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庐山

家中老大

<p class="ql-block">十岁时,随父母在南昌鲤鱼洲北大干校度过了两年的时光。去了井冈山,却没到过庐山。慢慢的突然发现,到庐山登高望远竟成了几十年的心结。这次庐山之行算是还愿之旅了。</p> <p class="ql-block">听说以前到庐山,山路险峻,开车上山要走两个多小时。现在好了,庐山开通了索道,从山下的八里湖到山顶的牯岭镇,全长2.8公里,乘缆车只需要8分钟就可以到达山顶。</p> <p class="ql-block">坐在缆车里,感觉非常平稳,每个车厢可以乘坐30人。车厢很快就钻进云海,景色在云雾中时隐时现。</p> <p class="ql-block">庐山牯岭镇,海拔1164米,人称“云中山城”。航拍牯岭镇,青砖红瓦掩映在密林丛中,像是岭南画派大师的水墨丹青,令人心动。</p> <p class="ql-block">周围的山上,植被茂密,空气湿润,超高的负氧离子让人神清气爽。</p> <p class="ql-block">牯岭镇,整洁宁静。旅游班车以牯岭镇为中心,在东西两线的景点中穿行。可能是旅游淡季,街上的私家车并不多,交通十分顺畅。</p> <p class="ql-block">建于1936年的庐山人民剧院,原名庐山大礼堂。它和庐山图书馆、庐山大厦并称为民国的庐山三大建筑。</p> <p class="ql-block">1959年、1961年和1970年,中共中央的三次庐山会议都在此召开。1985年,庐山会议旧址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中共九届二中全会的主会场原貌</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中央领导进入会场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写给毛主席的“意见书”,也称“万言书”。</p> <p class="ql-block">庐山图书馆,后来改为抗战博物馆。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曾在此借阅图书。</p> <p class="ql-block">1937年,77事变爆发。蒋介石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抗战宣言"(也称庐山谈话),标志着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就此形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庐山谈话会场。</span></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中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报定牺牲一切之决心。</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展出的照片很多都是头一次见到。</p> <p class="ql-block">庐山大厦,建筑沉稳大气,被人称为“庐山之冠”。它是国民党中央党校的传习学舍旧址,也是军官训练团旧址。现已改为庐山大厦国际饭店。</p> <p class="ql-block">建国后,中央在庐山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与会代表大多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一走进大堂,就看到蒋介石亲笔题写的“庐山传习学舍”。</p> <p class="ql-block">大楼内,天井式的走廊设计别具一格。每间客房的门口都挂着一个木牌,标识曾在此下榻的民国人物。包括蒋介石、李宗仁、陈诚、胡宗南、何应钦,......。在四楼,还看到了抗日名将张自忠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的是抗日将领汤恩伯的房间。还好,要是住到沈醉毛人凤的屋子,那就膈应人了。</p> <p class="ql-block">军官餐厅是当年老蒋向高级军官训话和举办娱乐活动的场所 。</p> <p class="ql-block">餐厅招牌菜有</p><p class="ql-block">1. 清蒸总统鱼;2. 美龄豆腐;3. 蒋家一碗香;4. 秘制帅府猪手;5. 莲藕条;6. 学舍咖啡</p> <p class="ql-block">在庐山大厦,感受历史厚重和民国风情</p> <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旧址附近的林间小路上,隐匿着许多风格迥异的小别墅,每幢房子都有着自己的背景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故居</p> <p class="ql-block">刘伯承旧居</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旧居</p> <p class="ql-block">河东路176号别墅,彭德怀黄克诚旧居。</p> <p class="ql-block">陈毅故居。</p><p class="ql-block">山路旁还看到了杨尚昆旧居,习仲勋旧居,汪东兴旧居以及陈诚别墅和孙科别墅。当然,最著名的还是美庐别墅。</p> <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位于含鄱口的山谷里,植物园创建于1934年,抗战时期工作站迁往云南,1950年由中国科学院接管。</p> <p class="ql-block">陆涌祥院长题写的“华夏之园”石碑矗立在植物园的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内丛林茂密</p> <p class="ql-block">含鄱口是庐山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里,山峦起伏,水天一色,连绵的山脉仿佛要含下整个鄱阳湖。</p> <p class="ql-block">1961年7月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曾来到含鄱口,在石坊的台阶上小息。</p> <p class="ql-block">含鄱口海拔1286米。这里春赏杜鹃、夏观云海、秋览层林、冬品雾凇,四季画卷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山峦叠嶂,层林尽染。在这里,可以欣赏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壮美庐山。</p> <p class="ql-block">清澈的如琴湖,因形状酷似平放的小提琴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似火的枫叶红透岸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span>花径,唐代诗人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的所在地,被誉为“匡庐第一境”,</p> <p class="ql-block">唐朝元和十年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常来此赏花观月,后人立碑上书“白司马花径”。