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水乡~绍兴

素素

<p class="ql-block">翻通讯录时,你会发现,🈶些曾经无话不说的名字,对话框已经是停留在好几年前了。其实,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就留在昨天了。深知生命中许多人都是阶段性陪伴,所幸,总有一些人能打破定律,是二十几年风雨同舟的老友,也是说走就走的饭搭子、酒搭子、旅行搭子。顾小姐去上海出差,一句“想喝黄酒了,绍兴见”,我和冯老师秒速响应,没有多余的寒暄。尊重每一次遇见,珍惜每一份相守。那些愿意陪你奔赴山海、喝遍人间美酒的人,才是岁月最珍贵的馈赠。周末绍兴,不见不散,敬友谊、敬青春、敬自由~</p> <p class="ql-block">这次,冯老师还带了一个新朋友,也不是很新,有过一饭之缘。徐州就这么大,一城烟火,半城亲友,城东招呼一声,城西就听见了,再说,既然能同游,也是缘分,开心最重要🥰于是,就在这样一个深秋,我们跨越徐州的厚重、上海的霓虹、苏州的温婉,三城奔赴,只为这一场绍兴的周末之约,让美好在江南古城相遇。</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印象中的绍兴吗?记忆里的绍兴,是小学课本里走出来的水墨长巷,是鲁迅笔下社戏的锣鼓穿破夜色,是咸亨酒店里站着喝酒唯一一个穿长衫的孔乙己,是百草园里桑葚的甜与蝉鸣的闹,是三味书屋窗外那两棵沉默守望的枣树,还有乌篷船摇碎的小桥流水、青砖旧瓦上漫过的炊烟、黄酒盏里漾开的陈年香气。。。这些,早已在脑海里定格成古城该有的模样。眼前的绍兴换了新装,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现代街巷的车流和记忆里的水墨画奇妙交织。忽然懂得,万物守恒,此消彼长。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前行,古城并不需要困在“破旧”的标签里。所谓传承,不是原地停留,而是让绍兴以另一种姿态生长——乌篷船划过的水脉滋养着新城,黄酒的醇香仍在街巷流转,过往的文脉揉进钢筋水泥的肌理,用今日的繁华续写新的篇章。进步,不是对过往的辜负,而是古城在时光里,长出了更鲜活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走,兄弟,姐们儿带你去看书圣故里,去看白墙黛瓦映流水、碑帖墨迹映天光,带你走进进《兰亭集序》的实景里。。。</p> <p class="ql-block">一壁石刻写尽永和九年的曲水雅集,墨痕里是王羲之的笔意,也是千年书法的魂。一笔一划里,是天下第一行书的风骨,也是江南的文化底色。站在书圣像前,好像听见了当年兰亭畔群贤聚集的赞叹声。</p> <p class="ql-block">蕺山街全长不过300米,却装下了绍兴的千年慢时光。坐在小店门前的板凳上,看行人晃晃悠悠,恍惚间像闯进了王羲之当年逛过的老街,风里带着书卷气📜老店铺的木窗、青石板的纹路、隔壁的酒香、往来的游人和吆喝的店主。。。仿佛东晋的墨香和这人间烟火气融和在一起了!</p> <p class="ql-block">老爷爷书店的书架简直是时光盲盒!1982版《兰亭序》与小人书挤在同一格,一边是书圣的笔墨风骨,一撇一捺藏着东晋风雅;一边是童年的嬉笑时光,插画里跳着旧时欢喜。墨香混着旧书的纸味漫出来,指尖拂过泛黄书页,像在翻阅一场跨越几十年的时光对话。</p> <p class="ql-block">一汪墨池映千年,书圣当年洗笔处。</p><p class="ql-block">池水虽无旧时墨色,却浸着“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滚烫执着——他不是天生的书圣,是砚台磨穿、毛笔堆成山的死磕,是日复一日的临池苦练,把寻常岁月都染成了浓淡相宜的墨色📜曾巩一篇《墨池记》道破玄机:“非天成,以精力自致者也。” 所有惊才绝艳的背后,都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坚持。