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半个月前,还可以大胆地坐公交,大胆地出入各个公共场所,大胆地和人面对面聊天……只需要扫一扫码,最多再隔两天做一次核酸,生活一切正常。 </p><p class="ql-block"> 而现在,一切都乱了套。</p><p class="ql-block"> 商铺闭门谢户,医院缺医少药,人人深居简出。</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兵荒马乱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都是新冠疫情惹的祸。</p><p class="ql-block"> 十二月八日,国家新冠防疫新十条公布后,伴随着的痛苦和代价,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判。 </p><p class="ql-block"> 短短一周内,全国各地的疫情海啸式爆发,传播之快准狠,让人避之不及,简直闻所未闻。 </p><p class="ql-block"> 还没到专家说的十二月底的感染高峰,百分之九十的中国人已经在新冠各种恐怖的症状里痛苦地挣扎,基本上躺平了。 </p><p class="ql-block"> 刀片嗓,水泥鼻、火炉烧,肌肉疼,咳嗽,甚至还有全身退皮的,各种各样的症状,令“阳人”们叫苦不迭。记得最清的是有个四川口音的网民很痛苦又令人感觉很搞笑地在抖音上哭诉:“哪个说是大号感冒?浑身除了头发不疼,连指甲都是疼的。</p><p class="ql-block"> 一个奥密克戎竟能让人脱胎换骨。</p><p class="ql-block"> 医院进不去,进去也看不上病,看了病也买不到药。退烧药买不到,止疼药买不到,消毒液买不到,抗原试剂买不到,连口罩也买不到。医生成了病人,像所有人一样,也买不到药,还得给病人看病。工厂没有工人,学校没有学生,商店没有顾客,快递没有人送……生活几乎停摆,比封控时有过之而无不及。</p><p class="ql-block"> 无论男女,无论老幼,只要出门,和病毒不是迎头相撞,就是擦身而。草木皆兵,危机四伏,离群索居足不出户都担心不能万无一失。人们谈“阳”色变,对奥密克戎避之若浼。</p><p class="ql-block"> 十二月初,因腿部肌肉拉伤,医生让尽量休息,所以一直不出门躺在家里正好躲瘟疫,心里倒也淡定。虽然没来得及抢到退烧药,止咳药,哪又怎样?反正不出门。只要不出门,这些药有没有于我没啥关系。 </p><p class="ql-block"> 蛰居在家里,刷着视频看着报道,除了仅轰动了一天的阿根廷世界杯夺冠,全是有关疫情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阳了的人叫苦不迭,没阳的人提心吊胆。网民又开始怀念起封控的时候了,评论区看到的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支持国家管控”,还外加个双手合十的表情。</p><p class="ql-block"> 人们除了晒阳,除了叫苦,更是骂声一片,那些之前叫唤着躺平的人也都哑巴吃黄连一样通通失了声。</p><p class="ql-block"> 大家骂政府,炮轰专家。</p><p class="ql-block"> 骂政府的说前一秒还让严防死守,后一秒就让躺平,无预案,无对策,在兵法上是一种失败的战略撤退。</p><p class="ql-block"> 炮轰专家的,说专家误导了政府、误导了百姓,不该把病毒描述的就是普通流感甚至比感冒还轻,让全国躺平,连钟南山也不放过。有不少网民在钟南山讲话后的评论里说;“你老了,回家歇着吧。”之类的话,很不客气。</p><p class="ql-block"> 针对专家之前说的“百分之九十是无症状或轻症”,人们用各种从未经历过的痛苦现身说法,质疑专家。而这时专家又解释说医学上的轻症和重症,不是身体感觉上的痛苦程度,是有没有侵害到肺的区别。对此解释网民更不买账。</p><p class="ql-block"> 人们一方面不相信专家,另一方面又不知道怎么做才好。束手无策之下,各自利用网络发达的便利,半信半疑地对自己的疑惑从网上找答案。</p><p class="ql-block"> 这时各路所谓的“砖”家便借着网络发表意见,推荐五花八门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什么盐水漱口防新冠,什么阳过之后半年内不怕感染,即便再感染也会很轻,还有相反说法是二次感染会重症翻倍。