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落长安古城墙

六条布道

<p class="ql-block">秋日的长安城,总在晨光初露时显出几分温柔。我沿着古城墙缓步而行,抬头望去,那座巍峨的城楼静立在薄雾之中,飞檐翘角如鸟翼般舒展,仿佛随时要乘风而去。红灯笼一串串悬挂在檐下,随风轻晃,像是守夜人未熄的梦话。秋叶金黄,飘落在青石阶上,踩上去沙沙作响,像旧时光在低语。远处河流如带,桥影横斜,现代城市的轮廓在天际若隐若现,却并未打破这份宁静——反倒像是古今在某个清晨悄然握手,彼此致意。</p> <p class="ql-block">走到那座石拱桥时,日头已高了些。桥身圆润如弓,横跨在静静流淌的河面上,桥上行人三三两两,有背着书包的学生,也有慢悠悠散步的老人。两岸树木正染秋色,金黄与翠绿交织,倒映在水中,被偶尔划过的小船搅成一片流动的彩锦。我站在桥头,看一只水鸟掠过河面,惊起一圈涟漪,又归于平静。这桥不知送走过多少个秋天,却依旧稳稳地托着今日的步履,像一位沉默的长者,记得所有路过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城墙下的道路宽阔而悠长,两旁灯笼依旧高挂,像是节日未曾真正落幕。秋叶落满肩头,行人或走或骑,自行车铃声清脆地穿行在树影之间。我注意到一位老人推着旧式自行车,车篮里放着一袋刚买的糖炒栗子,热气袅袅升起,混着秋日的凉意,格外诱人。抬头望去,远处高楼林立,玻璃幕墙映着阳光,与身旁斑驳的城墙形成奇妙的对望——一边是岁月的重量,一边是时代的速度,而我们,正走在这条连接它们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俯瞰这段城墙,才真正看清它的脉络。蜿蜒如龙,穿行在城市的肌理之中,两侧树木如金甲卫士列队相迎。黄叶在风中翻飞,像一场无声的雨,落在行人的发梢、肩头,也落在那些骑车穿行的年轻人脸上,惹得他们笑着挥手拂去。道路平坦开阔,有人慢跑,有人拍照,还有孩子蹲在墙根下捡拾形状完整的落叶。这一刻,古城墙不再是历史的标本,而是活生生的生活背景,见证着每一个平凡却温暖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水边的亭子静立在午后,四角飞檐轻挑,像在承接飘落的阳光。水面如镜,亭影、树影、人影都静静卧在其中,偶尔被一阵风揉碎,又慢慢复原。我坐在亭中石凳上歇脚,看几位老人缓缓拾级而上,边走边聊,声音不高,却带着熟稔的笑意。落叶随风打着旋儿,轻轻落在水面上,荡开一圈微不可察的波纹。这里没有喧嚣,只有时间本身在流淌,缓慢、从容,如同这秋日里最温柔的一句问候。</p> <p class="ql-block">红墙黑瓦的宫殿群在秋阳下显得格外庄重,仿佛仍带着昔日的威仪。门前古树披上秋装,红叶与灯笼交相辉映,像是历史与节令共同点燃的灯火。现代高楼在远处静静矗立,不争不抢,却以自身的存在诉说着变迁。我站在广场边缘,看一对年轻情侣倚着栏杆拍照,女孩的围巾被风吹起,掠过古老的雕花柱头——那一瞬,我忽然觉得,所谓传承,或许就是这样的不经意:我们在古老的目光下生活,在秋色里写下属于自己的章节。</p> <p class="ql-block">雾气轻笼的清晨,古建筑群隐现在城市背景之中,飞檐在朦胧中勾勒出熟悉的轮廓。红柱与金黄的树叶相映,像一幅未干的水墨。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人匆匆赶路,有人驻足凝望。我走过一条小径,听见身后传来孩童的笑声,回头只见一个男孩举着一片红叶奔跑,仿佛握住了整个秋天。远处的高楼在雾中若隐若现,像未来的剪影,静静等待被书写。而此刻,长安的秋天,正落在每一块城砖上,落在每个人的呼吸里。</p> <p class="ql-block">最后回望那座城楼,阳光正斜斜地洒在飞檐之上,琉璃瓦泛着微光,宛如镀了一层金。城墙外的河流依旧静静流淌,映着两岸的秋色,也映着来往的行人。现代建筑与古迹并肩而立,没有冲突,只有默契。我忽然明白,长安的秋天之所以动人,不仅因它的景致,更因它容纳了时间的双重流动——我们走在这古城墙上,既是过客,也是归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