站在池边仿佛还能看见,那个伏案挥毫的身影,把时光都写进了笔墨里~</p> <p class="ql-block">屋檐下,暖暖的风光。霉干菜的咸香与咖啡豆的焦香同时扑进鼻腔,市井烟火裹着文雅气息漫过青石板。没有纯粹的古,也没有突兀的新,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从街角的小书店到王羲之的洗砚池,从东晋的笔墨到今日的人声,数百代普通人把日子织进砖缝瓦隙,这场跨越千年的文明接力,至今仍在热气腾腾地续写。</p> <p class="ql-block">绍兴的巷子里,藏着勾人的酒魂😅那酒香哪是气味啊,分明是自带导航的勾魂术——像桂林米粉的鲜、柳州螺蛳粉的烈,一脚踏进老城就被缠得挪不开步。循着酒香往巷弄深处走去,青石板路沾着潮湿的酒气,墙根下的酒坛贴着泛黄的标签,空气都被浸得绵软。随意推开一扇木门,店家小姐姐立马笑着拎起酒壶:“来尝尝?五年的清冽,十年的醇厚,三十年的挂杯像绸缎~</p> <p class="ql-block">抿一口陈酿入喉,先是甘醇裹着米香漫开,后劲儿带着点江南的温润,仿佛把绍兴的千年光阴都喝进了肚子里。这里的酒不只是酒,是巷子里的烟火气,是店家的热乎劲儿,是陌生人递过来的茴香豆,是走累了推门就进的踏实感。</p> <p class="ql-block">喝完抹抹嘴,脚步里都带着酒香的慵懒,衣角沾着的酒气能香一路——绍兴的浪漫,大抵就是让每个过客,都醉在寻常巷陌的温柔里,还捎着一嘴茴香豆的余味,揣着一肚子老故事继续前行。走在巷子里,酒香缠着衣角,青石板路回响着脚步声,仿佛看见少年鲁迅踏着晨光走过,而我们,正踩着他笔下的文字,走进了绍兴的烟火人间。巷子里大爷大妈坐在门前唠嗑,嗓门里裹着江南的软糯,家长里短的闲话混着酒香飘散开,暖得人心头发软。</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浪漫,不是刻意雕琢的景致,是酒里的光阴、巷里的闲谈,是每个过客都能揣着的温柔与故事,慢慢前行。</p> <p class="ql-block">酒香还缠在衣角,脚步已被桥头的风绊住——索性在题扇桥的青石板上坐下,看乌篷船摇着碎金般的波光从桥下穿过,游人的笑语顺着水流飘远,倒正好配着余温未散的酒意,讲讲这座桥的老故事。相传东晋书圣王羲之在此避雨,见卖扇老妪愁眉不展,便借来笔墨,在扇面上挥毫题字。老妪起初不解,王羲之却笑道:“你且拿去叫卖,说这是王右军的墨宝,必能卖个好价钱。”果然,题字的扇子一摆出来便被抢购一空,老妪喜笑颜开,这座桥也因“题扇济贫”的佳话,被刻进了绍兴的岁月里。</p> <p class="ql-block">说起绍兴的题扇桥,就绕不开旁边那条窄到只能容两人并行的躲婆弄——这巷子的名字里藏着书圣王羲之的一段千古趣闻,比桥边的酒香还让人上头。相传当年王羲之在题扇桥给老妪题扇,没想到扇子一抢而空,老妪追着他要再题几柄,书圣无奈只好钻进这条小巷躲避,“躲婆弄”的名字便流传至今。站在巷口往里望,仿佛能看见王羲之急步穿行的身影,衣角扫过墙根的青苔,墨香顺着巷弄漫开。题扇桥的石刻还留着当年的笔意,躲婆弄的巷陌仍藏着旧时的烟火,一桥一巷,一文一趣,让绍兴的千年文脉,多了几分接地气的可爱。</p> <p class="ql-block">绍兴书圣故里的黛瓦白墙间,王羲之最沉郁的一笔便是这幅《姨母帖》,拓片嵌在巷弄老墙中,42字的行楷朴厚凝重,比《兰亭序》的飘洒多了几分刻骨的温软。这帧被赞“下真迹一等”的唐摹本,是书圣痛失姨母兼书法恩师卫夫人后所作,“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 短短数语,字字如泣。“痛”字的横画沉厚如叹息,“奈何”二字的转折似强忍的哽咽,把魏晋文人的真性情刻进了笔墨肌理。站在帖前细读,仿佛能触到王羲之落笔时的颤抖,墨色浓淡间,是师徒情、骨肉亲的沉甸甸分量。</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写给友人“二谢”(谢安、谢万)的书信,字里行间满是魏晋文人的清谈意气。