</p><p class="ql-block"> 砖家们对疫情有的夸大其词,有的轻描淡写,有的自相矛盾。有的说病毒离开人体不能生存,有的说病毒离开人体两三个小时可以灭活,有的说需要两天病毒才能灭活,还有其他各种版本的,不知道该信谁。</p><p class="ql-block"> 后来才明白有的的确是专家说的,而好多都是冒充专家发表言论,借机蹭流量的。才逐渐知道甄别出哪些该听,哪些该信。</p><p class="ql-block"> 最爱看的,是评论区的各种吐槽。看了之后总会不厚道地当笑话一样与家人朋友分享。</p><p class="ql-block"> 每天躺在家里刷手机、吐槽。刷着刷着,外甥先阳了,然后妹妹阳了,哥阳了,远在外地的儿子阳了,全家都阳了。楼上阳了,楼下阳了,朋友阳了,同事阳了,然后身边的人全阳了。</p><p class="ql-block"> 最担心的老父亲,还以为住在远离人群的独院里是最安全的,千防万防密接了小心防护但仍然阳了的哥,提心吊胆了五六天,还好到现在还没事。我双手合十祈祷父亲可以躲过去。</p><p class="ql-block"> 阳、阳、阳,地球上全是阳,好像就剩下与世隔绝的我了。</p><p class="ql-block"> 本以为粮草充足,俩月足不出户都不会挨饿。然而,事实是躺在家里淡定从容半月后,逐渐感觉事情不那么简单了。</p><p class="ql-block"> 首先,听说楼上阳了的时候,想到自己和他们同时开了一天的窗户,心里慌了——虽然上下窗户也有三米的距离,但是,风往哪边吹?有没有把她们放出的病毒吹进来?实实在在感到足不出户也难保万无一失。两天后仍然安然无恙才稍稍安了些心。于是除了不敢开门,窗户也不敢再开了。</p><p class="ql-block"> 刚安心了两天,那天中午,煤气灶电池乏了,打不着火。半月前疫情放开时大买特买了那么多日用品,竟把这个忽略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p><p class="ql-block"> 正好是午饭时间,没人出门,楼道应该相对安全。全副武装后,下去买了电池,把一年的用量都买够了,顺便买了其他能想起来的日用品和食品。回来一通消杀。</p><p class="ql-block"> 以为从此俩月不用出门了。</p><p class="ql-block"> 但是,世事难料。</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卫生间突然有臭味反出来,不知道什么问题,自我判断可能是马桶接地的缝隙不严。</p><p class="ql-block"> 又得出去。</p><p class="ql-block"> 仍是抽午饭时间外面没人,下去买密封胶。</p><p class="ql-block"> 仍然全副武装。</p><p class="ql-block"> 街上的确仍然渺无人踪。但是,卖胶的门市用厚厚的棉门帘捂得严严实实,里面像窑洞一样深,撩起门帘喊了半天老板才出来。虽然没敢进去,像上次买电池一样只在外面拿了密封胶,扫码付了款。但是撩起门帘喊老板的中间鼻子吸进去的空气里有什么?卫生间反臭味时里面有没有携带楼上楼下阳人的病毒?强烈地感觉到躲无可躲防无可防的没奈何。</p><p class="ql-block"> 再然后——从昨天开始,肠胃莫名其妙地不舒服,消化不良。又不得不出门了。和前两次一样,抽午饭人少时全副武装出去买药。但是下楼后发现手机忘带了,没手机,没现金,没卡,拿什么买药?只得返回家里拿手机。运气就那么正,刚返回楼道,就和从楼上下去的邻居迎头相撞。她那么一大家人,两个上班的,一个上学的,大概率有阳的。楼道里空气流通慢,这一返,擦身而过的一个照面,会有什么后果?</p><p class="ql-block"> 前两次出来,街上除了马路确无行人。但是今天,风控放开后的小半个月的时间,大街上已经出现了一群一群酒足饭饱后从饭店出来沿街溜达的食客,有的连口罩都没带。应该是阳过,至于阳康了没有,他自己肯定已经无所谓。我却吓得像躲枪林弹雨一样,一路弯弯绕绕,唯恐躲避不及。</p><p class="ql-block"> 路遇三个清洁工。一个戴着已经成了土灰色的N95口罩;一个耳朵上挂着普通医用口罩,却把嘴和鼻子露在外面,和不戴一样;还有一个干脆啥也没戴。三个人紧挨着坐在台阶上晒太阳聊天。</p><p class="ql-block"> “他们好胆大啊?”