</p> <p class="ql-block">天池山西麓是著名的仙人洞。</p> <p class="ql-block">圆形石门上端“仙人洞”三个字是吴浸阳题写的。据说这位民国时期的高人既玩古琴,又懂医术,还是道士,全才。石门两边刻有“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的对联。</p> <p class="ql-block">进入圆门,可以看到一块横卧的巨石,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石松。蟾蜍石侧面镌刻有“纵览云飞”四个大字,系清末诗人陈三立所书。</p> <p class="ql-block">江青当年出大片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相传早年间吕洞宾曾在这里修炼成仙。对,你没听错,就是那个“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他😀</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对面,毛主席诗词大写意场景,无限风光在险峰。</p> <p class="ql-block">庐山御碑亭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明太祖朱元璋赐建的碑亭。正门上方有一横额,上镌“御制"二字。</p> <p class="ql-block">有一种说法,叫“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导游连比划带忽悠。我心想这有何难,来都来了,走一趟呗。</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蓝天,白云,翠柏,小溪,心情挺不错。</p> <p class="ql-block">门口池塘里的锦鲤怡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乘坐观光缆车直奔三叠泉,沿途的景色让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到了出发站点,导游交代说:去三叠泉,要从这里下到谷底,共有1300级台阶,往返要走2600个台阶。估计来回要走两个小时,你俩量力而行,我就不下去了哈,在这儿等你们,加油!</p><p class="ql-block">得,认怂也晚了,硬着头皮下吧😣</p> <p class="ql-block">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台阶可真陡,连续下行,小腿肚子都快转筋儿了。随大溜买了根拐杖,继续坚持。</p> <p class="ql-block">终于听到瀑布声,看到最后一级瀑布的身影了</p> <p class="ql-block">还有200个台阶了,内心那叫一个纠结,下?还是不下😓</p> <p class="ql-block">一咬牙,一狠心,终于又走完剩下的两百级台阶,来到了观景平台,总算看到了传说中的三叠泉全景。</p> <p class="ql-block">终于成功打卡三叠泉</p> <p class="ql-block">虽然今天水量不大,但还是有飞流直下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咱是庐山客啦!</p> <p class="ql-block">拄上拐杖,颇具老者风范了😆</p> <p class="ql-block">路边摆着滑竿,上山2280元,下山1160元。一路走来,见过83岁的老人,见过6岁的孩子,就是没看到一个坐滑竿的人。</p> <p class="ql-block">这家影院有点轴。据说从1980年开始,连续45年,天天放映《庐山恋》,还创造了同一影院连续播放同一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就问你服不服?我要是放映员,肯定抑郁了😁</p> <p class="ql-block">美庐别墅。</p><p class="ql-block">1903年英国人巴莉购地建造了这幢别墅。1933年,宋美龄从巴莉手中买下别墅,并进行了扩建。同年8月,蒋介石夫妇入住。从此,这里成了蒋宋的夏宫。</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第一次走进美庐别墅时,脱口而出:"委员长,久违了!”。</p><p class="ql-block">1959年和1961年两次中央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都曾下榻美庐。</p><p class="ql-block">1959年毛主席还在这里见了贺子珍。</p> <p class="ql-block">美庐别墅正门</p> <p class="ql-block">1937年,中共代表周恩来两次来到美庐,在这间会议室和老蒋商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事宜。</p> <p class="ql-block">1948年,蒋介石最后一次来这里,临走时题下了“美庐”两字,并差人将字刻在门口的石头上。从此,老蒋再也没有回过庐山。</p> <p class="ql-block">1959年,毛主席下榻美庐,有工作人员想趁主席不在,把石头上的字抠掉,恰好让主席看见。主席说,留着吧,这是历史,抹去了也会存在。“美庐石”得以留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美庐别墅是唯一一个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都居住过的地方,有着极特殊的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芦林一号别墅是毛主席在庐山的旧居之一,现在已改为庐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芦林一号位于牯岭镇芦林湖畔,别墅于1961年7月建成。</p> <p class="ql-block">1961年7至9月,毛主席在这里召开中央工作会议。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期间,毛主席在此居住办公。</p> <p class="ql-block">芦林一号院子里的柳杉,树形婀娜挺拔。</p> <p class="ql-block">后山上是高大茂密的竹林</p> <p class="ql-block">中午,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天气预报说,未来三天,九江地区连续降温降雨。庐山之行,我们又幸运地赶上了一个晴朗的窗口期。返程的路上,眼前依旧是色彩斑斓的大美庐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