“二谢面未比面,迟诼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 笔锋流转如巷弄清风,把与友人久未谋面的牵挂、闲居绍兴的心境,都融进了笔墨里。没有刻意雕琢的妍美,只有自然流露的洒脱,让人想起兰亭雅集时“曲水流觞”的风雅。风穿巷而过,巷口酒铺的米香混合着拓片的墨香。或许当年王羲之写下这帖时,案头就摆着一壶绍兴陈酿,酒香助墨兴,才挥毫出这般灵动的笔墨。如今站在拓片前,指尖仿佛能触到笔墨的流转,鼻尖萦绕着墨香与酒香的交融,忽然懂了魏晋文人的浪漫——既有“言理不言务”的清谈风骨,又有“把酒话桑麻”的烟火情怀。</p> <p class="ql-block">最近网上流行一句话~“魏晋南北朝,荒唐且美好”。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走马灯,战乱无休止。从三国鼎立到西晋短暂统一再到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对峙,政权更迭频繁,仅北方就先后出现20多个割据政权,有的小国存在不足10年。八王之乱、永嘉之乱、淝水之战等大型战乱接连爆发,民间更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口从东汉巅峰的6000万骤降至南北朝初期的2000万左右。如果要说美好,仅存的一点点美好可能就是在这个“人命如草芥,政权如浮萍”“男的蒸女的炒还有一些做烧烤”的乱世,催生出文人放达的魏晋风度,形成“荒唐且美好”的矛盾底色。思想活跃、文化繁荣、玄学兴起、佛教传播、儒道融合,书法、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也达到了高峰。竹林七贤、王羲之、王献之、陶渊明。。。魏晋风度成为文化符号,文人以放达不羁的姿态反抗礼教束缚,竹林七贤饮酒纵歌、陶渊明归隐田园,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p> <p class="ql-block">魏晋的风雅里藏着乱世颠沛,兰亭的墨香混着流离叹息,竹林七贤的放达背后,是对世事无常的无奈;王羲之的笔墨情深,也难抵生离死别的悲恸,陶渊明的田园归隐,何尝不是对现实的退让。翻开历史长卷,没有哪个时代完美无缺,每个年月都藏着各自的悲伤与遗憾。所谓“荒唐且美好”,不过是后人隔着时光的滤镜回望。</p> <p class="ql-block">我们此刻脚下的书圣故里,青石板路安稳平整,不必担心战乱侵扰。刚才在巷口酒铺,老板笑着为我们斟上三十年陈酿,老板娘主动递来茴香豆,唠着酒坊的家常,没有提防,只有热乎的烟火气;驻足《二谢帖》拓片前,不必借笔墨抒发愤懑,只需静静欣赏笔锋的灵动,感受文人的意气风发。</p> <p class="ql-block">我们能自由漫步黛瓦白墙间,能循着酒香随意推门而入,能安心品味每一口酒的醇厚、每一幅帖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不必追念过往,不必借古抒怀——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沉重,而我们正身处最值得珍惜的当下,有安稳的生活,有自由感受美好的权利,这便是最好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在酒铺偶遇一只“魏晋风骨修勾”!刚循着酒香进门,就见大黄摇着尾巴迎上来,热情却不聒噪,软乎乎的眼神像浸了绍兴的米酒。身后轻纱桌旗在风风中摇曳,白纱黑字衬着它毛茸茸的身影,莫名有种“墨香绕柴犬”的雅致感,我们品酒时,它就趴在桌脚歪头打量。墨香浸着烟火气,酒香裹着这份不期而遇的安稳感,大黄的温柔像这一杯花雕,悄悄熨帖了旅途的疲惫。旅行中最珍贵的小确幸,不是打卡多少名胜,而是在陌生的巷弄里,遇到这样一只温雅的狗子,让时光都变得慢而温柔。</p> <p class="ql-block">每个时代都有遗憾,当下即是心安!