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尤溪感受朱子理学魅力 同学相聚共叙四十五年情谊——福建水利电力学校80级(水文班)部分同学相聚尤溪

潘贤畦(根在闽南)

<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8日—9日,我们福建水利电力学校(现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陆地水文专业8021班部分同学(12人),另有5个同学家属共17人,分别从福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等地汇聚在千年古县、朱熹故里尤溪,感受朱子理学魅力,共叙四十五年的同学情谊。 </p><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四十三年已经过去,毕业时的青涩和梦想如今已经化为沉甸甸的回忆和现实,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岁月,一起奋斗的日子,如今已经化为美好的追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毕业四十三年,当我们再次聚首,恍如隔世,却又倍感亲切,三年的学习之路,感激陪伴,感谢成长,愿每个人都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发光发热,这次聚会在东道主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到尤溪县朱子文化园、桂峰古村落、书京土堡参观学习,美丽的尤溪给我们带来非常的感动和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感谢这次再聚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再次回到过去,重温那段美好的时光,感谢每一位伙伴的出席,是你们的陪伴让这次聚会更加完美,在这里,我们共同祝福每同学未来的道路能够更加宽广,生活更加美满。</p> <p class="ql-block">  朱子文化园,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城关水南,为国家AAAA级景区,内有朱子公园、南溪书院、朱子祖庙、博物馆等,是一代圣哲朱子出生并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他当年栽下的古樟树、手书的“四个之本”、门前的半亩方塘,凝结了八百年前的时光,默默向游人讲述朱子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  朱熹(1130年﹣1200年),号晦庵,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福建省尤溪县),南宋时期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p> <p class="ql-block">  朱熹雕像左手持卷、右手捧心,面容慈祥,展现“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理学思想,我们在塑像前合影,与朱子塑像同框,仿佛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感受千年儒学的智慧与底蕴,传承中华文化精髓。</p> <p class="ql-block">  2010年朱熹诞辰880周年之际,国学大师范曾为朱熹诞生地尤溪县题赠该墨宝,尤溪县是朱熹出生地,在当地朱子文化影响深远,同年6月尤溪获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认证为"千年古县"范曾通过书法强调尤溪作为"朱熹故里"的历史地位与文化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尤溪县博物馆,揭开历史面纱,感受尤溪魅力,了解尤溪的悠久历史,这是文化自豪感的传递。‌‌尤溪县博物馆采用仿古建筑设计,融合庄园式民居与土堡元素,屋檐采用龙舌燕尾脊造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馆内设有朱熹厅、千年古县厅、苏区厅等5个固定展厅,以及民间收藏厅和文化交流临时展厅。</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之旅,倾听历史的低吟浅唱,遥望知识的浩瀚星河,我们认真听取讲解员的讲解,对尤溪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博物馆是历史的守望者也是未来的启迪者。</p> <p class="ql-block">  在这历史长廊中,我们的每一步都踏着岁月的回响与低语,于尘封的记忆中寻找答案,博物馆是我们最好的向导。</p> <p class="ql-block">  文物以静制动,诉说着那些被时光遗忘的故事,每一件展品都是时间的信使,带领我们领略过往的历史,让我们在时空交错间,与历史来一场浪漫邂逅。</p> <p class="ql-block">  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尤溪县令李修在朱熹诞生地南溪别墅旧址建祠,合祀朱松、朱熹父子。宋理宗为表彰朱熹的理学贡献,于1253年赐“南溪书院”匾额,确立其作为理学传播中心的历史地位。整个建筑群为二进制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主体建筑依次由开山书院、韦斋祠、瘗衣处、文公祠、半亩方塘、活水亭等所组成,书院内根据建筑格局的调整,重建半亩方塘与活水亭,在毓秀亭前布局小广场以供祭拜。</p> <p class="ql-block">  有源头才能有活水,源头的活水是指从原始的、富有活力的地方产生出来的水,它是最纯净、最有营养的水,我们需要有思想的源头活水,只有有源头的思想,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活的意义,我们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思想的源头活水可以来自于书籍、名人的言论、与朋友的交流等等,知识是智慧的源泉,是我们把握世界的钥匙,是我们对生活的总结和积累,源头活水映笑颜,定格自然馈赠的美好瞬间,快门轻按,让清澈的源头活水见证此刻永恒。</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复”别回头望,过往云烟,每一步前行都值得铭记,我们触摸的昨天,都只是记忆,而非现实,青春不老,我们不散,同学聚首,情谊永存,传递对友情的坚定信念。 ‌</p> <p class="ql-block">  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画纸,历史风尘仆仆,文化熠熠生辉,这里不仅有过去的声音,还有未来的启示。</p> <p class="ql-block">  孝是家庭和谐的基石,以孝治家,家和万事兴,以孝为先,方能立德,常怀感恩,生活更温馨,让孝顺成为一种习惯,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p> <p class="ql-block">  "毓秀亭"(瘗衣处),位于文公祠的右侧,是朱熹出生时胞衣(胎盘)埋藏的地,勘舆师(地理先生)说,这可是绝妙的风水宝地。朱熹能够现世发达,终成帝王师,与这里的风水大有关系,目睹毓秀亭让人产生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中,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分享着四十多年来的人生历程,有人经历了事业的沉浮,有人见证了家庭的美满,有人品味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这些故事让我们深感岁月的沧桑,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光阴似箭,四十多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如今,我们再度聚首,感叹岁月如梦,人生多舛。</p> <p class="ql-block">  我们坐在书案前,仿佛能感受到古人读书时的专注与勤奋,学堂的氛围让人不禁想起朱熹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理念,心中油然生出一股向学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  坐到书桌前聆听老师的教诲,四十五年前,我们听的是书本上的知识,是开启人生的钥匙的密码,今天我们听到的是朱熹理学、儒学的治国、治家的理念。毕业四十二载,今日再聚,岁月改变了容颜,却改不了我们心中的那份纯真。</p> <p class="ql-block">  半亩方塘光影如梦似幻,斑驳交错间勾勒出自然诗意画卷,合照中的我们,如此亲密无间,愿这份情谊永远如初,时光匆匆,唯有合照能留住这一刻的美好,与你我同在,岁月无憾,每一段时光,都成为最美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尤溪县持续推进朱子文化园建设项目,致力于深入挖掘与弘扬朱子文化。2024年启动的二期工程,总投资达1.5亿元,重点建设三道棂星门、朱子殿及朱子学宫等核心建筑,旨在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朱子文化地标。我们踏足理学圣地,追寻朱子足迹,于朱子祖庙前合影感悟理学智慧。</p> <p class="ql-block">  尤溪朱子祖庙是理学宗师朱熹的诞生地,祖庙建筑风格古朴,红柱青瓦,飞檐斗拱,充满宋韵文化氛围,他庄严肃穆承载着理学传承与地方文脉的厚重记忆。 ‌</p> <p class="ql-block">  朱子祖庙的金水桥作为祖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历史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桥体由汉白玉石材雕刻而成,表面光滑细腻,桥栏雕刻云龙图案,桥下流水与装饰呼应,我们漫步在金水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脉络上,令人心潮澎湃,金水桥的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引人无限遐想。</p> <p class="ql-block">  朱子祖庙的棂星门,作为朱子文化园的重要门户,矗立于朱熹公园南侧,由三道门阙组成,分别题额“闽中尼山”“文山毓哲”“斯文正鹄”,寓意深远,棂星门的核心寓意是‌尊天‌,象征儒家文化对教育、人才选拔的崇高追求,并体现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我们行走在棂星门感受到朱子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朱子祖庙的朱子塑像以理学思想为核心,结合其生平成就与文化影响力展开描述,诠释朱熹理学体系中“格物致知”的核心思想,体现其“探究万物本质,明理以修身治国”的学术追求,如今的朱子祖庙已经成为了一个网红打卡地,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到此感受儒学的文化底蕴与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朱子祖庙的红墙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红墙古韵间,探寻历史的脉络,品味时光流转之美,红墙不语,却见证了所有的悲欢离合,朱子祖庙的红墙不仅是建筑符号,更是儒家文化传承的见证,朱红高墙,锁不住历史的回响,红墙外是繁华人间,墙内藏千年故事‌,我们漫步红墙间,每一步都是诗意画卷‌。</p> <p class="ql-block">  桂峰村位于尤溪县洋中镇,距福银高速公路洋中互通口仅10公里,海拔550米,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青水秀,气候宜人,保存有多处历史文化特色建筑,包括古道、古岭、古街、古树、古书斋、山岭式民居、古碑刻、古画、古族谱等,现存清代前古建筑39座,有蔡氏祖庙、蔡氏宗祠、石狮厝、楼坪厅、步云楼等典型古建筑。桂峰是我们这次游玩的第二个景点,我们马不停蹄的走完了所有景点,收获不小,隔着神秘的面纱看桂峰 、看晒秋,体验一下这里的天时地利人和,探秘不一样的桂峰。</p> <p class="ql-block">福地山中桂 摩天云外峰—壬辰秋蔡奇书</p> <p class="ql-block">天生印石护双桥</p><p class="ql-block">地接枫亭承一脉</p><p class="ql-block">桂荫福地荣千载</p><p class="ql-block">峰极高天接万方</p><p class="ql-block"> 道出蔡氏后裔对故土的眷恋 ,双桥依印石而立,如天地守护者,见证七百年村落沧桑,石桥静卧溪上,印石默然相护,时光在此凝成画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桂峰晒秋是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每年秋季(9月底至12月)的传统农俗活动,村民将辣椒、玉米、南瓜等农作物晾晒在屋顶、窗台和晒匾上,形成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兼具庆祝丰收、文化传承和旅游体验价值。