我这么想:“也许都阳康了?”</p><p class="ql-block"> 站住脚,和他们保持三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还把口罩往紧捂了捂,才敢放心地对着他们。我问: “你们天天在外面,就不怕阳?还是阳过了?</p><p class="ql-block"> “都阳过了吧,哪个能不阳!”其中一个抬头回答,嗓子沙哑,明显还是感冒嗓。</p><p class="ql-block"> 到此,提心吊胆的一路下来,突然有点羡慕阳过的人了,早阳早解脱的强烈感觉。钟南山说过阳了后百分之七十八的人有三个月到半年或以上时间的抗体,这段时间内,大概率不会再阳,即便阳了也是轻症。虽然也有不同观点的,但心里还是更愿意相信钟南山。如果自己就在那百分之七十八里的话,那么至少有三个月或者半年还是相对安全的。</p><p class="ql-block"> 但是钟南山说的太含糊,三个月,半年,以上,还是百分之七十八。三个月以后呢?半年以后呢?那百分之二三十呢?</p><p class="ql-block"> 让自己躺平,早阳早解脱的几分钟的冲动和勇气,瞬间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而心里又多了一些困惑和无奈:</p><p class="ql-block"> 目前和我一样未阳的已是凤毛麟角了,阳了的大多还在家难受不能出门,相对还算比较安全。</p><p class="ql-block">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扬(阳)过”出来活动,天下真会变得危如累卵。到那时,我只要出来,基本就是站在羊(阳)群里了,还怎么躲?怎么防?</p><p class="ql-block"> 就目前来看,这场奥密克戎的飓风式传播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已经超出了人类现在的传染病理论和经验的预知范围,或者说颠覆了人类过去关于传染病的认识。因此现在所有的专家对疫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看,没有一个专家能对这个疫情未来会怎么发展,会造成多大的危害做出明确判断。</p><p class="ql-block"> 可以肯定的是,当下来看,新冠病毒不像非典病毒,气温一高会自动灭绝。专家也说了,以后要像感冒一样和病毒共存。</p><p class="ql-block"> 可问题是这个病毒不像普通感冒病毒,传染性太强,一个能传二十个,一传一个准,基本上都有症状,而且症状都比感冒重,有的是很重,相当重,甚至还有后遗症,至少是“长新冠”。</p><p class="ql-block"> 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什么时候是个头?</p><p class="ql-block"> 我还好,毕竟还不算太老,也没基础疾病,即便感染了,就算运气不好,属于症状重的,大不了痛苦几天。最担心的是父母二老……</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快焦虑了。</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活了大半辈子,在火箭上天,芯片已到纳米级这样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居然还会有“瘟疫”这种东西,在全球泛滥长达三年,人类对他束手无策,悲哀地用“死人”为代价,以优胜劣汰的笨办法,换取所谓的“全民免疫”。</p><p class="ql-block"> 这是有生以来最混乱的一个时期,倒还不如解放前的兵荒马乱,毕竟枪还比较好躲,而病毒太难防。</p><p class="ql-block"> 就要收笔时,突然想到,截至目前,铺天盖地是阳人的世界,我竟漏网之鱼一样安然无恙,打开冰箱,里面有足够我吃半个月的肉、豆腐、鸡蛋、白菜……这些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食品,竟一下子让我有了一种近乎奢侈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 2022.12.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