</p> <p class="ql-block">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p> <p class="ql-block">书圣故里,没有不食烟火的清冷感,而是从一层层古今肌理中缓慢生长起来的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不觉逛到兰亭记门口——是“兰亭”二字勾着书圣情结,还是饭菜香挠着馋虫?循着香气踏进门,店内木窗黛瓦、笔墨点缀,古朴得像走进王羲之的雅集现场。选个临窗角落落座,花雕醉鸡、梅干菜红烧肉必须安排,行云流水豆腐羹配特色茄子,必须启一坛上好的陈酿花雕。酒液入杯晃出琥珀光,举杯碰响的瞬间,敬这趟墨香裹着酒香的旅途,敬我们永远鲜活、永不褪色的不老青春!</p> <p class="ql-block">酒液入喉,敬廿载相知相守;抬杯共饮,盼下程繁花锦绣!愿我们初心不改,岁岁常欢愉,年年皆胜意🍻二十年风雨同路,下一段征程共赴!这一杯,敬过往情深不负,敬未来万事胜意,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p> <p class="ql-block">必须像一个正宗的绍兴人那样,用一碗次坞面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手工面劲道弹牙,现炒浇头锅气🔟足,嗦完这碗面,一整天都带着碳水的快乐元气✨</p> <p class="ql-block">旁边的小猫是不是也看饿了。</p> <p class="ql-block">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是书圣故里的番外篇~兰亭公园。王羲之当年群贤集聚,写出兰亭集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相传王羲之在写“鹅池”二字时,刚写完“鹅”字,忽闻圣旨到,遂搁笔迎旨。当时其子王献之只有八岁,见父亲已写完“鹅”字,遂提笔续上一个“池”字。因此,“鹅池”二字被称为“父子碑”,“鹅”字笔力遒劲如白鹅展翅,笔锋凌厉,主打一个苍劲瘦削的洒脱;王献之补“池”字:圆润温婉还悄悄放大一号,自带“子承父业但要有点小设计”,“鹅”“池”二字一刚一柔,一肥一瘦,<span style="font-size:18px;">风格微有差别,却相得益彰,成为千古佳话,</span>不愧是王氏父子的神仙合作。</p> <p class="ql-block">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关于鹅,我会的古诗也就这个了,池子里的大白鹅也太会了吧~ 有的优雅划水当模特,有的岸边开嗓当主唱,那傲娇的小模样,难怪书圣当年爱得深沉!</p> <p class="ql-block">兰亭碑上的“兰亭”二字为清康熙皇帝御笔。文革期间,此碑被砸成几块,后于1980年修复,但已留下了“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的残字遗憾。据说当时邀请书法家沙孟海老先生进行修补,沙老认为自己一介平民,不能修补皇帝所写的御字,于是便保留了这一残缺状态。也正因如此,这块碑又被称为“君民碑”,寓意皇帝所写,百姓修补。</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的石阶带着岁月的磨痕,亭内的石碑却依旧醒目。正面是康熙墨笔写就的《兰亭集序》,笔锋行云流水,把当年曲水雅集的洒脱全揉进字里;背面是乾隆的《兰亭即事诗》,笔力沉敛,藏着帝王临此境的心境。乾隆爱留痕是出了名的,而康熙的墨宝本就少见,这一碑集齐两代帝王笔迹,既是书法的双重盛宴,更是历史的鲜活注脚。千年前文人的觞咏雅事,早已经成了刻在石上、淌在时光里的文化坐标。</p> <p class="ql-block">走进兰亭书法博物馆的大门,就看见这枚悬在空间里的“之”——是王羲之《兰亭集序》里二十余种姿态的某一笔,此刻化作墨色的涟漪,裹着千年的笔锋,落在玻璃与光影之间。脚下水纹路像是曲水的余波,此时,连呼吸都沾了点《兰亭集序》的墨香。