‌</p> <p class="ql-block">‌ 阅读是心灵的避难所与成长的阶梯,阅读的意义在于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读书未必让你什么都知道,但至少能让你知道不知道的是什么,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读一本好书,就像遇见一位朋友。</p> <p class="ql-block">‌ 漫步桂峰古村,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每一眼都是诗意的画卷,这里云雾缭绕的古民居、层叠错落的黛瓦土墙,以及流淌的宋代点茶技艺和醇香黄酒,到处充满着文化韵味与自然之美,云雾中的古村落如世外桃源,随手一拍即是大片。</p> <p class="ql-block">  走进桂峰村,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村子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望犹如深山里的布达拉宫,让我们融入到这些不加修饰的历史残片中,拼凑出的真实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漫步桂峰古村,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每一眼都是诗意的画卷,漫步石板小巷,仿佛穿越时光,邂逅静谧与诗意,在桂峰,连风都裹着历史的沉香。‌‌</p> <p class="ql-block">‌ 书京村是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台溪乡下辖的传统村落,由书山和京岭两个自然村组成,以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和自然景观闻名‌,2012年入选中国首批传统村落,2015年获评福建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村内有80余幢古民居、1座古书院,2座宗祠,3000多米青石板古村道 , ‌近年发展文旅产业,如牛栏咖啡(废弃牛棚改造)、朴青书屋等,书京村是我们这次活动的第三个景点,通过参观光裕堡、瑞庆堡和邱氏祖房、牛栏咖啡馆等,古民居、土堡与现代元素完美结合,美丽的书京村给我们留下的美好印象。</p> <p class="ql-block">  书京村的土堡是这片土地上的瑰宝,光裕堡与瑞庆堡如同两位守护者,静静地矗立在山间,见证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站在堡前,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匠人们在此挥汗如雨,为这片土地注入生命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书京村的土堡不仅是一件件建筑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书京村的辉煌历史,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p> <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中,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分享着四十年来的人生历程,有人经历了事业的沉浮,有人见证了家庭的美满,有人品味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这些故事让我们深感岁月的沧桑,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毕业四十三载,今日再聚,岁月改变了容颜,却改不了我们心中的那份纯真。</p> <p class="ql-block">‌ 书京邱氏宗祠‌是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台溪乡书京村的明代祖祠,名为时思堂,为穿斗式木构建筑,建于明洪武十年,是书京村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古民居里散发出的木香和古旧的石砖,勾起了人们对过去岁月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在这片古民居中,时光似乎停滞,古朴的氛围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古民居里充满了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千年的历史和传统在这里传承流转,也近见证了我们同学的情谊,让我们珍惜这段友谊,相互支持、相互关心,共同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p> <p class="ql-block">‌ 书京村牛栏咖啡是由废弃牛棚改造而成的乡村咖啡馆,融合古建筑与现代艺术,提供咖啡、奶茶及简餐,成为书京村文旅融合的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  虽然岁月的痕迹已经留在了我们的脸上,但是我们的友谊却永远不会老去。这次聚会是我们毕业43年来在尤溪的的第一次重逢,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珍惜这次机会,把未来的路走的更坚定,更自信,亲爱的同学们,毕业四十三年再聚首,我们见证了这份难得的团聚,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互扶持,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祝福每个同学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生活更加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