜,锐不可档。瓦氏夫人使用双刀杀敌,神速如闪电,倭寇闻风丧胆,当地群众赞誉她为“石柱将军”,屡建奇功。狼兵灵活运用《岑氏兵法》,勇猛无畏,冲锋陷阵,精武强悍,后歼敌五千多,其中仅王江泾一战斩敌首1900余颗,燒毁海盗船300多艘。</p><p class="ql-block"> 这支铁血军团,大刀挥处,倭寇胆裂,标枪掷出,敌乱崩溃。 狼兵抗倭的英勇壮举,瓦氏夫人率领狼兵抗倭浴血海疆的英雄浩气,载入民族史诗,传为历史佳话。</p><p class="ql-block"> 历史总是向光明前进,可也有些螳螂逆历史而行,妄图阻止历史向前车轮。地处西半球的某大国和西方的一些霸主亡我之心不死,1950年发动了侵朝战争,1964年又发动对越南北方战争,把战火引到我国边境,严重威胁我国安全。党中央,中央军委为确定边境安全,支援越南北方抗击侵略者,1964年决定在广西组建广西独立师。兵源主要征集广西壮、瑶族及少数民族为主体,当年下半年正式组建。19岁那年作为狼兵后裔的我有幸成为独立师的一员。到部队发现新组建的部队虽按野战部队编制,按野战部队训练大纲操练,按野战部队管理,但兵权属广西区政府和广西军区掌令,原广州军区属代管。更纯的是这个独立师排级以下官兵都是广西籍,连级以上指挥官大部份则从全军各部队精英选调担任。我在的二团三营七连侯连长是河南籍,原是广州军区某部侦察连连长调来担任,丁指导员是湖北籍的战斗英雄。副连级干部也是从其它部队调来担任。部队的大部份排长,班长,老兵也是从全军服役中的广西籍调入充实担任,广西方言壮语又与越南,老挝,泰国相接近。这兵源,这色彩与当年狼兵有惊人相似,象是狼兵的翻板。更巧合的是独立师师直机关正好驻扎在田东县城郊原横山古寨,离原田州府仅8公里。原狼兵训练场成了师部集训场,师直属连队就安营在那里。独立师下属的四个团也分别驻防在现右江区、田阳区、田东县、平果市和德保县,都属原田州府范围,有人称这是壮族师。但这个独立师两年后又改编了,先编入第55军,不久又编入43年,部队番号也随即更换。兵源也来自全国各地,四年后部队也从古田州调防去贵州铜仁市,后再往河南。在那场自卫还击战中原独立师延续狼兵的强悍特质从龙州口岸出征,以少胜多,与友军共同完成作战任务。</p><p class="ql-block"> 而原师部所在地又从其他部队调一个团留守,独立师也悄声了。</p><p class="ql-block"> 自然现象有多次重复和相似,如一年四季是固有的重复,日全食是有规律的重合。而狼兵与壮族独立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时间跨越四个朝代,六百多年虽细节各异,但为民族尊严,国家的安定,勇于献身的精神与马克. 吐温名言有惊人的相似,这或是历史的重复或巧合吧,故事仍留在回忆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常青树,原名岑贞荣,退役军人,喜欢写点小作,偶尔见报,有篇文入编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会理论文库》第三卷收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