</p> <p class="ql-block">兰亭“曲水流觞”的现址是清代移建、80年代重修的“之”字水道,蹲在岸边看水流绕石,突然串戏到恭王府王刚家,呸!和珅家花园里那道相似的流觞水道。这边是王羲之邀约群贤的笔墨风骨,那边是旧园子里的烟火余温。千年前的“曲水传杯”是诗酒年华,如今我们举着奶茶🧋等杯来,也算借这汪水,接了波跨越南北的风雅余韵,让千年的情趣,在不同的生活里长出新模样。</p> <p class="ql-block">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p><p class="ql-block">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p><p class="ql-block">这是除了那首难懂的《锦瑟》之外李商隐最美的一首诗了吧!没有晦涩典故,只有直白的清寂与牵挂,就像此刻在兰亭遇见的秋景,竹影筛风,水槛映秋,简单却戳心。最好的诗,是用最淡的笔墨,写最深的情。就像最好的食材,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便是是最好的。</p> <p class="ql-block">留得枯荷听雨声~虽没有雨落兰亭,但枯荷静立,冥想雨滴敲叶的声响,那是穿越千年的私语。没有盛夏的碧叶田田,却有残荷独有的清寂与风骨,像极了王羲之笔墨里的留白——于残缺处见风雅,于寂静中藏深意。最美的意境,藏在时光的沉淀里。</p> <p class="ql-block">恰逢周末,不知哪个学校十年级的孩子们春游,熊孩子们叽叽喳喳像出了笼子的鸟一般兴奋,避开人流,我们穿过荷塘来到兰亭江,作为兰亭的母亲河,它从大庆山而来,浅溪清流绕陂而过,江中的石板桥踩上去吱呀轻响,水声潺潺伴着草木清香,江南的韵味在便在此刻了。站在桥上忽然懂了,当年书圣选择在此雅集,大抵也是被这方山水的静谧与灵动打动吧!</p> <p class="ql-block">兰亭江浅滩上,水鸟踩着粼粼波光慢悠悠溜达——清浅的江水映着它的倒影,每一步都像踏在碎金上,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意境活成了动态画面。千年前书圣贪恋的闲逸,在这只水鸟的悠然步调里诠释的一清二楚。</p> <p class="ql-block">兰亭江上有一座廊桥~骋怀桥,桥上,书法纱幔轻舞,墨字与江雾缠绵,远黛青山作背景,随手一拍都是流动的古画。忽然想起马王堆的素纱襌衣,若让那“薄如蝉翼”的轻纱在此翻飞,汉代的柔与魏晋的雅碰撞,风里都该飘着跨越时空的诗意。我那迷人的老祖宗啊,你的审美真是直接焊死在天花板上啊!</p> <p class="ql-block">中年少女的最大爱好应该就是拍照了吧,好在我们还没到举着纱巾的年纪,逛古迹追历史,咖啡配甜点,也为纱幔停脚步~ 中年少女的旅行KPI:一半是文物打卡,一半是纱幔拍不停📜✨ 历史厚重感+纱幔柔美感,这波混搭谁不爱!</p> <p class="ql-block">王右军祠是为了纪念东晋书圣王羲之所建的祠宇,在多地均有分布,比较有名的是临沂和绍兴王右军祠。因为他当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所以人称王右军。站在兰亭序的碑刻前,突然和1600年前的王右军有了隔空共鸣,他当年挥毫时的清风,是不是还在祠宇间流转?池水洗笔的墨香,是不是还浸着文人风骨?抚摸碑上遒劲的笔触,像在握一场跨越千年的笔会,那些顿挫转折里,藏着的何止是书法技巧,更是古人对生活最潇洒的注解,真正的风雅,最经得起时光打磨。</p> <p class="ql-block">王右军祠中,🈶一座由弧形石板桥与假山桥两部分组成的双桥,称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墨华亭桥。</span>踩着墨华亭桥的青石板,真切体会到"一步一墨韵"的深意——7.3米双桥横跨墨池,弧形石板桥的柔婉缠上假山桥的苍劲,与围廊、墨华亭圈出一方避世清雅。亭中石台上,笔墨早已备好,提笔蘸墨的瞬间,指尖仿佛触到了千年的温度,直接解锁“王羲之野生弟子”身份。