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上参观丽水摄影博物馆时,看到博物馆陈列着几部熟悉的老相机,瞬间勾起了我对一些往事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1980年前后,父亲曾在兰州的朋友手里买来过一台上面这款国外品牌的二手双反120照相机,是给高中毕业因病不能务农的大哥照相谋生用的。那时村里基本没有人认识照相机上的洋文,所以一直不知道是哪国生产的叫什么牌子,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父亲专门请教了同村同族的梁伦先生(我们叫梁伦爷),他是解放前北师大博物系毕业(是兰州一中校友),会宁一中的第一任校长,解放前任会宁县长,当时下放在农村老家进行劳动改造(堆农家肥)。经梁伦爷确认,那相机是苏联产的,叫什么牌子我已经有点模糊了,懂俄文的朋友倒是可以帮我辨认一下😃。</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刚读初中,经常在家帮大哥洗印照片,这应该算是我最早与摄影的结缘了吧。后来因照相营生不太好,机子就一直在家里闲置着,我刚上大学时还拿到学校玩过几次,但因为相机太老,胶卷卷轴经常出故障,导致胶卷无法卷动而报废,再后来连快门拨动的装置都坏了,也没地方能修得了,我自己手贱想修理,将照相机拆开后无法复原,最后竟然不知去向了(死活想不起来了[难过]),要是能留到现在,也是个文物级别的老古董了。</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这款苏联老机子,是我的摄影启蒙机,至今我对它还怀念不已。</p> <p class="ql-block"> 上面这台照相机,是在我上大学的后期,经常从父亲单位借用的海鸥双反120相机(因父亲在单位当领导比较方便借:-D),我大学时代的绝大部分黑白照片都是这台机子拍的,而且在老乡、同学聚会,班级组织游园留影时都立下过汗马功劳。要知道,当年能背上照相机给人拍照,在大学校园里真不多见,现在想想,也是足够引以为豪了。</p><p class="ql-block"> 临近大学毕业时,彩色照相已经很流行,这台海鸥相机也就退槽不用物归原主了。可以说,这款照相机是见证并记录了我青春影像的老功臣。</p> <p class="ql-block"> 第三台相机,是1995年我购买的第一台完全属于自己的机子,是当时比较热门的国产凤凰205型135相机,儿子小时候的照片就是用这台机子拍的。大概用了两三年后,有一次我们全家去宁夏沙湖游玩,由于经验不足,在沙滩拍摄时没保护好,相机掉在沙里,结果对焦环、光圈缝隙里钻进了细沙,拧不动没法用了,于是放在家里一直当摆设,直到数码相机流行后这只“凤凰”就被束之高阁甚至被遗忘了。再后来,儿子上大学时喜欢玩摄影,我咬牙给儿子买了一台佳能“无敌兔”后,他从家里搜腾出这只老凤凰,拿它到大学当拍照道具(在年轻人眼里,这台凤凰205已经是老古董了,拍人像拿来当道具倒是很复古有逼格的),自儿子拿走后也是有去无回,反正我也没再问过。</p><p class="ql-block"> 这台机子,是胶卷时代我拥有完全所有权的唯一的一台照相机,现在不知其踪,大小也是憾事一件了。😰</p> <p class="ql-block"> 最后这台相机,有点岁数的甘肃摄影人应该都熟悉,这是当年甘肃光学仪器厂(甘肃临夏市)生产的甘光牌135照相机,在当年也属于全国热销的国产热门相机,据说是当时国产相机中最早使用电子快门的135相机,只是到上世纪末,和国内其它品牌的相机一样,先后都销声匿迹了(国门打开,国产品牌相机在摧枯拉朽式的国际竞争中毫无招架之力)。</p><p class="ql-block"> 今天大多数年轻人可能都不会相信,在全国落后省份的落后城市,当年还能生产出在今天看来仍属于高精尖的工业产品——照相机来,现在想想此中因由,也是徒有唏嘘复唏嘘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本期彩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中国·丽水摄影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与照相馆大型胶片机亲密接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