笔尖划过宣纸时,风穿围廊带起墨香,恍惚看见王羲之洗笔归来,踏着桥影缓步而至,衣袂间还沾着池畔的清润。。。</p> <p class="ql-block">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咳咳咳,下面不会背了!!!兰亭是书圣之兰亭,兰亭是万民之兰亭。兰亭的风,吹了一千六百多年。吹过王羲之的酒盏,让笔墨在纸上流转成千古绝唱;也吹过每个踏秋而来的人,把“曲水流觞”的雅趣,变成朋友圈里的鲜活日常。这里是书圣的精神原乡,更是万民的诗意栖居地,浪漫不分朝代,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从来都是共通的密码。</p> <p class="ql-block">从兰亭出来,距离预约的鲁迅故里还有一段时间,午餐后去仓巷直街闲逛,顾总说那里有一家黄酒咖啡是用酒坛子装的,那必须安排。虽说现在古镇的街大同小异,但别人待腻的地方总有自己没见过的风景不是吗!</p> <p class="ql-block">江南古镇的桥是水做的肋骨,架着千年的温婉淌过时光。站在青石板做的桥上看老屋入镜,风一吹,满河天光碎成星子,连涟漪都带着江南的软脾气。原来啊这“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不是风景,是刻在骨子里慢节奏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江南古镇的浪漫,是“青石板路青苔爬满脚印”的岁月沉淀,也是小铺子老板藏在门头上的温柔。“知道你会来,所以我会等”的告白,配着“木船摇碎倒影炊烟缠着云”的景致,古建与ins风Logo相映成趣。闲坐桥头看流水潺潺,听歌声婉转,才懂“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每一步闲逛,都像是在诗里走了一遭。</p> <p class="ql-block">枕河筑屋,依河造路,江南水乡的温婉里,状元轩静卧酒务桥边。这座藏着酒乡记忆的古桥,得名于宋时桥畔的酒务署——那是专司酒业征管的衙门,见证了南宋绍兴酒的繁盛荣光。如今桥身虽经重建,“酒务”之名却代代相传,成了镌刻千年酒文化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轩外流水潺潺,煮一壶老茶,让时间慢下来。不问俗事扰,不追时光急,就着草木清香虚度半日浮生,让所有心事随水波放空归零。</p> <p class="ql-block">黄酒棒冰绝对是绍兴景区美食隐藏王者!冰凉爽口裹着黄酒的温润酒香,混着奶香的丝滑,还有糯叽叽的麦仁还是薏仁我说不清楚的东东混在其中,咬一口层次直接炸裂,甜而不腻还有点糯叽叽。。。都说,旅游搭子一定要选那个一到景区就买烤肠的人,我虽然不经常买烤肠,但我会买棒冰咖啡奶茶臭豆腐。。。</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或者说喝多了,毕竟喝黄酒,风是有度数的,随意找个小店坐下,看窗外的世界,陌生的城市,一切都和自己无关,不用焦虑,不用赶路,只管慢慢放空。越旅行越沉迷这种感觉,把自己还给自己,才是最舒服的状态。这些年一有机会就会外出旅行,越来越喜欢这种放空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叫真我。</p> <p class="ql-block">一步一桥承岁月,半江烟雨半江风。说走就走的勇气,抵得过所有精心规划。不被路线束缚,不被时间追赶,在江南的酒香里慢下来,看桥影卧波、桨声灯影,这样不被定义的旅行,才是刻在骨子里的真性情。</p> <p class="ql-block">当孔乙己酒店贴上“非遗”标签,酒坛里酿的不只是黄酒,还有未褪色的旧时光。或许,早已经没人再较真“茴香的茴”字🈶4种写法,却都记得那个执拗又心酸的站着喝酒的穿长衫背影,有些人物,可能早已和酒香一起,融进了江南的骨血里。</p> <p class="ql-block">心心念念的黄酒咖啡,终究没能等来陶罐包装!</p> <p class="ql-block">或许是陶罐太贵,或许是利润微薄,快餐杯的简陋总让人心里空了一块。毕竟我们都是偏爱厚重感的人,就像偏爱生命里那些掷地有声的相遇。旅途中的遗憾大抵如此,有些可以弥补,有些终成遗憾。就像有些人一旦错过,便再无归期。估计这口绍兴独有的酒香混着咖啡的醇厚,出了这座城就难寻踪迹,快餐杯便快餐杯吧,别让遗憾终成遗憾,别辜负这一场奔赴!</p> <p class="ql-block">咖啡店的楼上有一间迅哥的书房,临窗落座,翻开先生的文集,慢品黄酒咖啡的独特滋味~陈酒的醇厚撞上咖啡的微苦,恰如先生文字里的温柔与锋芒。任凭外界喧嚣,这里只有慢时光、书卷香,还有与先贤隔空对话的静谧与治愈!</p> <p class="ql-block">临水而坐,看盛开的三角梅的倒影和老屋的轮廓在水中缠绕,粉艳花枝与黛瓦倒影在波心轻轻荡漾,一圈圈涟漪漫开,竟像是时光在水里打着转儿,慢得能接住每一缕风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炊烟起了,我在门口等你。</p><p class="ql-block">夕阳下了,我在山边等你。</p><p class="ql-block">叶子黄了,我在树下等你。</p><p class="ql-block">月儿弯了,我在十五等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细雨来了,我在伞下等你。</p><p class="ql-block">流水冻了,我在河畔等你。</p><p class="ql-block">生命累了,我在天堂等你。</p><p class="ql-block">我们老了,我在来生等你。</p> <p class="ql-block">读先生的书,来先生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踏入古镇的那一刻,仿佛按下了生活的慢放键。乌篷船摇着千年的故事,橹声悠悠,穿过拱桥的剪影,把江南的婉约刻进每一寸空气里。青石板路弯弯曲曲,串联起藏在巷弄里的老茶馆与小酒肆,白墙黛瓦映着碧水,偶有穿汉服的小姐姐走过,便成了画里最生动的一笔。江南的浪漫,不是刻意雕琢,而是一呼一吸间,浸着岁月沉淀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吾本无意去江南,奈何江南入我心!</p> <p class="ql-block">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儿时的经典记忆。我想踩着鲁迅先生的童年足迹走进百草园,去看一看泥墙根的何首乌、去尝一尝覆盆子的酸甜,去听一听“美女蛇”的传说,我想穿过挂满藤蔓的矮墙,触摸三味书屋的课桌上的“早”字是否还留着旧时光的温度,我想试一试是否真的能听见先生“读书声琅琅”,可是,望着长长的队伍,我停住了脚步,这样的场景,应该是在某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静静地去听、去看、去抚摸,罢!罢!罢!喝酒去了!</p> <p class="ql-block">常青藤下牛马走,成天为了碎银几两慌慌张张。今天我要卸下枷锁做行者,我要去没有天花板的地方,我要让灵魂跟着风景晃荡,我要不被格子间定义,不被琐事捆绑,我要去看日月星辰,去尝人间百味,我要让有趣的灵魂在路上“撒点野”!</p> <p class="ql-block">绍兴黄酒馆才是酒鬼的终极快乐老家!会稽山的温润、孔乙己的书卷气、塔牌的纯粹… 各色黄酒排着队勾魂,但若论气场天花板,还得是古越龙山!中央酒库一整个“黄酒界CBD”既视感,坛坛老酒藏着岁月的沧海桑田,在这里,喝的不是酒,是穿越千年的仪式感。 不赶时间的话,往酒桌一瘫,从晨光喝到暮色,微醺间听酒液讲绍兴的千年故事,这日子简直醉到骨子里!🍶</p> <p class="ql-block">以前对米酒的认知,停留在超市玻璃罐和正宁街老头的鸡蛋醪糟,总觉得它是家常小食,算不上能摆上桌的“正经酒”。直到老顾带我解锁新打开方式,才惊觉米酒也能仙气飘飘!清冽酒体浮着花瓣,冰镇后入口更是清甜回甘,没有烈酒的呛辣,只剩温柔的酒香缠绕舌尖,原来平凡的米酒,也藏着不为人知的雅致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离开鲁迅故里的时候,路过咸亨酒店门口,当街已经没有先生说的曲尺形的大柜台,不知道它的柜台里面是否还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看这阵势,下工的人应该不敢贸然踏入这里,四文钱也早已买不到一碗酒。一切,都已经成为承载时代记忆的文学符号,不是吗,如今的课本里,先生的篇章竟慢慢变少了。有些东西终究会被时光改变,但先生笔下的清醒与勇气,早该刻进骨子里,从未走远。</p> <p class="ql-block">生命中总是有那么一些朋友在不经意间给了我们深深的感动。总觉得“在路上”的人,该是孤独的旅人!路过朋友的城市,从不敢轻易打扰。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被琐事裹挟,难得的休息日,谁不想留给出自己?可总有一些人,会主动把你放进他的日程里。就像这次的落哥,知道我来他的城市,二话不说腾出时间,带着我们吃地道的绍兴菜,知道我们想溯源黄酒,主动联系酒厂满足我们的小心思,把匆忙的旅途,变成了满是暖意的相聚。最珍贵的友谊,并不是天天联络,而是你需要时,在不经意间,给你最踏实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一脚踏进酒厂直接瞳孔地震!我们像极了刘姥姥进大观园!</p> <p class="ql-block">十万坛酒整整齐齐排开的阵容,我们几个瞬间化身“土包子”,围着坛子转圈圈,嘴里不停“哇塞”,惊叹到破音!这气场,简直是酒界的“检阅仪式”,感觉下一秒就要端起坛子豪饮三大碗!</p> <p class="ql-block">坛子上的酒渍透着陈香,那是时光的唇印,蛛网是岁月的蕾丝,你听——酒液在坛里哼着老调子,“来啊,碰个陈年老调的杯~”</p> <p class="ql-block">是窖藏的醇厚勾了魂,还是莫名的缘分落了定?</p> <p class="ql-block">这阵仗,光是看着就已经醉了一半!</p> <p class="ql-block">老厂长摸索着酒坛,像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样,轻柔、爱惜!他望着这些酒坛,仿佛是一个将军在检阅自己的千军万马,缓缓的用地道的绍兴话给我们讲述着酒的年份、酿制方法和每种酒的差别。他在万千酒阵中挑了一坛,小心翼翼的打开,轻轻拂去坛口陈年的纸浆,开坛的瞬间,酒香四溢,他用酒端子端出一碗,送到面前闻一闻,嘴脸都是笑意,递给老顾。</p> <p class="ql-block">落哥也拿起酒端子打了一碗酒,粗陶碗沿还沾着酒花,便你一口我一口互相传递着喝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酒碗在大家手里传递着,感觉我们喝的不是酒,是不掺半点虚伪的痛快,是热辣辣的兄弟情,是江湖儿女的痛快!</p> <p class="ql-block">为了带回几坛酒,我们退了高铁票,网上租车从绍兴一路开回徐州。老顾说等儿子结婚开一坛,冯老师讲儿子生娃也必须开一坛,赵总更厉害,回去之后天天练。。。七嘴八舌中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酒厂,恨不得把人家十万坛都给搬回来。</p> <p class="ql-block">九九女儿红,冬酿已经开始,期待来年的美酒,期待来年我们重阳之时共赴绍兴品鉴的美酒。</p> <p class="ql-block">烟雨江南醉绍兴,三浆四水后,两坛女儿红。</p> <p class="ql-block">一场好的旅行后劲很大,能使前后好多天都变成好日子。解锁“旅行后遗症”治愈法就是和旅游搭子回到家乡之后,再碰一次杯,把同行路上的笑声、吐槽、悄悄话,都浸在酒里慢慢聊。同游的快乐没有终点,只有下一场相聚的预告,所以,兄弟们,下一场,再见!</p>